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官方公布将推出总投资约4.7万亿元人民币的基建项目。(网络图片)
【看中国2016年05月18日讯】(看中国记者李正鑫综合报导)堪称中国最神秘的“权威人士”9日再次发声定调中国经济,称经济走势是L型,这个阶段不是一两年能过去的。在访谈中“权威人士”坦承中国目前各方面的风险很高,需要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其话音未落,仅2天后的11日,官方公布将推出总投资约4.7万亿元人民币的基建项目。
“权威人士”定调 专家称中国经济在加速度变化
日前,中共党报《人民日报》连续2天高调谈论中国的经济困境,先是9日以“权威人士”的形式公开承认目前中国经济困境的各种问题。之后10日《人民日报》又罕见的报导称,中国不良贷款真实水平可能至少是数据的9倍。
匿名的“权威人士”坦承,债务水平已经高到给汇市、股市、债市和房市造成风险的程度。他声称:“综合判断,我国经济运行不可能是U型,更不可能是V型,而是L型的走势。这个L型是一个阶段,不是一两年能过去的。”
经济周期基本上都是以重复循环的方式在进行着,经济学家将这个周期循环分为繁荣、衰退、萧条、复苏四个阶段。经济走势又分为三种形态:“V”型、“U”型、“L”型。
从“权威人士”的论调可以看出,中国经济或将进入萧条阶段。在萧条阶段,企业利润下降,不管在投资上、雇用员工上都将付出最少的成本,而整体社会的失业率快速增高。民众收入所得大幅下降,消费也跟着减少,许多企业将因此倒闭,整体经济状况呈现停滞的状态。萧条期达到谷底时,社会可能因经济低迷而动荡不安。“L型”经济衰退后长期处于蛰伏期,是最令人困扰的阶段,时间周期一般是5年以上。
官方数据显示,虽然今年一季度中国经济增速达到6.7%。但分析人士普遍认为,一季度中国经济的增长是建立在大规模信贷基础上的。一季度中国央行投放的信贷额度达到4.61万亿元人民币,创历史新高,显示中国经济又走回到靠举债投资拉动经济的老路上。
对此,权威人士表示,“我们面临的固有矛盾还没有根本解决,一些新的问题也有所暴露。‘稳’的基础仍然主要依靠‘老办法’,即投资拉动,部分地区财政收支平衡压力较大,经济风险发生概率上升”。
据凤凰财经5月16日报导,中国知名经济学家厉以宁表示,中国经济未来变化远超预料并且将加速度变化。以往的经济发展模式带来五方面的不利影响:一是资源过度消耗;二是生态恶化;三是部分产业产能过剩;四是经济效益普遍低效;五是为了促进高速增长错过了技术创新和结构调整的最佳时机。
“权威人士”话语未落4.7万亿的计划开始实施
“权威人士”发声后仅2天,交通运输部官网11日发布消息:发改委、交通运输部联合印发《交通基础设施重大工程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简称《行动计划》)。该计划称,2016—2018年,拟重点推进铁路、公路、水路、机场、城市轨道交通项目303项,涉及项目总投资约4.7万亿元人民币。
其中约一半投资集中在今年,投资额约2.1万亿元。从公布的项目和投资来看,这4.7万亿投资还是和之前投资刺激经济,保GDP的老路相同,集中在铁公基(铁路、公路、基建)上。
有业界人士认为,这个投资计划,可能和习近平提出的“供给侧改革”相呼应。中共当局一直把去产能作为供给侧改革的重点,大陆钢铁、煤炭等行业的产能过剩一直是习近平担忧的问题。现在大规模投资铁路、公路和机场建设可以扩大市场对钢铁、水泥的需求。如果当局一方面扩大市场对钢铁、水泥的需求,一方面停止给僵尸企业输血,控制产能过剩企业的规模,甚至借机关停一些僵尸企业,这样从消费方面削减了产能过剩的压力,同时从生产端也减少了产量,这样就达到了供给侧改革去产能的目的。
不过,高盛的分析师们表示,交通运输部宣布的计划令外界对中国经济政策的走向更加困惑。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和寻求打造现代化经济的年代,基建支出对国家十分有用,但近年这类支出带来了大而无当的工程、工业产能过剩、经济扭曲以及债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