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国2014年09月10日讯】习近平(左五)上台伊始,参观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6位政治局常委和中央书记处全体成员随行。
中央书记处书记这一职务进来引起一些观察家的关注。而十八大以来落马的两位大老虎周永康与徐才厚,均是十六届中央书记处书记,统战部长令计划则是十七届中央书记处书记。
中央书记处是中共领导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现行中共党章规定,它是中央政治局及其常委会的办事机构,直接协助总书记工作。回溯历史,中共中央书记处的组织及职能发生过几次重大变化。
在1945年中共七大之前,领导体制变动频仍,而从1945年之后则渐趋于稳定。此时,政治局不设常委,中央书记处是中共中央最高决策和领导机构,中央书记处书记即相当于后来的政治局常委,当时的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即五大书记也就是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的五大领导。
至1956年中共八大,设立了政治局常委作为中共党的最高领导层级,中央书记处转而成为处理中央日常工作的机构。按照毛泽东的划分,以总书记邓小平为首的中央书记处是一线,毛泽东作为党主席更多地思考重大决策,是二线,形成了“党主席——总书记”的二元体制。当时邓小平曾提出中央书记处专管党务,但毛泽东不同意,提出中央书记处是“东西南北中、党政军民学、统管一切”,权力很重。1959年4月,毛泽东在八届七中全会上曾指出:权力集中在中央政治局常委和书记处,我是主席,为正帅,邓小平是总书记,为副帅。这一时期党中央的工作格局,形象而言就是“大政方针在政治局,具体部署在书记处”。文革兴起之后,中共中央书记处大多数成员被打倒,其职能被中央文革小组取代,在1969年中共九大、1973年十大、1977年十一大的党章中,均不再有关于书记处的内容。
1980年,随着邓小平为核心的新领导架构的稳固,重设了作为中共中央日常工作机构的中央书记处,按照陈云的说法,“这可以使中央常委摆脱日常小事,更集中精力于国家大事。”同时,当时的书记处还有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培养中共接班人。当时的中共政治局委员年龄偏大,一些相对年轻的干部如乔石、胡启立、王兆国等都被安排为中央书记处书记。1982年中共十二大再次将设立中央书记处写入党章,且不再设立党主席,总书记成为党的最高领导人,同时又继续主持书记处工作。1987年十三大又对书记处职能做了新界定,由“处理中央日常工作”改为政治局及其常委会的“办事机构”,其地位和功能下降。
从1992年到2012年的20年间,中央书记处的功能定位未再做法规条文上的调整,但从其组成人员的变化,却可以窥见中共高层政治的某些变迁。1992年中共十四大产生了五人组成的中央书记处。常务书记胡锦涛协助总书记江泽民处理日常工作,同时具备了“储君”之位,这一模式后来也被习近平沿袭。其余四名书记为时任中宣部部长丁关根、中纪委书记尉健行、中办主任温家宝、中央政法委书记任建新。1993年,曾庆红接任中办主任,温家宝则担任了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秘书长,分工负责财经、科技等工作。1994年,十四届四中全会增补两位政治局委员即上海市委书记吴邦国、山东省委书记姜春云为中央书记处书记,分别主管工业、农业,二人随后也当选为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书记处成员增至七人,其中温家宝、吴邦国、姜春云三人都负责经济工作,这与十四大开启了市场经济改革工作有密切关系,经济工作形势困难复杂,牵动全局,必须加强领导。
1997年十五大是在邓小平逝世、江泽民全面掌权的形势下举行的。这次大会产生的书记处堪称是近20年来分量最重的一届。其一,级别最高,七名书记全部是政治局成员,包括常务书记胡锦涛、中纪委书记尉健行两名政治局常委,中宣部部长丁关根、中央军委常务副主席张万年、国务委员兼中央政法委书记罗干、副总理兼中央财经小组秘书长温家宝等四名政治局委员,政治局候补委员曾庆红先任中办主任,后任中组部部长。其二,职责最齐全,书记处书记囊括党政军三大领域,涵盖了纪检、宣传、组织、政法、军事、经济各个领域。这集中显示了当时中共总书记集党政军大权于一身。
2002年中共十六大,七名书记处书记的分工与十五大大致类似,除了常务书记曾庆红之外,包括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国务委员兼公安部长周永康、中组部部长贺国强、中办主任王刚、军委委员兼总政治部主任徐才厚、中纪委副书记何勇。最大的变化有三。一是职能缩减,不再有国务院财经方面的负责人参加,没有了分管经济工作的书记处书记。二是级别降低,书记处书记不全是政治局成员,徐才厚、何勇都没有进入政治局。三是权威下降,随着政治局常委七变九,书记处书记有了多个“婆婆”,如刘云山、周永康不仅向总书记胡锦涛、常务书记曾庆红负责,同时还要接受政治局常委李长春、罗干的领导。这种分权结构导致了书记处职能的弱化,更反映出了总书记权力被削弱。
而到了2007年十七大,书记处权力跌到了近些年的谷底。继财经系统之后,军队系统、政法系统也退出了书记处。书记处也从七人减到了六人。除了常务书记习近平之外,中宣部部长刘云山、中组部部长李源潮、中纪委副书记何勇、中办主任令计划、中央政研室主任王沪宁等五人全部是纯党务部门负责人。中央书记处完全萎缩为一个党务机构,与十年前统管党政军的局面相去甚远。中央政法委书记周永康、军委副主席徐才厚等人大权独揽,无所掣肘,横行无忌。总书记的权威也跌入谷底。
2012年十八大,书记处成员恢复为七人,中央政研室主任王沪宁,不再担任书记处书记。就书记处的职权变迁而言,这至多算是一种“回光返照”。
不过与胡锦涛时代相比,在习近平时代,书记处的式微,并不代表总书记权力的式微。军事、政法、财经等权力虽然仍然未返回书记处的工作范畴,但习近平通过对领导体制进行的若干改革,将这些权力牢牢抓在自己手中。组建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将涉及军事、外交、政法等强力部门的职能统管起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则掌握了相当重的决策权与监督权,将经济改革、司法改革、社会改革、教育改革、文化改革等等悉数收入囊中,而国务院的决策功能弱化,更偏重于执行。习近平担任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组长,也一改幕后角色,多次高调亮相。掌握实权的更多是直接环绕于习近平那些小组和办公室,政协办事机构实际上承担了原本中共党章赋予中央书记处的职责,成为了事实上的“中央书记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