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退休广被认为是中共特定政治环境下的聪明的避祸举动。(图片来源:Wang He/Getty Images)
【看中国2018年9月12日讯】(看中国记者李文隆综合报导)马云明年退休引发舆论狂潮。9月10日,中国电商巨头马云宣布启动“传承计划”,用1年时间,将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的职位交给现任首席执行官张勇。1964年9月10日出生的马云,今年才满54岁。对于马云退休,外界观点基本趋同,就是因应中国大陆的政治环境,绝顶聪明的马云所做的急流勇退之举。不过,四年前一次大数据是否威胁国家安全的争议,似乎还对应着马云退休的深层次秘密。
普遍认为:党要交货割韭菜 马云懂破财挡灾
伴随着中共镇压六四后的全民“向钱看”的发财梦开始打拼,又必须与中共作出妥协才能发迹,这也是这一代中国富豪摆脱不了的印记。
阿里发展的各个里程都离不开中共各级政府和官媒的参与,比如马云与浙报集团联手创造电子杂志《淘宝天下》;同浙江出版联合集团一起创办《天下网商》;联手财讯集团、新疆网信办创办《无界新闻》;与四川日报集团成立《封面传媒》。甚至阿里购买香港《南华早报》及南华早报旗下的其他媒体资产,也被指染红港媒,是中共大外宣的一部分。
马云自己也承认阿里巴巴与政府脱不开干系。以前他曾经说过:企业应当与政府谈恋爱,但可别结婚。
BBC中文网9月10日的文章说,马云或者中国大陆其他新一批互联网富豪,之所以有今天,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中共当局在国家层面上阻止了外国的竞争者,通过防火墙让他们做成“独市生意”,国家被称为“游戏规则的制定者”——政府想让谁发达,谁就能够发达。那么,换句话说,政府想宰那头肥羊,那头肥羊就将任人宰割。
中国商业杂志《好奇心日报》评论马云退休时也暗示,正值大陆民营经济最尴尬时刻,马云宣布的这个坏消息,加快民企信心的滑落。中国大陆传统行业企业数量日减,企业融资日益困难,企业税务负担加重,土地人工成本上升,消费下滑,市场增长前景有限,而且在中国做生意要担心的不仅是否合法,还要担心言行是否“政治正确”。
《纽约时报》报导说,马云是中国民营企业健康程度和远景的一个象征,他决定退休正值中国的商业环境出现恶化、政府对企业干预越来越多之际。因此马云退位的这一决定,将不可避免的被外界解读为不满或担忧。
时事评论人士文昭在9月10日的自媒体节目中表示,马云所面临的选择其实也是中国富豪们共同面对的难题,面对一个越来越不友善的政治环境,家大业大越来越有可能成为取祸之道。
文昭表示,马云的急流勇退是个自保的行为,这个判断大体不错,他的主要风险来自金融。从去年到今年,中共维稳的新主题就是“金融维稳”,目标就是要实现对金融全领域、无死角的掌控。所以,阿里巴巴会受到越来越严厉的监管。马云因一时疏漏,祸起不测,被当局算总账的风险是有的。
文昭认为,马云已经有发展成一个“金融+科技+传媒帝国”的趋势,超出了中共当局的掌控。而超出控制就足以成为给马云带来危险的理由。
马云的金融之路可以简单总结为:从“支付宝”开始分流银行的储蓄资源;到“余额宝”与银行理财业务竞争;再到涉足个人贷款、小企业货款、保险业务;再到利用积累的客户数据,发展大数据技术手段,建立信用评级,更又超出了金融服务的领域,涉足更基础性的社会服务;2015年马云还收购了《南华早报》。
时政评论人士陈破空指出,中共正重走“共产主义”老路,奉行“国进民退”、“党管一切”,推动第二次“国有化”热潮,敌视私有资产,尤其对“富豪干政”高度警惕。
近几年中国富豪不断出事,薄熙来的白手套徐明、君怡酒店老板刘希泳、前央行行长戴相龙的女婿车峰、明天系掌门肖建华、邓小平前外孙女婿吴小晖、海航集团前董事长王建等,不是死于非命,就是锒铛入狱。
早在2013年,马云接受《时尚先生》采访时曾谈到,已经预知自己的结局。并直言“中国的企业家确实没有好的下场。事实也是。历史也是。”
旅美学者程晓农博士说,中国的私营企业家绝大多数都不是富豪,能够成为富豪的大多有官商勾结的背景。政府查办一批贪官,就会连带出一串与他们有着权钱交易的富豪。
北京科技大学经济学教授胡星斗表示,问题的根源还是在于中国不太正常的政商关系,企业有时候必须依附于公权力,而一旦当权力发生变化,相关企业也会受到影响。他表示,由于公权力之手在市场经济中还是伸得很长,企业难以完全独立。
曾在薄熙来案中出庭作证的大连富豪徐明身亡之后,万通控股董事长冯仑写了文章,文中提到:有一位民营企业大佬曾经说过,在官的眼里,我们什么也不是,就是一只蟑螂。他想把你打死就打死,想让你活就活。
香港《苹果日报》评论称,马云此时知趣而退,免得再入这些富豪的覆辙,为保命不得不放弃财富地位。
《苹果日报》文章指,阿里巴巴股东隐藏有多个中共高层家族亲属,近年马云频频介入中共政治,包括月初中非论坛时“接见”五位外国元首,一些外国政要访华先拜访马云等。这些情况令马云随时“犯忌”。
一场争议背后:马云手握重磅“武器” 或让中共忌惮?
大陆《央视财经》于2015年1月1日播出的《解密阿里巴巴》,据称“马云说了很多他平时不愿意提及的话题”。马云在受访时披露内容两个细节耐人寻味。
在答记者问“大数据是不是阿里巴巴的一个噱头?”时,马云说:“数据不是在于挖掘,数据在于分享、数据在于交换……”。
但在答记者另一问题“淘宝如何面对假货的质疑?”时,马云则说,“我们今天在淘宝上面,是能够迅速通过数据、通过所有的技术手段,能锁定制假者和卖假者,但遗憾的是我们不是执法机构,我们感谢公安部,我们感谢很多的部门,商检部门、质检部门帮我们去打击。”
马云受访自爆的两个细节,不止证实大数据的厉害,也证实公司随时会响应当局的要求,提供数据给相关部门。
显然,和腾讯、百度等一样,这些网络公司即使是民营的,其掌控的资源也都是中共政权乐于运用于统治国民的一部分。不过,马云的阿里巴巴曾遭遇一场声称其“威胁国家安全”的质疑,似乎提前警告那些民营企业大佬:你即使象刘强东那样很左,党也不会真的信任你。
中共军方在2014年10月7日曾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军队信息安全工作的意见》。提出要构建与国家信息安全体系对接的“军队信息安全防护体系。”并特别强调要“确保重要人员、核心数据和关键设备安全”。
大陆官媒新华网思客栏目随后在10月10日刊发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刘太刚文章《阿里巴巴的大数据有多可怕》,直指马云控制的阿里,以大数据及云计算危及国家安全。
文章指,阿里巴巴在纽交所的成功上市,引发了互联网对阿里及马云的赞誉狂潮。“但从国家的信息安全的角度看,阿里的大数据有多可怕。”
文章称,阿里巴巴的消费数据覆盖之广、累积之深,全球没有任何一家公司和机构能出其右。目前,单阿里旗下淘宝的注册用户就接近5亿,从而支撑起阿里的消费者数据、制造业数据和供应商数据。此外还有巨量的支付宝用户、余额宝共同支撑起阿里的金融数据。
由于阿里未来的进军领域是医疗和文化事业,又将形成中国人的体质健康生理数据和心理意识数据。文章认为,这些数据通过云计算进行挖掘之后,对国家安全的价值会远远超国家保密局所保密的信息价值。
文章称,阿里巴巴的大数据和云计算是有史以来最强大的情报搜集和分析系统,中国人的一举一动及行为偏好都尽在其掌握之中。
“通过大数据挖掘建立起中国要害人员的个人档案——档主的社会关系、性格禀赋、兴趣爱好、隐私绯闻甚至生理周期和心理缺陷都尽在其中。有了这样一份个人档案,档主的行为偏好及弱点把柄就会被人洞若观火,威胁利诱等策反手段就能事半功倍。”
“如果阿里的大数据能以现在的规模再累积30年,三十年后的中国领导人或许会从阿里的用户中产生。”阿里的大数据,“从国家安全的角度看,可能导致灾难。”
这篇认为“大数据威胁国家安全”的文章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如果往前走,阿里的未来只有一条路,就是国有化。”
这篇文章随后被加入军中左派人物戴旭的名义,在网络流传,引起不少议论。但随后《腾讯》署名丁阳的文章反驳了上述说法,认为仅凭阿里巴巴掌握了很多电子商务数据,就认为这些数据有可能被制作成“瓦解国家安全的导航图”,是耸人听闻的说法。而动辄要“国有化”,则是一个非常粗暴的思路,以国家安全为由干涉市场经济,干涉企业自主。
公开报导显示,事实上阿里近年一直在大数据领域与军政高层有互动和合作。《纽约时报》2014年9月16日傅才德和安思乔的文章也曾提到阿里巴巴与军方高层的联系。
2016年4月19日上午,中共在北京召开了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除了包括中共最高领导人在内,11位国家级金融、宣传、军事、政法、外交领域负责人参会,马云、任正非等大咖当时也是“座上宾”。
分析认为,在中国之内,企业要摆脱政权的把控是不可能的,当党要割韭菜时,可能就会象吴小晖出事,安邦被接管,或是海航王健“意外”死亡而资产充公做“慈善”。但马云似乎不同,或者,因为他掌有的大数据早已做了备份,中共抓也不是,灭口也不行,只能让他安全“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