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界对雄安新区的设立也颇有微词。(图片来源:Getty Images)
【看中国2019年1月6日讯】(看中国记者李正鑫综合报导)中国国务院日前对河北雄安新区总体规划(2018—2035年)作出“原则同意”的批复。网评指这实际是推卸责任的做法。也有清华大学教授曾解读过雄安新区为何进展缓慢。外界对雄安新区的设立也颇有微词。
在2017年4月1日,北京当局发布通知,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时至今日,雄安新区进入第三个年头,似乎仍然没有太大起色。
关于雄安新区的最新消息是在2019年1月3日,据官媒《新华网》报导,河北雄安新区为管理机构及直属事业单位招聘75名工作人员。
此前的1月2日,中国国务院发布关于河北雄安新区总体规划(2018—2035年)的批复称,“原则同意《河北雄安新区总体规划(2018—2035年)》”。
关于为何使用“原则同意”而不使用“同意”众说纷纭。
有的人认为,因为这个规划是个“总体规划”,还需要做一系列配套规划和方案,才能落实。
有的人认为,这样说在表达态度上留有很大的回旋余地。就是有异议,但现在不说。至于何时说,怎么说,一切看情况的发展再说。如果事情做得好,“原则同意”就理解成同意;如果事情做得不好,“原则同意”就是部分同意或不同意,这就是“官腔”。至于“同意”,就是完全同意,出了什么事情,责任必须由说同意的人来承担,没有回旋的余地。
在百度百科上这样解释:“原则同意”此词语常用于各种批复、意见、报告等。但实际是推卸责任,不负责任的做法。现在大凡下级的请示报告,上级部门或领导大都喜欢在“同意”前面加上“原则”一词。有时是“松紧带”,以显得慎重和认真;有时是“问路石”,以留有退路,决策失误时可推却责任;有时是“档箭牌”,以应付某方面压力,送个人情……但是仔细琢磨推敲,便可发觉这是一出文字游戏。“原则同意”是一种模糊的观点,模糊的决策,似是而非,左右逢源。决策失误时,可说当时并无完全同意,只是原则上同意,下级出现偏差,责任不在自己。在遇到棘手问题时,明知不能这么做,是违反有关政策规定的,可是因为有某某人的招呼、授意,立场就动摇了,那就来个“原则同意”。
在2017年雄安新区设立的消息刚传出,“千年大计、国家大事”的官方定位已经占据各类媒体的头条。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被官方定性为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
彼时,《看中国》特约评论员唐新元撰文《雄安新区能给中国带来巨变吗?》认为,中国至今已经有十几个新区;中国北部的政治生态根本不利于自由市场的充分生长;十年前曾倾注力量建设,也曾有大型国企入驻的河北曹妃甸早已成了荒无人烟的“鬼城”;根据中国的政治生态,五年后这里还能否从国家层面的高度建设还很难说。
文章举例,2005年2月,发改委正式批复同意首钢实施搬迁和结构调整,在河北唐山带状沙岛曹妃甸建设一个新首钢。建设曹妃甸的初衷是建设唐山市外的一个矿石和原油码头深水港,甚至增加建设一个重工业区,不仅可以当作大宗物品的货运集散地,也可以整合唐山的重工业。当地官员逐渐认为,开发建设曹妃甸不仅直接关系唐山、河北的改革发展大局,而且对环渤海地区乃至全国生产力布局调整和经济发展都具有巨大带动作用和深远影响。于是,政策和信贷等资源不断倾斜到曹妃甸项目。可是现在,曹妃甸到处是烂尾楼,成为中国“鬼城”的一个代表符号。
到了2018年,雄安新区似乎归于沉寂,大规模的建设并未启动,引发外界猜疑。
2018年8月20日,《新浪财经》报道,雄安新区规划设计专家、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尹稚表示,雄安新区建设慢的政治原因是,近十年来,比较压抑,“不鼓励体制机制探索和创新,不鼓励政府担当”,因此雄安新区建设并不是处在一个天时地利人和的最好时间。
“这也是为什么近两年过去了,到现在为止还一锹土没动,因为很多事情还没想明白”,尹稚说。
此前亦有媒体报道,据高人说,北京当局取名“雄安新区”有政治深意。核心地带主要由三个镇来组成,分别是雄县的雄州镇、容城的平王乡、安新的大王镇。寓意平王做了大王要“雄霸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