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治天皇戎装照,摄于1873年。(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明治天王在天王史中的创举,他是数百年来第一位看到大海的天王,是第一位与外国人见面聚餐的天王。除此之外,他还是第一位拍照、成为西洋画主角的天王。我们现在能轻易地通过历史书籍和网络,看到这位传奇天王的真面目。与从前的天王肖像画相比,明治天王在照片和油画中显得更加写实。不过,这些传神作品的背后其实存在两个秘密。
第一个秘密是,天王其实不喜欢拍照,对肖像画也没有太多兴趣,这明确记录在官方记事里。除了天王个人喜恶外,那时日本人仍然觉得天王是神,不应该也不需要留下真容;坊间也谣传西洋人的机器有问题,拍照的闪光灯会摄走人的灵魂云云。
无论如何,明治天王在维新成功后的确进行了两次拍照。第一次是在一八七二年,照片里是年轻的天王,穿着传统和服礼装。这张照片被用于宣传,证明天王的确领导着新政府,带领国家走向新时代。第二次在一八七三年,是为了配合政府向全国颁布征兵令,强调天王是国家军队的最高总帅和指挥。这次天王穿上了西式军服,配有西式佩剑,坐在洋式椅子上,旁边茶几上放了法式元帅使用的军帽,表现出天王带头走向西化的决心,所以打扮也与西方君王看齐。与前一年的和式照片比较,第二次拍摄的心思和想表达的讯息,明显比较多。
虽然如此,但天王拍照不是公开的活动。当时政府并没有向外公布拍摄目的,一般相信是受到前一年在美国完成考察回国的岩仓具视的影响。明治政府也没有公布拍摄这两张照片的确切日期,更没有即时公开和发放。至于负责这两次拍摄的摄影师是谁,倒是留下了纪录,都是由内田九一拍摄。他是长崎出身,在维新以前已是具有名气的摄影师,更曾拍摄幕府军队。他为天王拍摄照片时,已经在浅草开设了摄影馆。他获政府任命为天王的摄影师,还为英照王太后和昭宪王后拍摄照片,堪称为初代王家御用摄影师。
天王照片的首要用途不是在国内发放,而是做为礼物送给当时的驻日外国大使。换句话说,是为了让外国对天王留下印象。说得更直接一点,这是明治政府为天王而设的宣传广告计划。
前文提到天王不喜欢被拍摄和被画,但我们现在看到了各式各样、不同时期的明治天王油画和照片,又是怎么一回事呢?难道天王“口嫌身正直”吗?这就是接下来的第二个秘密了。除了上述两次拍照由天王亲自出席,此后完成的照片和画作,他一次也没有参与。也就是说,后来完成的画作都不是在天王面前绘制的,是政府雇用画师,根据上述的真实照片,尤其以一八七三年的西服照片为基础,配合画师的想像力制成,这些肖像画在当时被称为“御真影”。
明治天皇常见的肖像,制于1880年,为绘于照片的“御真影”。(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日本史学者胡炜权表示,一八七三年以后,所有“御真影”都是半复制半想像的二次创作。其实只要我们细心一看,也会发现这些作品里的天王大多是同一个角度、同一个表情,只是容态随着时代变化而有所调整。还有一点值得我们留意,自一八七三年后,明治政府一律禁止民间复制天王、王后和王太后的照片和画作,更曾有摄影师因此被罚款。这是因为政府担心民间会出现滥用、污蔑天王肖像等犯上的不敬行为,加上明治天王的样子在当时还没有普及,政府为了确保不会被误传,于是对此进行严格的管理。
官方制作的“御真影”,当时只可以在宫中、驻外国使馆内张贴,直到一八九○年代,随着《帝国宪法》推行,才大量向民间宣传。而民众要一睹天王的风采,除了等待天王到各地出巡(“行幸”)时,远距离瞻仰,便只能等待政府发布官方的“复制品”了。基于同一道理,我们能想到为什么明治日本以及后来的货币,不会像外国那样铸印国王、女王的头像和照片。因为这对日本人来说是有辱神圣天王的行为。一旦铸印天王的头像和照片到货币上,涂鸦等不敬行为就越来越难杜绝和追查了。不只是明治天王时如此,之后的大正天王以至今天的平成天王,同样贯彻这个方针。
明治政府突然为天王拍照,是为了进行“天王公关外交”,向全世界介绍他们新国家的青年君主。随着时代发展,日本政府进一步强化对天王和王室的神化工作,使天王“御真影”的用途日益变得广泛,但直到二战战败,实行新宪法,昭和天王宣布“人的宣言”为止,天王的“御真影”都是政府用来维系、团结民心的政教工具。
(本文节录自:胡炜权《解开天皇秘密的70个问题第一部+第二部套书》,时报出版,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