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化学系副教授陈浩铭(右2)带领的跨国研究团队,以“单原子三价铁”做为催化剂,可望提升二氧化碳还原的效能。(图片来源:中华民国科技部网页)
【看中国2019年7月16日讯】台大化学系副教授陈浩铭带领的跨国研究团队,发现新型催化剂“单原子三价铁”,提升二氧化碳还原的效能,可望减缓温室效应;研究成果在6月中旬登上国际顶尖期刊“科学”。
将二氧化碳还原成一氧化碳,被视为是减缓温室效应的方式之一,陈浩铭指出,现今的还原研究多是以金、银与铜做为催化剂,不过金与银的转换效能虽好,但是成本太高;铜虽然成本较低,但是转化出来的是碳氢化合物的混合物,需再经过分离程序。而且不论是金、银、铜,都需要透过高电压才能进行转化,并不符合经济效益。
陈浩铭的研究团队与瑞士洛桑理工学院教授胡喜乐带领的团队合作,经历3年研究后,提出以“单原子三价铁”做为催化剂,取代铜担任催化剂的转化制程,而且在低电压的情况下就可进行,不但降低耗能,而且转化效能更高。这项研究成果在今年6月14日登上国际顶尖期刊“科学”。
陈浩铭进一步指出,二氧化碳还原的研究已经问世20多年,但是高耗能、低转化率一直都是这项研究难以突破的原因,也因此失去了商业化的价值。然而根据团队过去几年的研究发现,“单原子三价铁”将有机会扭转现在的困境。
他说明,在相同制程中,以单原子三价铁做为催化剂,只要0.2到0.4伏特的低电压就可以转化,转化率高达90%,而且转化出的成品中90%为一氧化碳、10%是氢气。这样的结果已经可以被视为商业化制程。
陈浩铭也提到,这项技术需要的电压不须太高,因此非常适合以太阳能等再生能源发电支持。
除了跨国团队的合作,这项研究也使用了国家同步辐射中心的“台湾光源”与“日本同步加速器光源(SPring-8)的台湾合约光束线”,利用“临场X光吸收光谱”技术,观察二氧化碳还转化成一氧化碳的过程,终于在近3年的研究后,取得突破性的成果。
陈浩铭指出,虽然这项研究成果仍处于新生的阶段,但是他相信未来会成为减缓温室效应的利器之一,而且也有极大的商业化潜力。
附注 : 原标题为“力阻全球暖化 台大跨国研究登科学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