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国2016年04月07日讯】从本周,也就是4月8日开始,就要实施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税收政策并调整行邮税政策。新政策变革的重点,简要地说,是从过去鼓励所有类型的跨境电商,转变为鼓励跨境出口电商和对实体经济促进作用较大的B2B模式跨境电商;同时限制跨境进口B2C模式,也即保税行邮方式的个人消费品跨境进口电商。中国消费者较为熟悉的京东、天猫国际、网易考拉等就是后者的典型代表。换句话说,鼓励你出口赚老外的钱,不鼓励甚至打击一下个人海淘。想低价买进口商品的时代,这就要终结了。
财政部还说,我们政策调整的同时,还考虑到大部分消费者的合理消费需求,政策将单次交易限值由行邮税政策中的1000元(港澳台地区为800元)提高至2000元,同时将设置个人年度交易限值为20000元。不知道是不是财政部脱离居民生活太久了,可能已经不很了解现实情况了。2015年统计,中国游客在日本的人均消费达到1.6万元,当然这还有吃喝玩乐的费用,但我相信得有一大半都是用来消费,往回买东西的。所以财政部2000元的限制,基本意义不大。还不如原来的,5千元以下的随身行李、税额在50元人民币以下的邮递物品是可以免于征税。
自己去买不划算了,特别是一些母婴类的产品,比如奶粉什么的,一些食品带回来也不划算了。那么通过电商买呢?悲催的消息就是,电商也扛不住了,大部分跨境电商商品将面临涨价,还是母婴产品和进口食品首当其冲。有媒体举例,以一款国外知名婴儿配方奶粉为例,税改前在某海外购网站上的标价为488元三罐,按照奶粉的行邮税率10%计算,应交税48.8元,未到50元行邮税起徵点,因此免征。4月8日以后,无论商品价格是否低于500元,都要额外支付打7折的增值税,即商品价格的11.9%。照此计算,这款奶粉将多出58元的税。业内人士透露,目前大部分的跨境电商盈利低,利润率平均只有10%,涨价不可避免。据说现在电商们都在加紧囤货,但无论怎么囤货,似乎涨价已经不可避免。
人家有专家说了,别光看有涨价的,还有降价的海淘产品你怎么不说呢?比如高档服装、香水、高档手表之类的,税率都是下调的。那么笔者就更有点混乱了,这颇有点“劫贫济富”的意思。买高档服装、香水还有高档手表的都是什么人?这些人对价格其实并不敏感。相反,是买海外母婴产品的消费者倒有一种不得已的苦衷,因为国内的牛奶制品实在太不让人省心了,以至于通过食品,更是让大家学会了化学元素周期表。家长再苦再累,再节衣缩食也希望给孩子们更好的东西,所以在这个基础上再加税,那么无非就是从孩子的嘴里夺口吃的。然后,再去补贴一些买几千迪奥,几万阿玛尼,几十万百达翡丽的富人,这是不是有点不大光彩……
其实我们已经看到,中国游客海外的购买力旺盛,这恰恰就应该反思:为什么?我们到底错在了哪里?曾经引以为傲的中国制造,为什么连自己人都摒弃了?为什么物美价廉的made in China,如今还没有进口商品便宜?一个教科书上“地大物博”,动用国企资源却连奶粉都造不好,连疫苗都出问题,这到底是谁的错???谁在逼着消费者用脚投票?我们的食品药品部门不可谓不尽力,但从效果上看,这十几年来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其实是严重的倒退!那么,问题出在哪里?笔者想想,还是缺乏一颗对于市场的敬畏之心,总希望行政领导市场的结果,就是被市场愚弄,替市场背黑锅。反而当好你的守夜人角色,让市场自我分化,自我净化,发挥舆论监督,发挥消费者反馈。站在消费者的立场上去要求企业,而不是站在企业立场上限制舆论,这才是应有的管理态度。
至于中国制造,笔者早说过,放任房价的上涨,最受伤的就是中国制造,土地成本涨,房价涨,租金涨,劳动成本上升,厂房成本上升。所以,最后中国制造的优势荡然无存。没有更多经费去做研发,也没有更多的利润空间可以进行新产品的尝试,另外,资本也不再支持实业,看到了有永远上涨的房价,资本反而都从实业撤出,开始追逐资产泡沫,慢慢陷入的将是死循环——而现在只是一个死循环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