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禁止证券公司开展资金池业务,5月10日是整改大限。(图片来源:Getty Images)
【看中国2017年5月8日讯】(看中国记者李正鑫综合报导)中国证券时报发文称,证监会约谈了多家大型证券公司,并以口头通知的形式禁止证券公司开展资金池业务,5月10日是整改大限。继银行委外业务后,券商资金池成为监管层盯上的又一个去金融杠杆的方向。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市场一片哗然。
中国证券时报日前发布《资金池业务遭叫停!委外之后监管矛头首次直指券商资管三大类产品,5月10日是整改大限》的报道,对监管新动向及目前券商资管行业现状进行了详实解读。
多个信源显示,深圳辖区的证券公司已经接到相关监管部门的通知,禁止开展资金池业务,资管产品的期限应和所投资产期限一一对应,不得存在滚动发行、期限错配、集合运作、分离定价的资金池业务。
消息人士介绍,上述通知主要是以口头形式逐一进行传达,传达范围为深圳辖区的证券公司,尤其是一些资金池业务量大的券商,通告尤为详细。
自2016年以来,资金池产品就已经开始受到监管层的重视。目前,监管层再次要求清理资金池类债券产品。据悉,证监会约谈了多家大型证券公司,已明确要求清理资金池类债券产品。
某公募基金公司总经理表示,此前证监会清理的仅仅是资金池类债券产品,但现在对资金池的清理已然扩大了全部资金池产品,不再局限于债券品种的资金池产品。
受此消息影响,上周五券商股突遇近来少见的大跌,沪指盘中击穿3,100点,刷新近三个多月新低。券商板块中仅华安证券、海通证券等少数券商股收盘微涨。
资金池产品是什么?
资金池(Cash Pooling)也叫现金总库,就是把募集的客户资金汇集起来形成一个“蓄水池”待用。这个池子有进水、出水两个口,新进资金是增量的水、到期资金是流出的水,而存续期间的资金交由管理方统一运作,如此循环往复。
金融资金池涵盖整个金融行业,包括银行资金池、保险资金池、信托资金池、券商资金池以及基金资金池。
以银行为例,银行理财和委外业务的主要运作模式就是,比如银行发行短期理财产品募集到资金以后,将资金集中注入资金池,然后资金池资产端通过同业理财——委外业务配置于债券、同业存单等标准化资产以及股权收益权等非标资产。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是保证刚性兑付,另一方面是期限错配提高收益。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舸表示,资金池业务是市场中借新还旧进行分离定价非公平交易等各类资管产品的通称,上述产品容易积累流动性风险,实质上损害了投资者利益。
资金池产品带来巨大风险
据业内人士介绍,目前券商资管业务主要集中在上海、深圳和广州,此三地证监局都已全面在行动,都是通过约谈等方式,对辖区有类似产品的公司进行通知,涉事证券公司都被要求递交整改方案。
可以说资金池的本质特征就是滚动发行、期限错配,以时间换空间。但这里面也很蕴藏了巨大的风险,看似形成了庞氏骗局。
其实金融业的资金池风险受到各界关注由来已久。资管业务涉及的资金池产品主要有三大类:大集合资金池产品、结构化资金池产品、私募资金池产品。其中大集合资金池产品属于标准化的资管产品,后两种非标产品在2015年股灾后受配资监管影响已经明显减少。所以目前券商资管主要的资金池产品就是大集合,而大集合资金池产品主要的投资标的就是债券。
一位券商资管负责人介绍,根据官方的意思,大集合产品作为历史遗留问题,未来的处理方法只有两种:一是自然到期结束,二是转为公募产品,但前提是取得公募基金牌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