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国2018年5月25日讯】台湾的不少主流媒体,从十多年前镇日报导“大陆多穷多烂、民众随地便溺多没水准⋯⋯”等;到现在却整天放送“大陆经济多么发达,楼盖得多高、生活多么便利、科技多么先进⋯⋯”仿佛只要人到了对岸发展,就能坐拥遍地黄金。
于是,很多人质疑起旅居对岸十年的我:“为什么要回来?”
首先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很简单:“个人选择,干卿底事?”(也就是“老子高兴你管得着吗?”的意思)
再来第二点,也是促成我撰写此篇文章的原因:台湾某些大媒体“低能化”、“同质化”的“单一角度”新闻,内容水准快要连大陆一个稍具影响力的微信公众号都不如,让我实在看不下去。
比方说:昨天看了一篇以前听都没听过的一个“公众号”发的文章,抗议最近北京政府要禁止所有媒体提到“同性恋”──这篇文章从历史、政治、社会、人文多个角度深度分析,精彩又具说服力。
但很可惜,刚刚再确认一下,本文已经“因违规而无法查看”。
台湾(Pixabay)
中国大陆“有钱”的背后:社会动荡不安、暗潮汹涌
相较之下,台湾的新闻媒体,拥有近乎绝对的自由,但偌大的传播机构报个新闻,却常是单一观点不说,内容更弱智又低能。导致大家往往只知道“大陆有钱”的表象,却不知道,这几年来其社会动荡不安、暗潮汹涌,光是2017年发生的事情,就够令当地人惶惶不安,有识之士大都想要尽早移民:
1.去年夏天“广电局”发出《电视剧内容制作通则》,其规定是这样的:“不得出现非正常性行为(乱伦、性变态、同性恋等)、一夜情、婚外恋、早恋,不得宣扬灵魂附体、轮回转世、暴露侦查手段等诱导罪犯掌握反侦察的内容,以及不得损害军警等团体和组织的形象,不得宣扬中国封建王朝对于外的武力征服及奢华生活,人物造型不得过分怪异⋯⋯”等十条规定──此《通则》是由中广联合会电视制片委员会、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两个机构所发出。
关于这个《通则》,一夜之间同性恋成为“非正常性行为”,整个网络都沸腾了,网上大约有数以万计的文章从各个角度分析,通过政治手段在影视剧里限制这些创作自由,荒谬程度有多不言而喻──然而,如今已开始迅速遭到“封杀”、接近全数消失。
2.北京某违章建筑发生火灾,两天后北京当局随即以“消防风险”、“消除安全隐患”为由,在无安置、无赔偿的情况下,要求当地居民限期搬离,强力驱赶“低端人口”,迫使上万居民无家可归,有的更“被砸玻璃”“被断水电”“被破门而入”⋯⋯。当时正值北京严冬零下摄氏5度,当时看到许多媒体报导,这些人因为无处可去而露宿街头。
而这些新闻,当然在中国全都被屏蔽了。
3.在全国有一千多所分园的“红蓝黄幼儿园”被爆出存在扎针孩子、以及喂食不明药片等虐童事件,并存在集体性侵儿童的嫌疑。
官方回答:“监控摄影机系统坏了,未发现有人对儿童实施侵害。”而更可疑的是,到后来连这则新闻也被屏蔽。当时,包括受害者、广大家长在内,大陆全境曾对此处理方式有非常大的抗议、反弹声浪,如今竟莫名其妙地全数消声匿迹。有境外媒体报导背后的原因:“好几个家长都遭遇了死亡威胁,不敢发声了,只有一个敢发声的还被刑拘了,也不敢吭声了。有的孩子家长,还给套房子‘封口’。”(相关报导)
而这家在美国上市的中国教育机构,也被“起底”和中共党政军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其在美国上市这几年的“黑历史”更饱受非议──但全都用“给钱”的方式解决了。
4.有数百年历史的“豫章书院”被爆出体罚、囚禁、暴力训练“有网瘾”的小孩。学童被“关小黑屋”、被要求当着“老师”面脱去内衣,对着便池吃饭甚至遭到性侵。其中一个学生回家后在家中用胶带、布条等捆绑母亲至其死亡,次日自首。
而讽刺的是,这所学校被爆出此重大丑闻后,许多学生家长和毕业的学生,竟在书院门口拉起各种横幅标语,“坚决支持豫章书院继续办学”。
5.这几年,人权斗士、抗议者在中国的“被消失”从不间断,但除了少数境外媒体外,中国大陆本地媒体,自然从来不可能出现相关报导。
台北101(Pixabay)
个体的发展差异,无法掩盖整体环境的“资讯封闭、人权不彰”等重大风险
此外,当然还有更多政治斗争、清算;党政权力直接打压民间或外资企业;罔顾法律与人权的种种大小事件,举都举不完⋯⋯。但以上种种新闻,凡是涉及“质疑、批判”政府处理方式的资讯,都在中国被全面屏蔽。而这些新闻事件,如今又有几个台湾人知道?
没有错,在这些令当地人不安的事件发生的同时,北京CBD的大楼还在不断地盖;中国的经济也还在持续发展;每天都还在诞生新的百万、千万富翁⋯⋯。
但这些,其实都不是“中国到底能不能待”的重点。重点是每个人“想要的是什么”──我的观察是在中国,总有人拼命“想逃”,也有人拼命“想进”。
有人去非洲极权战乱国家致富;有人去以色列靠买卖军火致富;有人在纽约从银行家一夕变成流浪汉;有人到北京市中心打拼,也只领着两、三千人民币⋯⋯。
个体的发展差异,总是会比“国家整体环境”的状况来得鲜明,但无论“正反”案例,我们实在不应单看“个案”,而忽视了整体环境中的“概况”──
在北京、上海,有车有房有户口不缺钱者,何尝不爱中国?但这样的人整体来说,究竟有多少?且要付出什么代价?这恐怕才是我们“面对中国”时,真正应该宏观看待与深入分析的。
台湾自由广场(Pixabay)
批判“工资低、经济差”的同时,别忘了也看看“我们拥有的”:
再来,谈谈台湾。
我从不自诩是个“纯正”的台湾人,也因此,我自认在台湾看到的东西,会比部分“特别爱台湾”的人要来得稍微客观些──从欧洲回来之后,我看到了台湾非常多难能可贵的地方。
暂且不谈“青年工资低”、“世代冲突”、“经济停滞”等问题(事实上,在欧洲许多国家,目前也面临这全球资本主义造成的困境);也不谈所谓“无可取代的民主自由”等抽象(但其实极其重要的)价值。我们就单从“社会保障”和“公共设施”来说:
1.公共交通:首先,台北的捷运,起码与我去过的七个国家(印尼/马来西亚/荷兰/英国/西班牙/意大利/澳洲)和中国北京相比,我没觉得哪个国家的地铁能同时满足干净整洁有秩序、准点便捷且不拥挤的条件;此外台湾的捷运上不能吃东西/乘客遵守秩序排队和买票(参照意大利地铁相关新闻),工作人员友善(感受一下欧洲的地铁工作人员态度),大家不争不抢不挤(北京地铁已经不是“拥挤”而是“危险”)。澳洲的地铁虽然环境也很好但时常故障和晚点,而欧洲地铁罢工亦早已成习惯。
别说捷运不重要,捷运作为一个每天通勤的工具,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国民幸福指数,我在北京住了三年,最让我痛恨的就是地铁。
2.公共医疗与卫生:除了“全民健保”让国外政府都率团来台取经之外,台湾医护人员的普遍敬业态度,更是只能用“感人”来形容。相较之下,北京的医护人员简直没把病人当人看,从头到尾正眼都没看过我的着实遇过不少,态度差到令人发指。台北的医护人员的敬业,每次都让我非常感动,世上居然有这么温柔的医护人员。
此外台湾医院设施相对新颖齐全,全北京连“三甲医院”里面内部都破烂陈旧,更别说一般医院的卫生条件了。
3.“公共厕所”:别小看“上厕所”,这其实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生理环节,也是我评估一个城市宜不宜居的重要指标。
在台北,至少每个捷运站都有足量厕所,且绝大多数餐厅都有干净堪使用的厕所“免费提供民众使用”。这个设置,在我印象中的英、荷、义、西、中等国,可说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做得到。例如意大利的“公厕”都起码要收取一欧的费用,而且还很破烂脏。而在2千3百万人口的北京,其地铁最繁忙的一号线却只有两间厕所,而且屎尿常常溢出,完全无人理会遑论及时打扫清理。
4.富足的“人文环境”:台北几乎每个社区都有公有图书馆,还可以通过网络订书,营业时间最长者从早上8点半到晚上9点,wifi畅通。当然,如通宵营业的诚品书店、各有特色的独立书店等,也早成为国际知名的城市特色。
这些人文土壤,或许无法成为立即的“赚钱工具”,但却是一个城市文明与否、能否孕育思想和具有开创性人才的重要指标。
5.服务态度和人民素质众所周知:礼貌、干净、友好、热情、有秩序⋯⋯这些台湾人的高素质,相信去过很多地方旅游回来的人,更会有所体悟。
6.性别平权走在亚洲前端,亚洲第一个透过释宪同性婚姻合法化国家。反观大陆至今仍因为社会压力和传统观念,隐藏自己的性取向的人屡见不鲜,同妻受害者数量惊人。
7.台湾在亚洲称得上是非常开放、多元的:在如今言论自由和新闻自由的土壤中,我常常惊奇地发现和台湾人谈论民族、政治、性、宗教、文化差异时,台湾人的开放程度真的很高,不会因为彼此意见相左,急于争论和“纠正”对方。而个人经验,在中国大陆相对受比较极端的民族主义影响,凡与当地人谈论抵触其“民族自尊”的事实时,反应常常很激烈极端。
8.台湾法制较为完整,民众法治观念强烈,在生活中处处可见案例:比如不小心骑摩托车上国道,路上不停会有人提醒;在室内吸烟也会被及时制止;在捷运吃东西或插队亦会被提醒(反观在意大利、西班牙、法国,“逃票”已经成为“文化”);很有环保观念(在中国大陆的“分类垃圾桶”形同虚设,台湾垃圾分类相对细致同时普及到校园里);卫生观念⋯⋯等。
别让思考的盲点,造成“一面对强国,骨头就软了”
回台之后,我确实看到许多台湾人变得“非常没自信”:好像国外(包括中国大陆)的一切都是好的,台湾的所有事情都是差的──这也不好那也不好,简直一无是处。
诚然,台湾面对着劳动条件不佳、低薪过劳、房价高企、产业发展停滞等等问题,然而世上没有一个完美的乌托邦──只要多些信心、正视问题,并努力着手改善,这些问题不会永远存在。
但如果在媒体的影响下,“连自己都对自己毫无信心”、甚至“凡中国的一切都比台湾好”的心态成为社会主流──则不要说“经济统战”、“灭台论”了,台湾“天然亡”将不是危言耸听。
而我们看中国大陆,更不该只聚焦其“沿海大城”中,极少数“看似成功案例”的发展,而忽略了其整体大环境之中,那无处不在的“意识形态审查”、“言论管制”和随之而来,可能让你在当地所有努力,瞬间因政策风向一转而化为乌有的高风险。
要不要“到中国大陆发展”、要不要“回台湾”,都是个人选择,其“结果好坏”依据每个人的条件不同、目标不同、价值观差异等,一定也会有所差别,这一点没有什么好特别批判的,也是由个人自己决定、自己承担。
写作本文,只是希望大家可以多接触不同面向的资讯、听听“台湾(部分主流媒体)以外”的声音,不要因为长期暴露于被聚焦呈现的“中国强、台湾弱”资讯,而造成思考上的盲点或误区。
当然,我想多数人,在日常生活中其实并不会有上述“过度贬抑台湾”的心态,如今许多言论,大概仍多半是“媒体宣传”或“情绪发泄”下的结果──至少在我实际生活中所接触到的所有外国人,和我看到的都一样:台湾“好”的地方,比“差”的地方多太多了。
不过要是连台湾人自己都瞧不起自己,甚至急着无视事实、一昧吹捧对岸政权,那还真是没人会瞧得起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