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国2018年12月6日讯】(接前文)
2015年6月爆发的股灾,是深刻烙印在国人记忆中的痛,第三次集体穿越而来的国人一时间毛骨悚然,对一个月后千股跌停的盛况充满恐惧。不过这一次,有了丰富穿越经验的中国政府踌躇满志,对正确应对股灾充满了信心。
在原本的时间线上,从2013年中开始,央行向各大商业银行提供借款,“以债为锚”印钱,几乎是毫无节制可言。在数据上,2013年,6月底,央行对商业银行的借款金额10219亿,到2015年5月底已经飙升到30851亿,增加了足足20632亿。悲剧在于,商业银行拿着这两万亿的钱,同样是无处可去。基建浪潮已经发展到了极致,流行的说法就是:全世界超过3分之2的大型施工机械都集中在了中国,再也无法消化如此巨额的增量资金了。投资实业这根本就不需要考虑,08年之后实业的地位就日益下降,到2015年已经是人人唾弃,完全不构成一个选项。房地产的话,从2010年之后国家逐步加强房地产调控,到2014年调控达到顶峰,限贷之后地产热潮终于开始下降,城镇居民的居住需求基本上得到了满足,所谓的住房刚需缺口已经填补完毕。在数据上,2013年的商品房销售面积达到13.06亿平米,2014年下降到12.06亿平米,2015年也只不过12.85亿平米,整个市场已经丧失了增长性。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地产市场的热度将会从此淡去。整个金融系统无法可想,终于找到了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炒股。
2013年6月底,沪深两市的股票融资余额仅2185亿,到2015年5月底,剧烈上升到了20720亿!短短两年时间,券商就向股民借出了足足18535亿的钱。券商其实都是穷逼,其实也没钱,这笔巨款当然也是商业银行借给券商,供券商提供给股民的。18545亿÷20632亿=89.8%。这意味着央行提供给商业银行的借款,有九成都被转移到了股市。有了银行作为榜样,社会资金当然也是蜂拥而至,向股民提供各种地下的炒股配资贷款。这种地下配资规模根本无从评估,粗略估计,也超过了1万亿。
在如此巨额资金的持续推动之下,中国股市从2014年中开始剧烈膨胀起来,沪指2014年6月底还在2000点左右徘徊,到2015年5月底已经超过5000点。任何一只股票,稍微有点消息就能涨停。如果利好消息,那当然应该涨停;如果是利差消息,那就是利差落地,所以也是利好,也应该涨停。
纯粹依靠巨额资金入场堆起来的股价上涨,与宏观经济本身毫无关系,与企业的经营情况本身更是毫无关联,这当然属于资产价格泡沫,一旦资金大潮退去,就会原形毕露,引发惨烈的踩踏事故。在原本的时间线上,到了6月份,金融监管部门终于对于股市泡沫忍无可忍,于是双管齐下:央行开始收缩对商业银行的借款,当月就收回了7587亿,这就相当于是釜底抽薪;同时银监和证监部门开始清查场外的地下配资。这一番调控,瞬间就引爆了股市泡沫,一场股灾就此来临。
从2015年6月13日开始,股市就开启了千股跌停模式,沪指到6月底跌到4200点,7月底跌到3600点,8月底跌到3200点。借了巨额贷款的股民陷入了莫名的恐慌,每天连电脑都不敢开,幻想拔下插头就能避免跌停的噩梦。股市弥漫着一片绝望的情绪,股民集体选择抛出股票,止损离场,绝对没有任何一个人,尝试追加投入。
在这条原本的时间线上,从7月5日中国政府就启动了救市,要求21家证券公司联合出资1200亿入市,以填补股市的资金缺口。这条利好消息瞬间刺激了市场,第二天开盘,沪指暴涨7%,散户掏出了所有家底补仓,以求能够弥补损失。但是证券公司并不是公益机构,它们当然不会心甘情愿的掏出真金白银救市。等到中午,所有股民翘首以盼的救市资金依然没有任何动静,所有人的希望在瞬间破灭,于是相互调侃:“救市资金在哪?你刚刚被忽悠进场的资金,就是救市资金啊!”千股跌停模式因此再次开启,并且此后所有的救市手段都被视为忽悠,都丧失了公信力。7月8号证金公司宣布获得了央行的无限度流动性支持,并出资2000亿入资股票型基金,这已经无法获得股民的信心。再之后的救市行动就处于迷雾之中,大家伙再也看不到任何具体的救市资金数据,只能从各种指数或者单支个股的突然异动来猜测,国家队又干了什么。最典型的案例是“梅雁吉祥”,这支连主营业务范围都不明确的个股一度成为了救市资金重点支持对象,国家队突然在季报中出现,变成了第一大股东,让全中国的股民都惊掉了下巴,无从理解国家队的救市逻辑。
中国股市“千股跌停”模式自2015年股灾开始开启……(图片来源:Getty Images)
这种充满了神秘主义气息的救市措施当然无法恢复市场信心,甚至,从国家队的操盘手法来看,股民们总是隐隐约约的感觉国家队并不是来救市的,而是来浑水摸鱼,下手收割韭菜的。到2016年之后中国证券市场就屡次爆发大案,无数股神和证券大佬纷纷入狱,罪名统统都与在救市过程中收割股民有关。这简直相当于股民的怀疑被间接证实了,于是中国股市自此步入漫漫熊途。两市的融资余额,到2015年底就下降到11713亿,2016年底下降到9358亿,再到2018年11月20日,已经下降到了7734亿,沪指则已经跌到了2600点,相当于又爆发了一次股灾。
但是这一次,有了两次穿越经验的中国政府深刻吸取了“神秘救市”的教训。要恢复股民信心,最重要的,就是公开透明。于是在6月底,股市泡沫开始呈现破灭征象的时候,中国政府宣布了一项极具中国特色的救市措施:组建全市场型救市基金。这支基金由各大证券公司、基金公司、证金以及财政部共同出资组建,救市方式为每天在集合竞价时,出资50亿,以当日开盘价一次性对全市场每一支股票下买单,买单额根据当天该股票市值占全市场总市值的比例确定。如此连续购入100天。如果当时无法成交,该买单在整个交易日内也不能撤销。在这100天内,该救市基金不会有任何卖出动作。一百天后由国务院决定是否需要继续买入。如果市场已经站稳,该基金停止买入,并决定退出市场的话,则需要提前10个交易日向全市场公告,并按照买入模式反向操作,在全市场同时下50亿卖单。
这种完全透明的救市方式让集体穿越回来的中国股民震惊不已。虽然每天50亿的买入额并不算高,对当时两市合计3200余支个股来说,平均每支的当天买入额仅150万,这并不足以拯救每个股民和每支股票,有一大批资金链断裂的高杠杆投机客依然被迫割肉离场。但是,对于更多的拿着自己的血汗钱参与股市的老百姓来说,他们心里有了希望,有了期盼,因此也对未来有了信心。持续100个交易日的国家队稳定买入,让他们能够清晰的判断自己能够坚守到什么时候,是否可以掏出口袋里剩下的铜板来补仓。没有了司空见惯的台底交易和利益交换,现在这种救市措施清晰明确,每天国家队下在各支股票下的买单清晰可见,让所有人一眼看到,就在内心感受到了温暖,感受到了国家稳定市场的坚定信念。金融市场的信心就这么一步步的重建了起来。
更关键的是,这种完全“公开透明”的操作,自此就成为了中国政府干预金融市场的标准模式。无论是针对股市,还是针对汇市或者债市,中国政府不再坚持此前的神秘主义模式,而是组建各种公开透明的基金,让市场见证自己的每一步行动,以此展现政府意志,争取广大国民的支持。这种模式消除了金融市场的猜疑,“极大地”稳定了汇率波动。并且,这种“透明模式”逐步推向了其它行政机关,“透明决策”的风气逐步建立起来。当这条全新的时间线走到2018年,面临全球信用紧缩,中美贸易逐步走向对抗模式的时候,这种透明决策模式帮助中国人认清了自己的处境……
2018年11月20日晚,中国人怀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进入梦乡。他们没有意识到,地球的公转轨道即将再次发生一次无法察觉的偏转,整个世界的时间线将会再次重置。然而,这又有什么关系呢?中国人已经经历了三次集体穿越,并且成功的应对了每一次危机。即便再次穿越,即便再来一次,大家也都相信,总归会有更好的办法,可以解决危机。另外一种可能性,另外一条道路,始终都是存在的。正如歌词里说的:谁没有一些,得不到的梦,一笑看风云过。(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