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虚构出来的中原故国威力无比(Adobe Stock)
【看中国2018年11月9日讯】武侠小说作家和《明报》创办人查良镛(金庸)辞世,香港舆论的悼念文字铺天盖地,对他的文学贡献、政治立场、私德等等,几乎无所不谈。
有中国大陆的网友,制作了一幅金庸小说内所有门派所在地的地图。那个门派分布图,基本就是一幅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难怪有人说,金庸的小说,当年一直为英治香港的华人读者,提供了中国想像的重要资源。
1949年后,大量中国难民涌港。这些华人难民,构成了香港战后人口的大多数。他们原本只打算暂时停留。但韩战之后,中共政权稳如泰山,这些难民便心知难以回中国。1957年,香港政府在年报提出了著名的“人满之患”(A Problem of People)论,指出从大陆来港,居住在漫山遍野木屋区的难民,大都已经准备长期留港,指出港府应该停止把他们当难民看待,并要解决他们的住屋、教育、医疗等基本需要。
最近有研究更指出,当年美国担心共产主义思想和组织会在香港的木屋社区散播,危害香港这个冷战战略要点的安全,所以对英国政府施加很大压力,督令港府解决新增人口的基本生活问题。
在1950到1970年代,港府不断扩充的社会政策和冷战体制下的东亚工业繁荣,慢慢将香港转化成一个与中国大陆区隔的城邦。但香港华人的身份归属问题,香港政府却相对不大介入。当年在香港的反共南来学者积极办学,为他们心里的中华传统文化保留血脉。但这些南来文人学者的受众,离不开华文高级知识分子和中文学校出身的学生。同时期受英文教育的华人精英,深受西方思潮影响,精神上的故乡是伦敦、纽约、巴黎与罗马,比较难受南来文人感叹故国沦陷复国无期的文字感染。那么在英治环境中不亲共的华人普罗大众,可以有什么精神食粮?
金庸的武侠小说,就在这样一个冷战的文化空间中崛起。金庸的小说创作于1950到1970年代。他用通俗的文字和神怪刺激的情节,再混入真实历史人物与事件的碎片,虚构出一个剑来剑往、神兽处处的中原故国,供大众寄托乡愁。在这个虚构的“中国”之中,有不少被认为带有反共政治隐喻的内容。但这些内容底下,还是离不开带有复国愿望的大中华民族主义意识。
金庸虚构出来的中原故国威力无比。我怀疑香港很多知识分子认同和充满感情的那个中国,其实都是一个只存在于他们脑里幻想的中国。而金庸小说对这个中国幻想的建构,十分关键。
十五年前我在香港教书时,曾跟一位大学同事谈起我花多年心血翻阅清代档案写成的有关清中期抗议请愿的研究。同事用来应对我观点的,都不是什么史实,而是金庸以清代为背景的小说内容!
金庸的华文小说,令香港在肉体上与中国分离的冷战时代,保存了香港住民在精神上与一个幻想出来的中国之间的纽带,制止了香港出现新加坡独立建国后通过英语化和去华文化产生的去中国化效果。将香港住民的灵魂保留在大中华意识的金钟罩之内,长远来说对香港的自由与民主发展是好是坏?我们现在应该要保存这种中原幻想抑或是清算它?这恐怕是见人见智。但重新检视金庸和他的时代,这乃是不能再忽略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