戚继光是我国明代一位伟大的抗倭英雄,也是一位杰出的爱国诗人。
戚继光(1528—1587),字符敬,号南唐,晚号孟诸,山东蓬莱人。他出身于将门之家,自幼喜爱军事。十七岁时父亲去世,他依例袭职为登州卫指挥佥事,从此开始了戎马生涯。
嘉靖年间,日本浪人勾结海盗,多次大规模侵略我国沿海,烧杀抢掠,无所不为。苏、鲁、闽、浙的百姓,深受蹂躏,达数十年之久。戚继光深痛倭寇为患,在一本兵书上题诗道:“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他决心把自己的一生,献给抗倭事业,不辜负青春年华。他在诗中写道:“遥知百国微茫外,未敢忘危负年华。”表达了他平定倭寇的抱负。
嘉靖三十四年(纪元1555年),戚继光调任浙江都司佥书,主管全省军屯事务。当时,倭寇侵扰十分严重,他积极参加总督胡宗宪领导的抗倭斗争,屡建战功,受到赏识。翌年被任命为分守宁、绍、台三府的参将。后到浙江义乌等地,招募了矿工、农民三千多人,加上在台州等地招募的渔民,编成了一支新军,人称“戚家军”。在征剿侵犯温州、台州的倭寇中,立下大功,从此,戚家军威名大震,使倭寇闻风丧胆。
自嘉靖三十四年至嘉靖四十五年,戚继光为了东南沿海一带人民的安全,年年月月南征北战,横戈而行,多少儿男,英勇斗争,洒血疆场,终于扫平了凶残的倭寇。
嘉靖四十六年(纪元1567年),戚继光将调往北方,镇守蓟州(今属河北省)。临行,他作《马上行》诗一首,云:
南北驱驰报主情,
江花边草笑平生。
一年三百六十日,
都是横戈马上行。
戚继光剿倭虽屡建奇功,但由于嘉靖皇帝的昏庸,奸相严嵩父子的专权,他有功未赏,反而受到诬陷、斥责,甚至曾受到停俸、去职的处分。戚继光思绪万千,写下《望阙台》一诗:
十年驱驰海色寒,
孤臣于此望宸銮。
繁霜尽是心头血,
洒向千峰秋叶丹。
诗的前两句,说明自己处境的艰险,盼望嘉靖皇帝有所了解。后两句则说明,自己保卫国家的一片丹心,像浓霜似地洒向千峰,把满山的秋叶都染红了。
戚继光到蓟州后,受到著名宰相张居正的重用。在镇守蓟州的十六年之中,他多次胜利地指挥对蒙古骑兵的防御战,保障了京师北京城的安全。
张居正逝世后,戚继光不断受到佞臣的诋毁、打击。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昏庸的神宗皇帝,听信谗言,把他调任广东总兵官。戚继光离任之日,蓟镇居民为之罢市,哭泣相送。他怀着满腔悲愤,策马南行,在过梅岭时,写下了感情深切的《度梅岭》诗三首,其一是:
北去南来已白头,
逢人莫话旧时愁。
空余庾岭关前月,
犹照渔阳塞外秋。
一过梅岭,就是广东了。戚继光抬头望梅岭上空的一轮明月,痛苦地向北方顾盼,已年近花甲的老将军,不禁感慨系之,思绪万千。
不因国愤冲双鬓,
便与支公老翠微。
万历十三年(1585年)冬,两鬓白发的老将军戚继光,回到山东家乡。他泛舟蓬莱阁下,不禁吟起了“从今复起乡关梦,一片云飞天际头。”的诗句。万历十五年的十二月二十九日,这位一代抗倭英雄,溘然与世长辞了,时年六十岁。
戚继光一生,在戎马倥偬中度过,作诗二百多首,气势鹰扬,文采熠熠。
人们永远怀念一辈子都横戈立马的老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