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艺谋电影《影》(预告视频截图)
【看中国2018年10月2日讯】俗语有云:“千不怕万不怕,就怕大师尬文化。”自打看到了艺谋哥电影《影》的预告片,我就知道他又要糟蹋中国传统文化了。这是怎样的一种悲哀啊。无论影迷们怎么满地打滚地求放过,大师仍旧吃了秤砣一般一意孤行,目测他若不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揪出个欧洲三大电影节的终身成就奖,是绝对不会罢手的。
所以我写的虽然是电影《影》的评论,但大家不要怕剧透。因为实在没啥可透的。只要你智商正常,我包你看此片十分钟就会猜到结局是什么。张艺谋讲了一个俗之又俗的故事,除了暴露了他叙事能力越来越低下之外,目的只为用传统文化符号填满银幕。至于这样做的动机是什么?大约这就是爱吧,说也说不明白。
前几年国学热重新升温时,我就在所谓的文化圈里碰到过一些奇形怪状的人,他们要么胡子拉碴,要么披散头发,穿着纯麻料的肥肥大大的中式衣裤,足登内联升圆口布鞋,身上凡是能挂东西的部位,定然挂着一堆或玉或木的串子;他们能扒拉几声古琴,茶桌上摆满瓶瓶罐罐;他们焚香清谈,口中玄天玄地不知所云,举手投足都流溢着一股前朝遗老的陈腐况味。有时逼急了我会斗胆请教:大哥,您是黑社会吧?他们会傲慢地答道:“兄弟,看破不要说破,请叫俺大师。”
张艺谋岂止是大师,人家能够调动的国学资源远非那帮野狐禅可比,于是这部片子从头至尾充满了辣眼的冲鼻的刺耳的虐心的伪文化气息。他好像专程来向观众诠释什么叫过犹不及,什么叫大伪似真,把活生生好端端的传统文化堆砌出一种透骨的伪感。好在这部电影讲的就是“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的故事,张大师误打误撞倒落个形神合一。
与其说这部电影是受了黑泽明《影子武士》的启发,毋宁说是在模仿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相信每个中国人小时候都看过这部拍摄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动画经典,不过对于儿童来说,它一点观赏性也没有。没有哪个孩子会喜欢这么笨拙的故事,可它获过很多国际大奖,包括戛纳电影节的荣誉奖。原因在于,这部动画片是水墨风格的,从绘画到音乐都表现了中国文化之美。张艺谋的野心是照猫画虎地搞一部水墨风的真人版,按说这个想法很有搞头,但越有创意的想法,越考验创作者的实践水平。不幸的是,事实证明张艺谋被自己的这个创意打败了,他仅仅在故事愚蠢这点上,做到了与《小蝌蚪找妈妈》并驾齐驱。
水墨之美,在于意境,简约含蓄,虚实相生,暗合道家文化的二元对立与变幻。张艺谋貌似对个中真谛也有所领悟,所以选择讲述一个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的故事,企图做到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可一个优秀导演的真功夫表现在叙事上。张艺谋同学自从拍摄了《英雄》之后,已经彻底暴露了他在商业片叙事上的才能不逮,也就是说他根本不会拍取悦于多数观众的商业类型片,但他对此毫无自知之明,坚持在商业化道路上找寻他自以为是的作者意识。结果常常搞得两头不着调,既不好看,也不深刻,既不大众,也不个性,既不媚俗,也不高雅,让他的广大粉丝每一次看他的电影都感到无比尴尬。这一次又是。他搞水墨真人版的想法很好,可他空有一个好想法,根本无力用影像叙事来传达中国传统文化的神韵,甚至连形式上都做得简单粗暴,无非是堆砌、堆砌、堆砌,好像他又指挥着所有中国元素搞了一次大型的团体操。
技术上的障碍是小问题,比如如何在光影上做出水墨的效果。原本加了滤镜就可以,张艺谋非要画蛇添足地在服装、道具、布景上也搞出水墨晕染的迹象,还把全部场景都设定在黑墨墨的雨天、屋内和山洞里,反而给人一种水墨泛滥成灾的滑稽感。更难堪的是张艺谋对传统文化的简单化图解,道文化就是搁地上画个阴阳鱼,以柔克刚就是用一把伞去对阵大刀,韬光养晦就是在大殿上挂满书法,夫妻俩吵架就是用古琴古筝合奏一曲......影片中到处充斥着这种对中国文化的幼稚读解和表达,简直令人发指。最尴尬的一幕就是学女人的阴柔步态形状来对付敌人大刀的至阳至刚,把我看得满地找鸡皮疙瘩。不瞒各位,我行文至此都打了两个寒颤,太踏马寒了。
我代表所有上过小学的中国观众问张大师一句,这踏马是中国传统文化吗?而且我很怀疑,这种拙劣的文化表达连外国观众也忽悠不了。张艺谋的电影多年来致力于用伪中国文化忽悠外国佬,早年还仅仅停留在伪民俗的水平上,祭酒神唱个歌啦,睡小妾挂个红灯笼啦,虽然都是瞎编的,好似还合乎情境。自从荣膺大师之誉后,张艺谋就不满足于混在传统文化的底层社会了,开始作践传统文化的精髓部分,还不管情节需要与否,也不管是否确有其事,都把琴棋书画诗酒花茶等元素往电影里猛塞,突兀地轰炸观众的感官,以期获得一种审美上的懵逼感。《满城尽带黄金甲》里金光灿烂菊花乱飞,《长城》里大放孔明灯和高台跳水,《影》里的雨伞作武器大殿挂书法,这里哪有一个是真正的中国传统文化。以张艺谋同学的文化修养,还是去拍点民俗比较符合他的气质,比如在《活着》里加上驴皮影秦腔,在《我的父亲母亲》里插一段钜碗细节,还是挺有意思的。
如何拍好一部水墨风的电影,每个人都知道简约才是关键。这部片子如果砍掉一半画面和全部台词,没准会变成一个很牛逼的电影。而张艺谋却企图在一个市井趣味的情仇故事中移植水墨意蕴,这虽非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张艺谋连传统文化最看重的分寸感都拿捏不准,未免太有失水准。他好像生怕观众看不懂如此俗套的一个故事,故而将所有应该留白的地方,都填满了无聊的情节和多余的台词,莫非追求舞台剧效果,就要每个演员都变身为话唠,一再解释每一处伏笔和悬疑?拜这种愚蠢的导演思维所赐,除了邓超一人分饰两角自带表演张力,其他演员的表演全体不在线,连影帝王千源都演得像个傻缺。
此片没上映时,网上就涌现出了大量鼓吹之声,说是张艺谋的翻身之作、起死回生之作。现在豆瓣打分还在7.7,若没有水军操纵,降到7分以下尚可接受。不过豆瓣也有不敢惹的硬角色,大师便是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