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的经济正在放缓,众多制造业的搬离,产业链“断链”。(图片来源:Getty Images)
【看中国2019年11月8日讯】(看中国记者丁晓雨综合报导)中国经济的风向标深圳,再次刷屏了。这一次,是因为深圳2019年前三季度的经济数据表明,深圳的经济正在放缓。众多制造业的搬离,产业链“断链”,使得深圳产业“空心化”的担忧正在成为现实。制造业的萎缩,不仅使深圳经济“失速”,还会蔓延到其它城市,进而拖累整个中国经济。
据《证券时报》11月7日报导,11月4日,深圳市统计局公布了深圳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数据,前三季度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8689.13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6.6%,与深圳上半年GDP增长7.4%相比下降了0.8个百分点。
数据显示,深圳前三季度的三大产业结构由上年同期的0.1:40.2:59.7调整为今年前三季度的0.1:39.3:60.6,第二产业显示增速放缓。这是继2016年下半年之后再次出现负增长。
近年来,关于制造业大规模搬离深圳的消息不断传出。搬迁主体从低端的落后产能逐渐蔓延至先进制造业,尤其是一些大中型企业。众多企业搬迁外撤的现象引发了许多人对深圳产业“空心化”、产业链“断链”的隐忧。
证券时报报导说,是深圳高租金的挤压,逼使企业无奈“出走”。受土地厂房租金、员工工资、原材料成本等要素成本上升,以及内地大力度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等多种因素影响,深圳有相当一批企业已经先行一步往深圳周边、内地以及印度、东南亚等地有计划地开展产业转移。2016年,原深圳市市长许勤在的一次讲话中表示:“近期,有超过1.5万家企业迁出深圳。”
而《深圳市2018年中小企业发展情况的专项工作报告》显示,2018年深圳有91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出现外迁情况,约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的1.1%,累计在深工业总产值599.7亿元,占当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1.95%。同时报告还指出:近三年外迁的192家企业中,电子信息制造企业共计27家,占全部外迁企业的37.5%。
电子信息产业占深圳市GDP比重近1/4,是深圳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大批量外迁,对深圳的影响是重大的。
深圳市政协曾在2017年就深圳企业近年的迁出潮开展了为期四个月的重点调研,调研发现,前几年外迁的企业大多是低端落后的制造型企业;而如今深圳外迁的制造业大多数是先进制造业,尤其是一些大中型企业。
2014年,中兴通讯将生产基地迁往河源;2015年,比亚迪在汕尾投资建设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2016年华为终端转移落户至东莞松山湖;而大疆科技、富士康、欧菲光、兆驰股份、兴飞科技、海派通讯等企业则更早的将生产线搬离深圳。
深圳市政协调研报告表示:“深圳企业搬迁潮,迁走的不仅是一个大型企业,更是一个产业链的迁移,很多上下游配套的企业也随之迁走,这对深圳先进制造业的发展极为不利。”
根据深圳公布的数据,深圳2019年1~7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月度累计同比增长6.1%,从2015年的1~7月增长7.8%开始,每年同期的增幅均有下降。2019年1-7月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二产业投资额今年以来逐月下探,在第二产业投资额月度累计同比增长也逐月下降,甚至从4月份开始出现了负增长。
深圳市地方金融管理局最新公布的金融数据显示,2018年全年,深圳金融业的税收占比超过制造业,占比22.37%,制造业才20.30%。
《证券时报》报导,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郭万达表示:“如果出现工业投资额负增长,那就说明今年的形势比以往还严峻。”
郭万达认为,从海外多个国家和城市的土地空间和第二产业占比来看,因深圳土地空间有限,导致土地成本上涨挤压了制造业的发展这个理由,似乎并不完全站得住脚。以新加坡为例,700多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第二产业比重却高达30%。其实深圳的资产泡沫,尤其是房地产泡沫,才是导致深圳产业溢出的根本原因。
对于产业链“断链”的隐忧,郭万达认为,企业将生产线迁到周边的东莞、惠州、中山等城市的话,对深圳产业链的完整性不会带来太大影响,但如果迁到更远的江西,甚至越南以及东南亚国家,那深圳就真的需要“补链”了。
制造业撤离、产业链“断链”令深圳产业“空心化”,引发经济“失速”,也引来对未来深圳乃至中国经济的更多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