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约每42分钟就1人罹患大肠癌,而容易被忽略导致大肠癌警讯的是大肠息肉,大部分的大肠息肉初始都是良性的,但随着时间的日积月累,不良的饮食习惯(低纤、高脂、高热量、少蔬果)、便秘、致癌物的长期诱导,息肉就可能演变成癌症。
避免罹患大肠癌,应该注意改掉不良的饮食习惯,避免高油脂食物。
大肠癌蛛丝马迹 观察排便情形
大肠癌盛行率不断攀升,到底应该如何自我观察大肠生病了?台湾基层中医师协会理事长、中医师陈潮宗表示,罹患大肠癌人数逐年增加,罹患此疾病之前,其实有蛛丝马迹可察觉,例如观察排便情形与排便习惯改变,突然便秘、腹泻或便秘腹泻交替、大便次数增加的情况,或者是大便质地改变如便血、稀烂不成形,并带有黏液或脓血,有时候伴有腹痛的情况发生,可能代表大肠已经生病一段时间,里面或许长东西,影响排便。
大肠镜检查 揪出大肠癌利器
若有长期便秘的情况,经流行病学统计,也容易有大肠息肉的发生。但临床检查大部分的大肠息肉患者可能没有上述的表现,也没有上述特定症状,所以需要透过大肠镜检查才能确诊是否罹患此病,大肠息肉不一定都会变成大肠癌,但是大肠息肉的发生,可能代表饮食习惯或生活习惯有问题,造成大肠太多负担而发生病变。
中医治大肠息肉 重清利湿热化瘀解毒
中医师陈潮宗表示,大肠息肉在中医根据个人主要临床表现的不同,可以分别诊断为肠覃、癓积、脏毒、便血、下痢、肠癖、锁肛痔等。病因有饮食不节制、情绪压力、先天不足,感受外邪,以致久痢久泻、年老体弱致生此病。主要病机是脾虚湿毒瘀阻,以湿邪热毒瘀滞为标,正气不足为本,二者互为因果,是一种全身属虚,局部属实的疾病;即全身免疫力低下,引起的局部病变。病位在大肠,发病与肝、脾、肾关系密切。
远离大肠癌要重视均衡饮食,每天蔬果应至少7份。
治疗大肠息肉原则为清利湿热、化瘀解毒,常用药有白花蛇舌草、半枝莲、黄药子、黄柏、三棱、莪朮、赤白芍、桃仁等,再根据患者个人情况健脾、补肝肾等调整用药。
肠保健康 多吃高纤维食物
为了保持大肠的健康,要保持其通畅,就要多吃高纤维类食物,如芹菜、地瓜叶、五谷杂粮、豆类、木耳、菇类、黑芝麻、松子等,饮食以清淡为主;少吃容易停留于肠道、纤维含量低、不易消化的食物,如肉类、蛋类、乳制品、海鲜、各种油、腌制品、腊肉、腌菜;避免吃过于刺激的食物,如辣椒、冰品、烟酒,尽量避免外食。还要多喝温水帮助肠道蠕动、排出不该留在身体里的毒素,细嚼慢咽减少肠道负担。
预防肠癌3撇步:
1.定期大肠镜检查
大肠癌多发生在50岁以后,所以50岁以上民众应每1-2年接受粪便潜血检查,但是有个人或家族瘜肉症或大肠癌病史的民众,建议直接接受全大肠镜检查,检查年龄也要提早。
2.多蔬果、少红肉、少油脂
每天蔬果应至少7份,尤其男性每天应吃9份蔬果,每份约一个拳头大小,才能摄取到均衡营养。
3.养成规律运动的习惯
运动可以促进大肠蠕动,助排便,降低与致癌物接触的机率,也能减低致癌废物重复进入体循环的机率。多运动也可以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把代谢废物有效的排出,减缓癌症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