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之间有翻旧帐的习惯。(图片来源:视频截图)
【看中国2018年7月26日讯】
“自己人”几乎是家里人的同义语
有一个日本人一直长驻在中国。他父母亲从日本来中国游玩,于是他一个中国老板主动帮他去接机,然后再将其父母送到酒店,一直到为他父母设宴、陪他们去游玩以及回国时送他们去机场等全都一手包了。
在日本人看来,关系再好也得讲个礼仪,哪怕亲兄弟之间都得有一个距离。但是中国人对于这种距离感的看法跟日本人相比可就相差太远了。
在本名信行教授的眼中,中国人的人际关系犹如一层一层包裹着的鸡蛋。最里层的蛋黄是本人,外面一圈是自家人的家属亲戚等,再外一层是被视为等同“自家人”的亲友,这相当于一层硬壳。在这层壳外面的是是熟人,对于熟人还是相当友好的。在这层外面的便是“外人”,跟自己毫无关系。
对于中国人来说,哪怕是外人,一旦进入自家人圈内的话,就会将其视为亲人。如果是自家人要借钱或做保证人之类的,那是不能拒绝的。那种关系属于绝对不会背叛的信赖关系。
对这个范围的共同体予以特别重视的民族,一般对政治、行政等都不太抱期望的民族居多。而要想进入对方的这层内壳,就最好互相之间有人情往来。日本人如果欠了谁什么请的话,总想着赶快还掉,而中国人正是通过这种人情的往来而加深了互相之间的关系。中国人第一次见面时就会向对方说,以后去你那儿玩儿,初看上去,好像有点厚着脸皮的感觉,殊不知这正是向对方示好的表达,同时看对方的反映如何来决定自己下一步的行为。
中国人都很粗略吗?
有一个在日本市政厅工作的中国人在当地的公民馆中开了一个班,教日本人做中国菜,这个班也很受日本人的欢迎,由于他的菜谱里没有调味品量的详细说明,大家都希望他能把这部分内容详细地写出来。
只要看看中国的菜谱,就可以看到里面有关调味品的部分几乎都是:“少量”、“适量”,在中国的大多数菜谱书里,一般都不详细记载调味品的具体数量。
可以说中国人本来就比日本人要粗略一点。在日本如果说这个人比较粗略,会给人一种负面的感觉,而在中国则相反,比较正面。因为中国人对那种不太介意细小事情的人比较有好感。
经常对细小事情很介意的人会被认为气量狭小,一般评价都不太好。中国人经常引用“后汉书”里的一句话,这就是“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今天还有许多中国人以此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中国人对于谢罪与感谢所持的想法
有一个日本人的部下是个中国人,因为他英语很好,所以就让他去美国出差两个星期。由于这个中国人的妻子刚生了孩子,所以他拒绝了这次出差,结果只得让一个英语比较差的人去了。但是这个中国人却事后一点也没表现出抱歉的样子,并没觉得他这样做对公司是有亏欠的。
另外,中国人使用对不起的频度要远低于日本人。这是因为中国人只有在确实承认自己犯错的时候才会道歉。所以对中国人而言伴随着道歉的责任是很重的。因为这样做的话,会让对方记住自己所犯的错,那么在意想不到的场合下就会使自己处于非常难堪的处境。在中国人之间有例举对方过错的倾向(翻旧帐),喜欢旧事重提。
同样,“谢谢”这个字眼比起日本人来说,中国人使用的频度要低得多。因为过于频繁地说谢谢会使对方赶到见外而引起不快。因为中国人有句话叫“大恩不言谢”,意思是说,与其用话语,还不如用行动来回报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