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贤相录:唐初名相“房谋杜断”(图)

发表:2014-09-04 09:02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相者,原为辅助之义,后引申为辅助国君,管理国家政事者称为相。在春秋时候,“相”一词已出现,但非为官职,只是代表居于辅助国家的地位。据《史记•秦本纪》载,至战国时,秦“初置丞相,樗里疾、甘茂为左右丞相”,“相”始为正职。

《荀子•王霸》曰:“相者论列百官之长,要百事之听,以饰朝廷臣下百吏之分,度其功劳,论其庆赏,岁终奉其成功,以效于君,当则可,不当则废。”

丞相是中国古代辅佐君主、总揽全国政务的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为百官之首,统领外朝官员。天下百官奏事,须经丞相,而重要政策亦须由丞相领衔奏请;对于郡国百官则有考课论赏及任免之权,并需收阅各地“上计”。换言之,丞相是朝廷上行政权力最大,助天子理政之最高负责人。《汉书•百官公卿表》尝简言其职掌为“丞相掌丞天子,助理万机”。

然则,何谓贤相?自古以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或曰,在相位之治世名臣者;或据《荀子•富国》云:“若天兼而覆之,兼而爱之,兼而制之,岁虽凶败水旱,使百姓无冻餧之患,则是圣君贤相之事也。”或举明代焦竑《玉堂丛语•文学》语:“承上问而不蔽下臣之美,贤相之盛节也。”另又有《曾国藩家训》曰:“古之圣君贤相,若汤之昧旦丕显,文王日昃不遑,周公夜以继日坐以待旦,盖无时不以勤劳自励。”中国数千年来,朝代更迭,贤相辈出,且看下文一一道来。

房玄龄 - 明达宽厚 敏行慎吉 

房玄龄(公元579~648年),名乔,山东齐州临淄(今山东济南)人,唐代初年名相,也是唐朝开国功臣。房玄龄自幼聪敏,博览经史,工草隶、善属文。他少年时代曾随父亲去京师,当时隋文帝当国,天下宁晏,一片繁荣景象,但弱冠之年的房玄龄已经对世事有精到的分析,他看出天下将乱的征兆,私下对父亲讲:“隋帝本无功德,只知诳惑百姓。而且他不为国家长久之计,诸子嫡庶不分,竟相淫侈,最终会互相诛夷倾轧。现在国家康平,但灭亡之日翘足可待。”

十八岁时,房玄龄于本州举进士,获封羽骑尉,并于秘书省担任校雠。素以知人见称的吏部侍郎高孝基曾经见到房玄龄的举止言谈,对当时的尚书左丞裴矩说:“仆观人多矣,未有如此郎者,当为国器,但恨不见其耸壑昂霄云。”

由于父亲常年卧榻重病,房玄龄一直伺奉左右,尽心料理药品与膳食,百余天“未尝解衣交睫”,为人极其孝顺。秦王李世民领兵过渭北,房玄龄谒于军门投靠。两人一见,便如平生旧识,马上任其为记室参军。房玄龄为报李世民知遇之恩,竭尽心力筹谋军政事务。每攻灭一方割据势力,军中诸人都全力搜求珍宝异物,唯有玄龄“独先收人物,致之幕府,及有谋臣猛将,与之潜相申结,各致死力”。在击破王世充后,玄龄认为张亮“倜傥有智谋”,遂推荐给李世民,任秦王府车骑将军,“委以心膂”。其他诸如才思敏捷的薛收,有“王陵、周勃节,可倚大事”的李大亮,“聪明识达,王佐之才”的杜如晦等都是经房玄龄举荐以后才受到李世民重用的,后都位至卿相。因此,一些猛将谋士纷纷辐辏于秦王府,致使秦王府人才济济。府中的谋臣猛将,心中都十分感念房玄龄推荐之恩。李世民曾颇为感慨地说:“汉光武得邓禹,门人益亲。今我有玄龄,犹(邓)禹也。”

房玄龄在李世民秦王府中十多年,一直掌管军谋大事,而且于军书表奏,驻马立成,文约理全,不用草稿。高祖李渊也对房玄龄深加叹赏,对侍臣讲:“此人深识机宜,足堪委任。每为我儿(世民)陈事,必会人心,千里之外,犹对面语耳。”后来太子李建成斥逐秦王府官属,房玄龄与杜如晦一并被驱斥于外任。“玄武门之变”前夕,李世民密召二人化装成道士入阁秘计,最终赞画计成。贞观元年,官拜中书令。论功行赏,太宗以房玄龄、长孙无忌、杜如晦、尉迟敬德、候君集五人功为一等,并进爵房玄龄为邢国公。

李世民的堂叔李神通不服,以为房玄龄等人为刀笔之人,不应功居第一,说:“义兵初起,臣率兵先至。现在房玄龄、杜如晦等刀笔之吏,反而功居一等,臣心不服。”唐太宗当廷驳斥道: “义旗初兴,人各有心。叔父您虽率兵前来,也是因为惧祸怕被诛连杀掉,而且从未亲自上阵打过仗。与窦建德交手,您全军陷没;后来刘黑闼起兵,您又望风败逃。如今论功行赏,玄龄等人运筹帷幄,安定社稷,功比萧何,虽无汗马之劳,但能以大计居功一等。 叔父您国家至亲,朕并不吝惜封赏,但不能因私情滥于功臣同受奖励!”一席话,讲得这位常败皇叔惭愧退下。 

贞观三年(公元629年),房玄龄进为尚书左仆射,监修国史,改封魏国公。他位居辅弼以后,更是精诚奉国,孜孜求治,史称他“既任总百司,虔恭夙夜,尽心竭节,不欲一物失所。闻人有善,若己有之。明达吏事,饰以文学,审定法令,意在宽平。不 以求备取人,不以己长格物,随能收叙,无隔卑贱。论者称为良相焉”。

房玄龄追随唐太宗平定天下,出入生死,备尝创国立业之艰辛。他时刻不忘创业之难,警钟长鸣,力戒骄奢淫逸,以维持国家的长治久安。房玄龄重视吏治,认为吏治问题是求治的根本,而官吏的公平正直又是治国之要道。在选举官吏的问题上,唐太宗主张“量才授职,务省官员”,“当须更并省官员,使各当所任,则无为而治矣”。房玄龄忠实地贯彻了他这一思想,大力简政,并省官吏,“由是所置文武总六百四十员”。房玄龄精减官吏的做法,对经隋末大乱、人口锐减的唐初来说,既裁去了冗官滥职,避免了十羊九牧,提高了朝廷各部门的办事效率,同时也节省了国家的财政开支,减轻了人民的负担。

房玄龄精通典制政令。贞观初年,时值天下初定,朝章国典还很不完备,他与尚书右仆射杜如晦共掌朝政,“至于台阁规模及典章文物,皆二人所定,甚获当代之誉”。

在修定律令方面,房玄龄秉持“审定法令,意在宽平”的思想,简化律令,又除去了隋朝的苛酷刑法。《新唐书•刑法志》说:“自房玄龄等更定律、令、格、式,讫太宗世,用之无所变更。”其实,不仅贞观朝如此,以后有唐一代都没有发生过多大变动。唐高宗时,长孙无忌主持撰定的《唐律疏议》只是在于“律疏”,并未作什么改动。唐律对后世影响很大,而房玄龄确有首创之功。

房玄龄在修史方面也很有成绩。贞观三年,唐太宗诏命再次撰修北周、隋、南朝的齐、梁、陈五代史书,房玄龄以左仆射的身份为总监。在贞观年间,先后撰成了《晋书》、《魏书》、《周书》、《北齐书》、《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计八部史书。其中《晋书》130卷,乃房玄龄亲自主持撰定。另外又撰高祖、太宗实录各20卷。

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房玄龄与司徒长孙无忌等图形于凌烟阁,为他写的赞语说:“才兼藻翰,思入机神。当官励节,奉上忘身。”对房玄龄的才行作了很高的评价。

房玄龄任宰相十五年,女为韩王妃,儿子房遗爱尚高阳公主,显贵至极。但房玄龄常常深自卑损,不敢炫人傲物。贞观十八年,唐太宗亲征辽东高丽,命房玄龄留守京城。贞观二十三年,房玄龄旧疾复发,唐太宗命太医疗治,每日以御膳供房玄龄食用。听说他病有好转,太宗就喜形于色;听见病情加重,太宗马上愁容顿现。当时唐太宗在玉华宫,为便于探病,遂凿通苑墙,特开一门,频频派中使候问,并用自己的担舆把房玄龄抬入御座前,两人相见,感怀流泪,哽咽不能言。

房玄龄虽然病情日重,但仍然抗表进谏,请求太宗以天下苍生为重,罢军止伐高丽。他对诸子说:“当今天下清平,只是皇上东讨高丽不止,正为国患。主上含怒意决,臣下莫敢犯颜。我知而不言,就会含恨而死啊。”太宗见表,感动地对房玄龄儿媳高阳公主说:“彼病笃如此,尚能忧我国家。” 

房玄龄临终之际,唐太宗亲至其病床前握手诀别,立授其子房遗爱为右卫中郎将,房遗则为中散大夫,使其在生时能看见二子显贵。房玄龄卒年七十,诚为喜丧,太宗为之废朝三日,赠太尉,谥曰文昭,陪葬昭陵。 

房玄龄一生辅佐唐太宗安定天下,凡三十二年,他孜孜奉国,举贤任能,亲自主持制定了朝章国典,初创唐朝规模,权重而不专,位望崇隆而谦虚谨慎,后世以他和杜如晦为良相的典范,正如《旧唐书》赞曰:“文含经纬,谋深夹辅。笙磬同音,唯房与杜。”因玄龄善于谋划,如晦善于决断,史称“房谋杜断”。 

杜如晦 - 机敏干练 善断名相

杜如晦(公元585~630年),字克明,京兆杜陵(今陕西长安县)人。他是唐太宗李世民夺取政权、开创贞观之治的主要谋臣之一,深受李世民的信任和重用,被认为是贞观初年的名相之一。 

杜如晦出身于世宦之家,自少聪悟,好谈文史,机敏果断。隋炀帝大业年间,吏部侍郎高孝基器重他机敏善应变,“有应变之才,当为栋梁之用”,遂将他补为滏阳县(今河北磁县)尉。但杜如晦见隋朝政治腐败,又认为县尉之职卑微,因而弃官归家。

隋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底,李渊父子率军队攻克长安,次年建立唐朝。秦王李世民闻知杜如晦足智多谋,便召进府中任兵曹参军。唐政权初建,需要向各地选派官员。时秦王府聚集了许多有才能的幕僚,当时的太子李建成恐怕秦王府内英才云集,日后于己不利,就以朝廷名义把许多李世民的手下文武从秦王府中调去外地任职。房玄龄对李世民说:“府僚去者虽多,盖不足惜。杜如晦聪明识达,王佐才也。若大王守籓端拱,无所用之;必欲经营四方,非此人莫可。”李世民听到此说,立即上奏唐高祖,要求将杜如晦留任秦王府。从此后,杜如晦跟随李世民左右,参赞机戎,成为李世民智囊集团中的核心人物。

在平定薛仁果、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的战争过程中,杜如晦作为李世民的随军参赞,对军旅戎事剖断如流,为之参谋帷幄,决胜于疆场。他遇事善断,处理公务迅速无误,是同僚中最为干练的人才,深为时人敬服。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十月,李世民为了招贤纳士,研究文籍,设立了文学馆,置十八学士,并绘有十八学士画像。杜如晦与房玄龄并列名列榜首,他的画像下的赞词是:“建平文雅,休有烈光。怀忠履义,身立名扬。”

太子李建成对杜如晦非常忌惮,他对齐王李元吉说:“秦王府中可惮之人,惟杜如晦与房玄龄耳。”随即向李渊讲房、杜两个人的过失,把他们调离李世民的秦王府。当李世民下定决心要与李建成、李元吉进行最后决战时,便密派尉迟敬德去召房玄龄、杜如晦入府计议。杜如晦化装成道士模样,随长孙无忌潜人秦王府。在经过一番周密安排之后,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六月四日凌晨,李世民率杜如晦、尉迟敬德等一班亲军,发动了有名的“玄武门事变”,李世民成为皇太子,拜杜如晦为太子左庶子。

是年八月,李世民登基,杜如晦被擢升为兵部尚书,封蔡国公,食邑1300户。贞观二年(公元628年),又以本官检校侍中,改任吏部尚书,总监东官兵马事。贞观三年二月,杜如晦升任尚书右仆射,与房玄龄同为左右丞相,兼管官吏选拔,共同辅佐唐太宗处理朝政。

唐太宗登基之初,励精图治,开展了一系列改革。房玄龄、杜如晦二人作为他的左右手,凡军政大事,杜如晦皆参与议定,在协助唐太宗建立朝章制度、选用官吏、确立法制等各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并深以隋王朝灭亡的教训为诫,重视以民为本,强调“民,水也;君,舟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爱惜民力,轻徭薄赋,让老百姓休养生息。因此生产力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家政治形势趋于稳定,政治清明,经济逐步繁荣,人民富裕安康,开创了历史上有名的“贞观之治”。

杜如晦作为李世民的主要谋臣,和房玄龄合作成事,彼此配合默契,互敬互让,无半点狭隘的嫉妒之心。每次在太宗面前议事,房玄龄见杜如晦不在,定说:“如晦来了才能做决定。”等杜如晦来了,一一审读房玄龄的方案,选择其中最可行的,再由太宗责成决策。时论认为:房玄龄善谋,杜如晦善断。他们取长补短,合作无间,成为李世民最得力的谋臣,均为当时的名相。

贞观四年(公元630年)初,杜如晦病重,太宗曾亲去其家探望。是年十二月,杜如晦因病而卒,时年仅46岁。太宗哭之甚恸,为他废朝三日,以示哀悼。又命虞世南为其撰碑文。诏赠开府仪同三司,加司空,改封莱国公。在杜如晦的每年忌日,太宗都派人到他家里慰问其夫人儿子,还一直保持其公府的官吏僚佐职位。“终始恩遇,未之有焉。”

后有史臣曰:“房、杜二公,皆以命世之才,遭逢明主,谋猷允协,以致升平。议者以比汉之萧、曹,信矣!”“若以往哲方之,房则管仲、子产,杜则鲍叔、罕虎矣。”

(作者:楚天)



来源:看中国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