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程亲子园录像曝光虐童
【看中国2017年11月12日讯】监控视频中携程亲子园的虐童行为依次是:用椅子压住小孩,脚踢小孩,给孩子喂食芥末。
携程亲子园虐童事件从发生到热议,不过短短两天时间,笔者就悲痛的发现,事件的所有核心要素都已被信息污染的面目全非。
所谓的信息污染,就是指在当前轰动的事件信息中,有意的混入欺骗性、误导性信息元素。
具体的说,以携程亲子园虐童事件为例,一边是以咪蒙老师为代表的自媒体大V,极尽挑逗情绪的写作,把事件所有的焦点、公众所有的怒火都集中在了某个具体的;;“禽兽;;”上,一边则是公权力以;;“稳定;;”为逻辑起点的删帖封号,压制住了大部分事件中深度挖掘、理性批评的声音。
一边删尽干净的信息源,一边不停的投放脏弹,就这样达到了混淆视听的目的。
咪蒙老师自从参加了帝都新媒体的统战会以后,浑身充满了正能量,虐童事件出来以后,她的文章是最快的,就是那篇雄文《携程亲子园事件:我亲手把孩子交给了禽兽》。
此篇雄文事无巨细的描述了事件经过,调足了读者的情绪,告诉大家;;“法律很远,拳头很近;;”。最后大声呼吁:请政府加强对幼儿园的监管!
这个就是典型没经过思考,光靠鸡血煽动情绪的结论。就是典型的脏弹。
虐童事件的问题,根本不在于没有监管,恰恰相反,就是因为监管的行政力量太牵涉其中了。
试想,携程这种互联网企业巨头,那么庞大的酒店供应商管理,和客服团队管理都是市场上真刀真枪拼出来的,自己办个幼儿园会管理不好?
但问题就在于,正是因为有了监管的行政力量,愣是自己办不了只能认怂。
这种企业出钱、主管部门审核资质、指定主管部门关系供应商提供服务的模式,笔者见过太多了。
都是层层进贡,层层克扣,到末端基本上就没剩多少了。
虐童这事到底谁的锅,只要查一下携程一共投入多少钱,再看保育员阿姨是多少钱招聘进来的,就一目了然。
携程亲子园虐童事件之所以能曝光,就是因为携程把几个月的视频都做了备份,有几十T之多,事情曝光后,携程也有能力,通过技术手段还原,并且供家长调阅。
而类似模式运行的;;“为了孩子;;”学苑旗下的亲子工作室,上海共有59家。其中携程是条件最好的,那些不具备这种条件的亲子园,视频只能保存几天,根本没有证据。
据财新网的报道,仅携程亲子园的虐童行为,在4个月内,就有61次之多,还在不断更新中,而发生在亲子园的虐童行为,起始时间早于此次曝光的老师入职。
也就是说,这根本不是个别;;“禽兽;;”的个别行为,而是长期性、习惯性、集体性的操作。
一些携程家长还在监控中发现,不同班级的老师还在一起交流;;“管理心得;;”,虐童行为像病毒一样在各个班级传播。
那会不会在行业内传播?
光是现在曝光的都已如此触目惊心,那没有曝光的呢?
既得利益阶层垄断市场之后,利益驱使,必须低工资低成本低价运营,导致老师综合素质差,孩子多老师少,必然就会不把孩子当孩子,最后就必然酿成悲剧。
其实大家都心知肚明,中国很多悲剧性事情发生后,回头看,非常显而易见的,都是自上而下的系统性寻租和层层转包导致的。
每一层想的都是如何利用自身所处的位置让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最终出事的往往是链条的最后一环,他们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称呼:实习生,临时工,钟点工,保洁员…
而利益链末尾和利益链条最顶端的人,有着一样的价值观——只管赚钱,别的我管你洪水滔天?
比如莆田系医院,就是医疗过度管制的结果,因为严格的管制,能拿到批文的,一定是有人脉资源或会钻空子的,大概率是没能力的。
上海的幼儿早教日托也是如此,严格管制的结果并不会导致服务质量的提高,只会让和政府有关系的人可以办学,而他们所能提供的服务,就往往是最差的。
所不同的是,出了事,一切都将止于对最后一环的追究。
站在山顶的,站在半山腰的还能一转身开始密切关注,强烈谴责,代表地球仪主持正义,然后挥挥手不带走一点灰尘继续他们的事业。
当尘埃落定,人们渐渐忘却惶恐平复心情之后,另一个循环已经孕育完成,含苞待放。
这种循环,当然也不是现在才有,清末的严复老师就曾说过:华风之弊,八字尽之,始于作伪,终于无耻。
然而,笔者还是想象不到,有人竟无耻到了这个地步。
上海妇联的官方微信公众号下面,她们人工精选出来的评论很精彩,只表达了两个意思:
妇联好妇联妙妇联努力呱呱叫。
携程屎携程渣携程全责别想跑。
有人说,对体制这种有着庞大基数的东西,不能一棍子打死。
我是深以为然的,说的很对啊,像上海妇联这样的机构,是完全可以多打几棍的嘛。
还强烈谴责,你当自己是外交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