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国2014年09月04日讯】2014年8月,就在邓小平冥诞110周年之际,四十八集电视连续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在中央电视台黄金时段播出,以烘托习近平当局高调纪念邓小平的“动人气氛”。
艺术真实,还是历史真实?
《人民日报》发文声称:邓小平电视剧走红,是因为真实,并说:真实才能征服观众。另有专家评论:电视剧用细节来表现真实。但笔者观之,该剧的细节与真实,都很成问题。
邓小平为儿子擦背,气氛应该是凝重的,心情应该是歉疚的,然而,片中的邓小平,却显得很轻松,邓的妻子卓琳,也显得轻松,甚至显得很高兴,这与当时邓二次被打倒、受到监控的艰困处境,极不相称。这一情节,连艺术的真实都成问题。
剧中,华国锋发动政变的10月6日,北京滂沱大雨、电闪雷鸣,已属虚构、夸张,这倒无妨,剧中展示,抓捕“四人帮”当晚,耿飑带领一队军人接管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台长说:“如果你不相信,可以打电话,向分管宣传工作的姚文元请示。”耿飑既然搬出了姚文元来蒙蔽台长,不可能不称“姚文元同志”。
剧中,华国锋在政治局会议上宣布粉碎“四人帮”,说“是毛主席生前的部署”,已经在观众中制造不少笑场。李先念带头鼓掌,其他政治局委员、候补委员随即掌声一片,有违历史真实。事实上,其中的陈锡联、吴德、陈永贵、吴桂贤等人,当时就有所保留,断不可能表现得那么爽快。尤其吴桂贤,除江青之外,她是政治局里唯一的女性,被江与毛从一个纺织女工的岗位上提拔上来,与江青关系很铁,不可能马上接受江青被打倒的剧变。从农民到副总理的陈永贵,也是坚决“听江青的话”。
剧中,得知“四人帮”遭抓捕,邓小平说:“我还可以干二十年。”实际上,他当时说的是:“我可以安度晚年了。”这是在邓家亲属的要求下,编剧改了台词,放弃了历史真实。邓家何以出此要求?无非要拔高邓小平,编造他雄心不老的乐观形象。
剧中出现的西单民主墙,有人张贴“邓小平你在哪里?”的大字报,民众齐声高呼“邓小平!邓小平!”并高唱《国际歌》,不仅虚构情节,错置时序,而且扭曲西单民主墙的主题,属于强奸民意。
剧中多次表现叶剑英推动邓小平复出,实际情形是,叶剑英最初也阻扰邓小平复出,他曾说:“小平这个人哪,不甘寂寞,擅权,他一出来就会喧宾夺主,就显不出华主席来了。”后来的发展,果然应验了叶的判断,证明叶有先见之明。
剧中首次披露广东的逃港潮,却故意错植时间,将发生在1979年(邓已实际主政)的逃港大潮,拉回两年,移花接木,让其“发生”在1977年(华主政),藉此,编导想表达这么一层意思:华国锋执政,无法控制局面,中国很危险;只有让邓小平复出,中国才能转危为安。
如果说,这部电视剧,纯粹由编剧、导演、制片人操作,拍摄一部基于历史人物的文艺作品,用艺术真实代替历史真实,倒也罢了,但这部片子,自始至终是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的指导之下,由该研究室的专家担任总编剧,并受到中共领导层的掌控,其有意偏离、甚至篡改历史,就很难让人心服。
实际上,该片仍然没有跳出“文艺为政治服务”的党框架、党文化。该片拍摄时间仅三个多月,送审时间却长达七个月,送审光盘多达一万多张。其中的政治因素与长官意志,动见观瞻。说真实,至多只有艺术真实;论历史,不过是荒诞不经的“真实”。
并未脱敏的敏感人物和敏感事件
有评论说,该电视剧触及了“敏感人物”和“敏感事件”,是一种突破。所谓“敏感人物”,指华国锋、胡耀邦、赵紫阳,而赵在连续剧后部份的出现,据相关预报,将会只有影而没有名。所谓“敏感事件”,指华国锋发动宫廷政变、抓捕“四人帮”,以及相关的高层政治斗争。其实,除了一闪而过的赵紫阳,其他人物并不敏感;相关事件,人尽皆知,也并无敏感可言。
中央领导给予剧组的三条指示中,第一条,就将时段锁定在1976至1984年,只表现那个时代的邓小平。由此,就回避了在那之前的文化大革命,这是当局极力要掩饰的一段历史;也回避了在那之后的新时期,尤其1989年的六四大屠杀,那是邓小平一生最大的污迹。时段的限定,就已经自动回避了敏感时期、敏感事件和敏感人物。
这一回避,表明,当局意图继续蒙蔽民众,尤其年轻一代。编导声称:“年轻人要了解共和国的历史,不仅看到真实的故事,更要体会中国走到今天的沉重脚步,看到那些坑坑洼洼的脚印有多么艰难和结实。”用虚构的邓小平和编造的历史情节,来忽悠八零后、九零后,正是当局制作该片的用心之一。
并非平视,仍是仰视
有评论称,该电视剧,第一次以平视、而不是仰视的角度,来表现伟人,是“最大的突破”,是一种“进步”。事实上,该电视剧的整体气氛,却是刻意打造邓小平的救世主形象、表现中国民众的奴性人格。
片中一再出现民间呼唤“邓大人”的剧情,似乎,中国的事情,非邓莫能为之。从恢复高考到知青回城,一切功劳都算到邓一人头上,仿佛,没有邓小平,这一切都不可能发生,把个人在历史中的偶然性,说成历史的必然性。全然无视时代变迁、民心思变,尤其,云南十万知青奋起抗争(1978年),所营造的大环境,及其对中南海构成的心理震撼。
奴性人格,就存在于编剧、导演、主演身上。据称,导演吴子牛、主演马少骅都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二年,即1978年,考上大学的,是“邓小平恢复高考”的受益者。
这两人声称,他们带着感恩的心情拍摄邓剧。马少骅说:“要是没有小平,我根本不可能上大学。”吴子牛说:“1984年邓小平阅兵那天,我正好在突尼斯参加电影节,无意间打开电视机,恰好看到阅兵仪式上大学生们打开‘小平您好’的横幅,那一刻,我眼泪一下子就流出来了。”
且不说,取消高等教育,全世界仅中国一国而已,是毛泽东倒行逆施的极至。恢复高考,是现实的必然,谈不上任何人的“功绩”。再说,1966年“推迟高考”,原本就是主政的刘少奇和邓小平二人的决定,发端于刘少奇之子、时为初二学生刘源“反对教育考试制度”的一封信。推迟,变为取消,从1966至1970年,中国大学五年没有招收新生。1970年,北大、清华等校开始恢复招生,选拔、推荐“工农兵学员”。1973年,当局恢复高校招生的文化考试,同年闹出“张铁生交白卷”的大新闻。1977年,正式恢复高考,是基于专家、学者、民间的疾呼,获得中央领导集体的一致同意、由华国锋拍板定案。
顺便提一句:吴子牛虽当过下乡知青,但他在1971年就回城,并非“邓小平让知青回城”政策的受益者。吴子牛谈剧作时,竟然说:“华国锋是一个比较风趣、幽默的人。”仅此一语,足以证明他对历史人物的无知。
编导刻意塑造邓小平的救世主形象,绝非平视,仍然是仰视。只是,用更细腻的艺术手法,拼凑细节,加快节奏,在表演和摄影技巧上下功夫,假剧作之名,在更高层次上忽悠民众,忽悠八零后和九零后。
这部长达四十八集的电视剧,在1984年国庆邓小平大阅兵、民众大游行的高潮中收场,用北大学生高举“小平您好”四个字的横幅,表现邓小平获取的“民意”支持,象征邓小平政治生涯的巅峰。然而,五年之后,北大学生高举“垂帘听政”、“小平回家”、“打倒邓小平”等横幅,又是怎样一番民意?怎样一种高潮?毫不停顿的时代步伐,民心思变的速度,永远超前于那些自以为“进步”、却保守自持、反应迟钝的政治老人,这,才是八零后、九零后所需要了解和思索的历史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