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国2018年3月19日讯】美国经济扩张周期尾声。2017年4季度以后,美国国债利率持续飙升而美元大幅贬值,意味着美国处在经济扩张的尾声阶段。2017年美国GDP增速2.3%,远低于2015年的2.9%。本轮美国经济扩张已经历105个月,也接近历史极限。
其失业率只有4.1%,上两次降至4%左右的一年后就发生了经济衰退。原因是在充分就业的状态下,减税已经无法刺激国内生产,只会推涨工资,推高通胀和利率。但减税对美国居民支出的刺激远大于对收入的贡献,其储蓄率已经降至历史最低位,一旦利率过高导致居民减少借贷、消费行为发生逆转,那么经济很可能会随时步入萧条而非继续扩张。从金融周期来看,2015年信贷增速达到8%是本轮经济扩张的最高峰,而目前信贷增速已经降至3.5%,未来随着利率上升大概率继续下滑,美国已处于金融周期尾声阶段。
中国举债过度资产泡沫。从长期来看,产出决定了经济,而债务则导致了经济波动。如果举债超出了收入,短期可以刺激经济,使增长超过潜在增速,推动资产价格上涨,但借了钱是要还的,一旦开始减债去杠杆,就会使经济增长低于潜在增速,资产价格下跌。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前,中国经济的举债是正常模式,债务增速与收入增速相当,但从2009年开始,中国进入到过度举债模式,债务增速远超收入增速。
在2009~2010年、2012~2013年和2016~2017年,中国的企业、政府和居民分别加了三次杠杆,结果是前两年经济短期企稳反弹,但到第三年经济就会重新下滑。而由于持续的债务加杠杆,中国整体债务率已经创出历史新高,而地产泡沫也愈演愈烈,降低债务率也成为首要任务。
去杠杆金融到经济。债务率等于负债与GDP的比值,从理论上来说,降低债务率有4种方式,一是降低利率,二是减记债务,三是增加通胀,四是提高经济增长的潜力。而供给侧改革其实就是降杠杆的方式:2015年降成本就是降低利率,2016年的去产能和2017年的去库存推动了商品和房价上涨,其实是再通胀。
但是到目前为止中国的债务率还在上升,我们认为未来会转向另外两种降债务的方式:去杠杆和补短板,去杠杆就是抑制债务扩张,补短板就是提高经济增长的潜力。2017年去杠杆主要发生在金融部门,体现为货币增速M2大幅下降,但是对实体经济影响有限。
但2018年去杠杆开始影响实体经济,体现为1月份企业部门的总融资增速已创历史新低,而居民部门的举债增速虽高、但在房贷利率不断上升的背景下明显是强弩之末。我们预计2018年的社融增速大概率会个位数增长,而地产销量将转负,连带着工业经济会重新下滑,而PPI也将趋势性下行,而CPI则受益于食品涨价温和回升。
经济企稳靠新经济而非旧经济,2017年工业增速持续下滑,是代表新经济的信息服务业将GDP增速企稳,而中国新年消费也显示出消费升级,出境游增速显著上升。从物质需要到美好生活、从工业化到服务创新。过去靠人口红利和城市化两大红利推动,中国居民追求房车等物质生活,而经济也是工业化时代。
而目前城镇居民耐用品已基本普及,未来其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其实就是消费的转型和升级,转向无形消费和品质消费,也就是服务和创新。补短板,提高效率。工业化主要靠银行债务融资,而服务和创新主要靠股权融资,而从债务融资转向股权融资,其实就是要补短板、提高中国经济的效率,这也是去杠杆的最重要一环。警惕泡沫,旧不如新。
随着银行总资产增速大幅降至7%,货币低增速已无法支撑地产泡沫扩张。而从美国的经验看,其金融危机以后靠新经济崛起,我们也要寻找中国的纳斯达克,遗憾的是我们的创新企业龙头大多不在A股,而港股允许亏损企业上市、推出同股不同权,将逐渐转变为成长和创新的市场。利率拐点,债市慢牛。
高债务和高利率不相容,随着经济去杠杆的推进,融资增速持续回落,意味着资金的供需关系发生逆转,国债利率的下行拐点已出现。2018年资产配置:重视港股创新机会,融资回落债券慢牛,避险增加黄金需求,服务消费受益于CPI温和回升,警惕货币收缩和PPI下行对商品和房地产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