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脸识别系统(NICOLAS ASFOURI/AFP/Getty Images)
【看中国2019年1月7日讯】几个月之前,BBC驻北京记者约翰・苏德沃斯(John Sudworth)在贵州省贵阳市亲身体验了一下强大的“天网工程”。
什么是天网工程?它是指为满足城市治安防控和城市管理需要,利用图像采集、传输、控制、显示等设备和控制软件组成,对固定区域进行实时监控和信息记录的视频监控系统。目前许多城镇,甚至农村、企业都加入了天网工程,为保持社会治安、打击犯罪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在贵阳,警方工作人员先是拍摄了一张苏德沃斯的面部照片,然后把照片上传至系统,列入“黑名单”。
随后苏德沃斯进行“潜逃”,他当然没有告诉工作人员准备去哪儿,而是打算看看工作人员需要多久时间把他“缉拿归案”。
苏德沃斯赶往当地的火车站,他手持自拍杆边直播、边“潜逃”。结果刚一在公共区域露脸,他就发现了周围至少有三台摄像头。
苏德沃斯对着自拍的手机无奈地说了一句:他们应该能够很快锁定我的位置,抓到我就是时间问题了。
果然,就在苏德沃斯进入火车站的那一刻,警方的监控系统就自动锁定了他,并显示“黑名单”上的嫌疑犯出现在火车站。
驻扎在火车站的警察马上出现在苏德沃斯的身边,准备对他实施围捕。
苏德沃斯乖乖“缴械投降”,跟着警察离开火车站。
从苏德沃斯暴露在监控摄像头前,到被捕,全程仅用时7分钟。
这个在美国大片里常有的画面,如今就发生在中国的现实生活中。
亲身体验了一把的BBC记者也不由感叹:真是不能干一点坏事。
全球视频监控谁最多?中国赢了
过去十年,中国是监控摄像头增长最快的国家。根据咨询公司IHS Markit 2016年的数据,中国共装有1.76亿个监控摄像头。
预计到2020年,中国将被超过4.5亿台摄像监控设备覆盖,相当于平均三个人就有一台摄像监控设备。
相比之下,目前美国的监控设备为5000万台。
相较于过去仅能够采集数据的监控设备而言,今天的监控技术已经发生了质的飞跃,安全系统不仅要进行实时数据采集,还要对信息作出分析并应用。
这些监控系统都配备了人脸识别系统、传感器等先进技术,可以识别车牌、面孔,还可以估计年龄、种族和性别。
警方不再需要通过观看摄像头拍下的录像对数千人进行手动排查,监控系统会自动识别并发出提醒。
下面这张截图展示了中国监控视频是如何工作的。画面显示,当行人走进监控方位时,身边会出现一个小方框,上面标注着年龄、性别、服装颜色等详细信息。
同样的技术还可以用于识别车型和车辆颜色。
在接受BBC采访的时候,大华安防的工作人员告诉苏德沃斯,在他们的监控系统中,出现的每张脸都可以对应到身份证,通过回溯这个人的行进路程,不仅可以进行人与车辆匹配、亲属关系匹配,甚至还可以计算出目标经常接触的人群。
这听上去好像是科幻片的场景,现实生活中是怎么做到的呢?
随着2010年深度学习算法在语音和图像识别领域的重大突破,通过摄像头来进行人脸识别逐渐成为现实。
人脸识别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人脸检测,目前这个技术已经非常成熟。
可以说,无论是遮挡、侧脸、模糊、弱光,今天的技术都可以实现毫秒级的检测。
随后,摄像头会从采集的图像中选取质量最高的一张,完成口鼻轮廓等106个关键点定位,最后再与身份证等图库照片进行比对,整个过程都是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帮助下完成。
与此同时,算法还可以分析监控画面,实时标注出人群数量、密度、性别、衣着特征和车辆特征等。
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摄像头甚至可以直接喊出你的名字。
这些技术在中国的发展尤为迅速,得益于拥有海量的人脸数据用于机器学习,和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推动。
David Brady,中国“天眼”背后的美国男人
去年6月,《华尔街日报》在它的新浪微博官方账号上发表了一篇名为《中国“天眼”美国造》的文章,详细地介绍了一名叫David Brady的科学家以及他的“Mantis”摄像头设备在中国的故事。
五年前,杜克大学的科学家们利用美国国防部的赞助开发了一款像素达到十亿级规模的设备,目的是为美国海军提供远程监控。
但这个技术却并没有被美国政府采纳。在美国国防部停止项目赞助之后,这个项目的首席研究员David Brady试图在美国市场寻找到商用公司的买家,但是效果并不好。
他甚至到众筹网站上,试图通过众筹的方式,筹集足够生产摄像机的费用,大约2.5万美元,但结果仅仅只筹集到1000美元出头。
失望之余的David Brady带着这项技术来到中国寻找市场,结果却发现了新大陆。
David Brady的中国合伙人帮助他从一家国内的风投基金那里获得了约500万美元的早期投资。
David Brady也移居到中国,成为杜克大学昆山校区的光电教授,在中国进行他的技术研发。
获得大笔启动资金、完善的制造供应链以及中国对高科技的巨大需求,使得David Brady在中国找到了创业的沃土。
根据《华尔街日报》的报道,David Brady的客户大多具有官方背景。
这款名叫Mantis、配备了19个摄像头的监控设备,已经被安装在北京的天安门广场附近、昆山市的主要街道上以及其他城镇。
它强大的处理器可以将图像集合到一个1亿像素的画面框内,使用者可以对任何特殊的细节进行放大,甚至包括一些微小的细节,比如1.2公里之外某个人打了一个喷嚏。
智能识别技术,成为了投资新风口背后的深层原因
巨大的市场需求,带来的是巨大的投资和创业机会。就如同David Brady不远万里从美国来到中国一样,大量的创业者和投资人涌入到这个人脸识别加智能识别的新风口。
根据IHS Markit Ltd.的估计,2016年包含设备及视频管理软件在内的中国影像监视系统市场规模达64亿美元,中国这一市场规模居全球之冠。
从2016年到2021年,这个市场的年复合增长率可达12.4%。相较之下,美国市场规模估计仅29亿美元,年增长率仅0.7%。
投资人和创业者是最早嗅到机会的。
比如,总部位于香港的商汤科技自2014年成立以来,专注于人脸识别、语音技术、文字识别等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技术,至今已经融资超过17亿美元、估值高达40亿美元,俨然成了全球顶级投资机构、国资投资基金、知名企业眼中的“唐僧肉”。
商汤高歌猛进只是这个行业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包括帮助城市管理者进行智慧城市管理、城市人口、社区管理等等的智能物联网平台也获得了大额的订单和投资。
通过他们的服务,不仅让相关管理部门能精确掌握社区的人口数量,通过大数据分析、定向监控等功能,对居住范围内的居民状态有了更清晰的监控。
可以说,只要你离开家门,总会有一台摄像头在看着你。
“全中国的摄像头都是我们的摄影师”
绝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全然不知自己已经被监控摄像严格地注视着,它悄无声息地记录下我们的一举一动。
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徐冰,是一位在中国和西方都享有很高知名度的当代艺术家。
他的作品都是讲究破格、创新、混合多种艺术方法的当代艺术风格。
2017年,徐冰、翟永明(诗人)、张憾依共同编剧了一部电影《蜻蜓之眼》(Dragonfly Eyes)。
这部电影的特别之处在于,它像任何一部电影一样有故事,但却没有演员、没有摄像师,全部素材取自各种不同空间、场景中的公共渠道监控录像,经剪辑而成。
这部电影的编剧之一翟永明说:“全中国的摄像头都是我们的摄影师”。创作者选择影像拼接成他们希望呈现、阐释的中国现实。
镜头里的人可能是我们当中的任何一个。
徐冰在谈到这部电影的时候,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监控将如何左右和改变我们的生活。
全方位、立体化的监控,的确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防止犯罪和违规,比如如果这些先进的技术能够与打击拐卖儿童等犯罪更为紧密地结合起来,相信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社会的犯罪率。
但是另外一方面,如何界定公民隐私和政府公权力的界限,也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
所以无处不在的监控对于普通公民的隐私权的控制,变成了“房间里的大象”,从政府到媒体,大家都很默契地避而不谈。
虽然如此,但有三个趋势在未来应该是不可避免的:
公共场合的摄像头和监控设备会越来越多;
最先进的技术将会被广泛运用在城市的监控摄像头和管理当中;
我们的生活正在被这些技术改变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