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图片来源:pixabay)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他还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本文为读者介绍其诗作《甘露寺》。此诗原辑《居士外集》卷五,作于天圣五年春夏间,时为欧阳修科举落地还家途中。诗人途经润州,游览甘露寺,为赋此诗。
甘露寺,在江苏镇江北固山后峰上。相传三国吴甘露元年(265年)建,后废。又历经数次重建。甘露寺包括大殿、观音殿、江声阁等。诗人吟咏于甘露寺楼,徘徊而忘归。
欧阳修是虔诚的佛教居士,礼敬神佛,对佛法无限敬仰,此诗中引用了多处典故,诗意古朴雅致,表达出作者对佛法的崇敬之意。
甘露寺
(宋)欧阳修甘露寺
云树千寻隔翠微,给园金地敞仁祠。
讲花飘雨诸天近,春漏欹莲白日迟。
引钵当空时取露,残灰经劫自成池。
危阑徙倚吟忘下,九子铃寒塔影移。
首句描写甘露寺庄严肃穆、静怡清幽,是个清静的实修之地。给园,是“给孤独园”之省称,亦泛指佛寺。仁祠,是佛寺的别称。而给园金地,含有一个佛家典故。
大唐高僧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记载了“逝多林给孤独园”的来历。善施长者乐善好施,当地人赞美他的德行,称他为“给孤独”。他听说了释迦牟尼佛的功德,希望建造精舍,请佛降临。逝多太子的园地高爽干燥,适合建造精舍。逝多太子却开玩笑说,“你若能用金币布满此园,我就卖给你。”善施长者毫不吝惜,拿出所有金币,铺在地上。太子被感动,将树林施舍出来。园地是善施买的,树林是逝多太子施舍的,释迦牟尼佛因此把这个地方叫做“逝多林给孤独园”。
诗的第二句描写高僧在寺院中讲法,天降祥瑞,“天花”因此散落,而佛教护法的众天神也因此降临,而听法的世人因专心听法,以致于忘却了时间。
相传佛祖论法,感动天神,诸天落下各色香花,谓之“讲花”。后常用以形容说法之妙。宋代陆佃《赠慈觉大师》诗曰:“讲花天散坠,醉草客争收。”元代鲜于枢《宝林寺》诗云:“昔闻禅板少,今见讲花飞。”
诸天,指佛教护法众天神。佛经言欲界有六天,色界之四禅有十八天,无色界之四处有四天,其它尚有日天、月天、韦驮天等诸天神,总称之曰诸天。后世也泛指天界。
第三句含有典故。汉武帝信奉神仙及其仙法,于建章宫筑神明台,立铜仙人舒掌捧铜盘承接甘露,冀饮以延年。后来三国的魏明帝也于芳林园置承露盘。据《元丰九域志》卷五记载,唐代李德裕重建甘露寺时,甘露降于此,因以为名。
残灰经劫,源于关于汉武帝的另一个典故。据《三辅黄图》记载:“武帝初,穿昆明池,得黑土。帝问东方朔,东方朔曰:‘西域胡人知。’乃问胡人,胡人曰:‘劫烧之余灰也。’”
《搜神记》则有更详细的说法:汉武帝凿昆明池,极深,悉是灰墨,无复土。举朝不解。以问东方朔。朔曰:“臣愚不足以知之。”曰:“试问西域人。”帝以朔不知,难以移问。至后汉明帝时,西域道人入来洛阳,时有忆方朔言者,乃试以武帝时灰墨问之。道人云:“经云:‘天地大劫将尽,则劫烧。’此劫烧之余也。”
大意是,汉武帝时开凿昆明池,挖到很深的地方,不见土了,都是黑灰。武帝询问东方朔,东方朔说我不知道,可以去问西域胡人。后来果然有胡人解释说:天地在大劫将要结束的时候,就会有毁灭世界的大火燃烧。这灰墨是那大火烧下来的余烬。
诗的最后一句是描述作者在甘露寺的高楼上一边徘徊,一边吟诗,倾听着清冷的九子铃声,不觉时光之流逝。九子铃是古代宫殿、寺观风檐前或帷帐上挂的装饰铃,用金玉等材料制成。
全诗意境深远,通过一个个典故,我们可以深入了解诗人的内心世界,他对神佛以及佛法的无限崇敬跃然纸上。千百年来,我们的一代代先人通过各种文学文艺形式将他们敬天信奉神佛的深意表达出来,再一代代流传至今。修炼的内涵已经铭刻在我们的神传文化之中,博大精深,启示着后来人。
佛法高深,虔诚念经,会有“讲花飘雨诸天近”的神迹,天上神界的香花和护法神会降临,这是何等的殊胜与玄妙啊!
人来世间,所为何事?诗人通过作品启迪着世人,心怀善良,谨守着对神佛的敬仰,滚滚红尘中,就不会迷失,最终会有得救的希望。
(参考文献:《欧阳修诗编年笺注》,中华书局,2012)
来源:看中国专栏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