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发银行联合西南财经大学揭示中国家庭资产的状况。(图片来源:Fotolia)
【看中国2019年1月21日讯】最近,广发银行联合西南财经大学发表了一份《2018中国城市家庭财富健康报告》,其中揭示了中国家庭资产的状况。
首先,中国家庭的户均总资产大概是接近162万元(人民币,下同),户均可投资资产,也就是你那些股票,基金,债券和现金加起来55.7万元。这个数字其实每年都在增长,2011年总资产只有97万,可投资金融资产只有28.9万。这主要是两个原因造成的,一个是收入确实在增长,二一个,房价也确实在涨。房价上涨最快的年份,家庭总资产也涨的更快。
其次,2成的有钱人,他们离普通人的差距还是挺大的,他们的总资产是普通人的3倍,达到454.5万元。这部分有钱人,总资产和净资产已经接近了美国的平均水平,也就是说最富有的20%的城市的居民,基本上接近了发达国家的财富状况。只是在可投资资产方面,跟美国还差一倍,而收入上则差了2倍,美国的平均年收入是68.9万,而我们最富的20%的家庭,年收入也只有22.5万。不得不说三分之一的收入,拥有差不多的总资产,这么奇怪的现象,还是要归结于我们的房子。
第三,家庭房产比例接近8成,达到77.7%,而金融资产只有11.8%。在美国的家庭中则恰恰相反,房产的比例只有34.6%,而金融资产的比例则超过42%,而且在工商业上还有接近20%的配置。
其他发达国家来看,日本的金融资产高达61%,新加坡是56%,英国是52%,加拿大也有48.6%,所以显然我们只有12%不到的金融资产的比例明显偏低。这里面42.9%为银行存款,股票仅占8.1%,基金则仅有3.2%。换句话说,存款在总资产中的比例仅仅4%,表明大家已经没什么钱了,而股票在总资产中的比例不到1%,这主要是绝大多数家庭不炒股,所以拉低了比例。
第四,30-40岁的家庭,这群人钱最多,总资产超300万,年轻和年老家庭房产配置过多。这个其实无可厚非,年轻人和老年人都穷,所以房子在他们的总资产中的比例就显得特别的高。
第五,学历跟房产配置负相关,学历越低越喜欢买房,这也代表了两方面的意思,1学历越高越懂得多元化。2学历越高收入越高,用于其他方面投资的资金也就越多。
第六,在购买银行理财的时候,大家更看重的是收益率,其次才是风险,流动性则被忽略,超过一半的诉求是保本,还有25%的家庭只能承受10%亏损以下的损失。对于投资期限,大部分家庭也没什么耐心,7成的家庭追求一年以下的回报,肯做5年以上理财的只有1.8%。
第七,商业参保率过低,仅有15%的家庭成员拥有商业保险,很多都是父母给孩子买,或者是成年子女给父母买保险,而家里收入的顶梁柱,则通常被忽略,但他们恰恰应该加强商业保险,分散风险。否则可能会因病返贫。
这份报告,给我们描绘了中国家庭财富的全景图,现在我们的财富结构就是这样,绝大多数家庭所有的财富都跟房子联系在一起,倒不是说大家炒房,自住房也占据了家庭财产的绝大部分。在很多大城市,有些家庭总资产可能已经过了千万,甚至两千万,主要就是房子的价值,刨除房子之外,家里可能连20万储蓄都拿不出来,每月的收入一大半也要拿去还房贷。日子过得仍然紧巴巴。
很多朋友调侃,我一开始也是像美国人一样配置的,房产和股票投资比例差不多,但几年之后他就这样了,房子占到了8成,股票却连1%都不到,所以不是我们错了,而是我们国家的资产价格本身就出现了大问题。房价太高,而股票市值过低,让整个家庭的财富出现了畸形。
这个风险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如果我们要发生楼市泡沫破裂,一定会比其他任何一个国家都要惨烈,意味着居民财富大幅的缩水,社会财富也会大量蒸发,所以现在从政策上如临大敌,不敢再让他涨,也绝不敢让他跌。只是得过且过的维持现状,但这个雷始终摆在那,他的存在让整个货币体系也出现了混乱,明明该宽松,却不得不顾虑重重,明明经济已经有通缩迹象,但调控却被束缚了手脚。大家的收入已经受到影响,却反而对央行拯救经济的政策,心存敌意。明明要刺激消费,但大量居民财富却通过土地出让金,收回到政府手中,导致内需市场根本启动不起来,大家已经形成惯性思维,有点钱就去买房,小的换大的,大的还想买个更大的。
现在我能想到唯一能做的,就是还要进一步的限制楼市的流动性,除了刚需之外,置换的需求也要抑制,否则这块的泡沫会越来越膨胀,风险也就越来越大。打破楼市的诱惑,必须先打破价格始终上涨。一定不能再让房价上涨了,否则房价越高,实体经济越冷。沙滩上的城堡,最终一定会崩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