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国2015年07月05日讯】6月28日,中国国家审计署公布的土地审计报告显示,由地方政府负责偿还的债务中,需在今年偿还的金额高达1.86万亿元。面对巨额的地方债务,地方政府的还债能力却在下滑,想办法融资无疑成为重要出路。
其中一个办法就是刺激楼市,同样是在6月下旬,西安、兰州以及青海、河南等地纷纷出台楼市新政,继续刺激当地购房需求,救市冲动表露无疑。其中,西安将公积金首付比例降至二成、购买90平米以上大户型可落户,业内坦承“救市尺度超出预期”。
复旦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尹伯成分析,今年地方救市不仅与土地财政有关,还与地方债的还款压力过大关系密切。地方债中有近一半债务与房地产和土地相关,因为目前地方融资平台基本都以土地为抵押,或以土地收入作为还款承诺,但今年不少地方政府却陷入“卖地难”的困境。
据中原地产统计,今年上半年中国百强城市的土地出让金总额为7,021亿元,同比下降35.5%。业内分析人士指出,在地方债务结构中,用土地出让金还债或承诺还债占比较大,因此如果楼市成交低迷,开发商投资放缓,土地成交遇冷,那么地方政府就面临巨大的偿债压力。
国家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在6月28日的审计报告中披露,今年上半年有1/3的地方政府综合财力出现下降,个别地区债务偿还出现困难。正因如此,楼市的低迷已让地方政府心焦不已,而成交量明显下降的中西部和东北地区,救楼市的动作尤其频繁。
为缓解地方偿债压力,今年3月份财政部下达了1万亿元的地方债置换存量债务额度;5月末下达了第二批1万亿元的置换额度。然而地方债务置换仍然治标不治本。对很多省市来说,如果总是借新还旧,每年的利息也是一笔巨额支出。
地方政府另一个方法就包装PPP(政府私营合作)项目。在一些西部省份,区级政府与金融机构合作成立PPP基金,进行一些土地一级开发的项目。这更像是地方政府的融资工具,而不是PPP基金。因为它的内容主要是土地一级开发,其中大量工作都是土地的征地、拆迁和整理,而这些工作很难设计成PPP项目。
所谓PPP,是指政府和社会资本的合作关系,但在中国,大量国有企业的存在,使得业界一直争议,这些国有企业是否属于社会资本。如果交易对手是地方政府与自己控制的平台公司,风险分配是在“亲爹”和“亲儿子”之间进行,那这种分配就变得有名无实。一旦社会资本出现问题,还是得政府方面兜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