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框内为变形的基坑支护桩(网络图片)
【看中国2018年8月9日讯】7月13日上午,我和老赵蹲在一个200平米的大坑前,两根烟的时间里相对无言。
老赵五十岁了,工作是工程抢险,哪儿出事了,哪儿就有他给开发商擦屁股。工地上什么肮脏没见过。
看着眼前的废墟,老赵终于忍不住说了句话:
跑了这么多工地,没见过出这种事情的。
一天之前,杭州萧山,碧桂园前宸府项目边上出现了一个大坑。早上六点,已经有人发现工地基坑坑壁上出现了裂痕;不到两个小时,基坑边缘路面塌陷。
你包叔看到,基坑下面的水泥桩都歪倒了,梁也断掉了。一辆黄色的小挖掘机被泥沙埋了起来,只能看到挖臂,就像变形金刚“大黄蜂”被活埋了。
幸运的是,没有工人在下面。
前宸府旁边的那栋居民楼就没那么幸运了。基坑的裂痕延伸到了它的地基上,让这个三层下楼成了危房。十几户人家被疏散到宾馆里。
碧桂园没能成为一个五星级的邻居。
老赵说,他到现场的时候,看到基坑周边已经有过修补的痕迹。碧桂园显然早就发现了这场事故的征兆。现场碧桂园的人说,是接连下雨和下水道堵塞导致了这场事故。
我把支护桩的照片发给碧桂园做工程的朋友。他说,那些水泥桩学名叫基坑支护桩,歪成这个程度,即便考虑到前几天的降雨,施工措施不到位的问题也很明显。
降水、支护桩的设置从外面是看不出来的,比较费钱,很明显施工队是为了抢工期和削减成本。
不久前,碧桂园前宸府开盘。以2.1万元/平米的价格摇号卖掉了66套房子,卖掉的两栋楼就在塌陷的基坑旁边,已经接近封顶。
碧桂园的朋友说:
我见过地下室砖胎膜用混凝土加气砌块,也见过为了抢进度,支模架没有拆掉而是直接埋掉了。
在碧桂园工地上,一切皆有可能。
1
前宸府基坑塌陷的前几天,碧桂园在上海的项目刚刚经历了售楼处倒塌的惨剧,一位51岁的工人被混凝土压死。
除了众所周知的高周转下抢工期,碧桂园事故频发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2014年就已经悄悄埋下。
2014年,杨国强主席做了一个艰难的决定:
项目监理要自己做。
一个工地上通常有三方:甲方、监理和施工方。监理的工作是保证施工方按照图纸、规划和国家规范来操作。既代表开发商的利益,更是代替未来的业主们保证工程质量。
杨主席算了一笔账,如果一年开发1000万平米的,监理费按10元/平米收取,那如果所有监理都自己来做,碧桂园将多出1亿利润。
那些请来的监理就是混日子,素质低下,整个行业都看不起他们,凭什么每年从我们这儿拿走一个亿。
杨主席愿意砸几个亿给央视,砸出一个CCTV国家品牌计划,但不愿意多花一个亿在项目监理上。
更重要的是,杨主席发现,如果碧桂园自己做监理,可以大大提高项目进度——进度是碧桂园项目管理的灵魂。
那之后不久,莫斌总裁签发《碧桂园集团强制自行监理实施方案》通知,要求10月1日开始推广“自行监理”,新开工项目都要用一家名为国晟监理的监理公司。
国晟监理的母公司名叫伊东置业,董事长是杨惠妍。所有碧桂园的人都知道,国晟监理就是碧桂园旗下的子公司。
一般来说,甲方、监理和施工方三方需要分属不同的集团。不过在实操中,甲方会用自己的施工队,也会用自己的监理。
然而,根据法律规定,监理和施工方作为裁判和球员,绝对不能有利益关系。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35条规定,监理单位与施工单位不能有利害关系的。
但是在碧桂园的工地上,监理和施工方是碧桂园自己人的情况经常出现。
比如你包叔就发现,碧桂园在武汉、肇庆和襄阳的一些项目,监理是国晟监理,施工单位是广州腾跃。
广州腾越的前身是佛山北滘建设,是碧桂园的子公司,杨国强就是从北滘建设起家。
在碧桂园推行强制自行监理的宣传材料中,有这么一句话:
理解要做,不理解做了再理解。
写这句话的人,真是个人才。夜总会应该聘你去当技术总监。
2
莫斌总裁推行全面“自行监理”、全部使用国晟监理的计划,最终没有成功。
碧桂园的项目越来越多,各地对监理注册和持证人员都有要求。国晟根本满足不了需要。
可能工程质量太五星级了。监理这个角色,逐渐名存实亡。
现在,碧桂园普遍在当地寻找监理,面对碧桂园这个大客户,监理公司通常也成了摆设。
江西宜春曾经发生过这么一件事,60岁的监理工程师在巡检中发现有很多地方少用了钢筋,他在大梁上钻了一个20厘米的孔,竟然都没有发现钢筋。他马上向项目部报告了自己的发现。
七天后,他被解雇了,碧桂园给出的理由是“年老体迈、观念落后”。
就像项羽对范增说的那句话:你懂个屁。
在那之后,碧桂园没有监理,成了行业公开的秘密。有的朋友把这叫做“自监”,有些叫做“监理一体”。碧桂园的土建工程师们通常都兼职做监理。
如果这些兼职监理有密码,他们的密码一定是123。
一位碧桂园的朋友告诉你包叔:
碧桂园以每平米几毛钱的价格,把他们的监理资格“租”了过来。
缺少了监理,施工方也就没有了约束。一切为了项目进度服务,在碧桂园和施工方的博弈中,最弱势的往往是碧桂园的驻场工程师:
公司有参建单位库,只要和区域领导搞好关系,找家公司挂靠,就可以入库。参建单位十分强势,甚至会出现参建单位辱骂甚至殴打碧桂园工程师的情况。我们甲方真是窝囊。
明显可以看到的是,碧桂园“失去”监理的这几年,楼盘质量一路下滑。
有心人把全国各地碧桂园业主的维权事件做了一个合集,各省人民纷纷为碧桂园发来贺电。
最近闹得最凶的是南京碧桂园项目,业主们发出来的图片显示,项目遍地是毛病。7月2日,他们聚集到售楼处,要求和碧桂园讨个说法。
你包叔查了一下,果然,施工方是广州腾越,验证了碧桂园朋友的那句警告:
有一件事可以判断碧桂园楼盘的质量,如果施工单位是广州腾越,或者监理单位是国晟监理,请你以最快速度离开售楼处。
3
谁不做“千秋万代、一统江湖”的梦。
2016年,碧桂园集团一位小哥哥找到你包叔的好友兽爷,半炫耀半谦虚地问:
我们很快就要超越万科成为中国房地产老大了。有什么要注意的,请多多指教。
兽爷吹了半个小时的牛逼,他说,做老大,就要有老大的样子,最重要的是,别输出错误的价值观和文化。兽爷以为这会成为另一个“毛(泽东)黄(炎培)对谈”。现在他沮丧地发现,自己说的话人家一句都没听进去。
还是碧桂园朋友对自家的公司文化总结的最精辟:
包工头文化。
以包工头为中心的公司,当然不会把监理放在眼中。
荣格说,一个人毕其一生的努力,就是在整合他自童年时代起就已形成的性格。很多企业家折腾一辈子,其实是在反复验证自己发家时的成功经验。包工头出身的杨主席,对工程、对设计、对美学的看法始终如一。和他30年前的看法一样。
他曾亲手设计过碧桂园的十大神盘。这十大神盘,是他的美学底色。
可他忘了,碧桂园的项目已经达到了1500个了。每天有超过20亿元流入碧桂园,那是多少人一辈子攒下来的血汗钱。
2005年,冯仑写了《学习万科好榜样》,宣告业界对于万科龙头老大地位的臣服。
万科的均好性,即从资本结构、公司战略、治理结构、管理团队,到产品生产、公司文化、品牌价值目前仍是房地产行业中最具有竞争性的。
而碧桂园能够登顶,也是因为找到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三四线城市是一片法律的荒野,那里没有《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这些繁文缛节,没有监理这种障碍物。
2015年初,郁亮喊出“职业经理人已死、事业合伙人时代来了”的口号。不久,毛大庆那一批人就离职了,有人评论说:
这是个打劫的时代,你还在谈流程和管控。
打劫这件事情,显然不是万科擅长的。一年之后,万科正式下野。狼性的“高周转”,取代了“均好”,成了行业的新风向。
很快,碧桂园事业合伙人的利益共享让人惊掉了下巴。几天前冲到南京碧桂园维权的业主应该不可能知道,南京碧桂园董事长在2016年奖金过亿。
只是繁荣下的伤口,正逐渐显现。
2014年,陈政高上任住建部长的时候,老部长俞正声曾告诉过他,当前监理不能削弱只能加强。监理存在的问题,不是监理队伍自身造成的。很多事情是政府造成的。
碧桂园前宸府的事故发生后,工棚很快被用封条封了起来。几天过去了,事故原因还没有公布。
上海碧桂园项目那幢倒塌的售楼处,本来要在项目完工后被无偿移交给奉贤政府用作办公楼,倒塌的那一层,本来是一个跨度18米的大会议室。
对于违规的默许,最终需要有人承担后果。可能连杨主席也没有想到,后果有时会这么严重,需要消耗掉一位工人的生命。
然而到现在,售楼处为什么会倒塌,为什么会造成1死9伤,依然没有答案。
杨主席教育我们,要不惜一切代价实行高周转。
到现在,人们才会知道“代价”的含义是什么,是一位51岁工人的生命、是被从家里疏散出去的邻居。
不久以后,被逼着走上街头拉横幅的买房人也会发现,他们,也是那个“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