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总理李克强承认,中国经济在2014年将面临“严峻挑战”(看中国配图)
【看中国2014年04月15日讯】(看中国记者杨帆综合报导)日前,全球市场对中国出口品的需求持续低迷,而“屋漏偏逢连夜雨”,中国大陆还面临房地产市场放缓、围绕债务和支出的担忧以及收益不断下降等其它诸多问题,这些都迫使中共总理李克强3月份不得不承认,中国经济在2014年将面临“严峻挑战”。此外,民间也纷纷刊文称,中国经济要出大事了。
据《自由亚洲电台》报导,鉴于近期大陆的多项经济数据表现疲软,国际市场唱空中国之声再度响起。报导称,不可否认,如何解决好中国经济这一难题,关系到中共改革的成败。对于李克强来说,这将是一条“不寻常之路”。
中国国家统计局3月份发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8.6%。从环比看,2月份比上月增长0.61%。英国路透社认为,这标志著自2009年4月份以来,中国工厂产出的增长速度表现最差。
此外,零售业增长率也是三年来的最低,一、二月份同比只增长11.8%。而作为经济活动的一个重要驱动力的“固定资产投资”,在今年头两个月则表现更差,是11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冯兴元表示,中国的经济结构性失衡在2008年以后加剧,因为为了维持高增长,抵御全球金融危机波及可能带来的不良后果,中共政府政府搞了个四万亿规模的刺激经济一揽子方案。
在今年两会的新闻发布会上,李克强曾暗示,他将容忍低于目标的GDP增长速度:“GDP增长目标大约是7.5%。‘大约’意味着有一些弹性,我们有一些容忍度。”而“增长的底限必须确保创造就业。”
在近期的博鳌论坛上,李克强似乎迫切希望把针对性政策(比如此前宣布的种种措施)与强有力的刺激措施(比如2009年初为抵御全球金融危机而推出的刺激计划)区别开来。在当年全球其他地区经济发展举步维艰之际,中国2009年推出的4万亿人民币(按当前汇率计算约合6,440亿美元)的刺激计划暂时维持了中国经济的增长。但宽松货币环境支撑的是原本就虚弱的国有企业,并引导资本流向了效率更低下的领域,从而埋下了隐患。
中国经济要出大事
一位署名“冷眼”的人士发表评论说,目前外贸企业受制于国际经济环境和东南亚企业的竞争,出口急剧下滑,大批实体企业严重产能过剩,实业厂家纷纷倒闭,P民收入降低,市场物资减少,导致进口增加。生产资料价格下跌,消费资料价格在涨,但内需仍然提振无力,加之一些房地产的资金和需求链条面临崩裂,大批生产企业由于没有生产订单而面临倒闭;而相应的房地产业崩溃和大批企业的倒闭会导致亿万人失业,还有可能引爆地方债务危机。
他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只能选择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货币不断偷偷放水,其结果就是现在多数人感觉到的,一方面经济已经陷入严重萧条,但另一方面物价却仍然在迅速上涨。”
老农123披露:“我们的食品为什么要掺假?我们的食品为什么有化学毒品?,因为疯狂印钞导致成本增加——这些成本无法转嫁给消费者。比如,真正自然生长的猪要一年周期,这样的猪肉按现在的通胀程度,最低要卖到80元一斤才能有利,80元一斤谁还买的起?所以为了维持生产,只能靠化学添加剂催肥催长来降低成本,只有这样才能与消费市场对接。”
作者yanyuhef称,一位中国铁路总公司人士近日对媒体透露,今年一季度中国铁路全路货运主要指标均同比下降,各口径铁路货运发送量达近四年来谷底。继用电量增长加速回落后,又一“李克强指数”的构成指标显示中国经济增长放缓。
综上所述,“冷眼”认为,中国经济已经恐慌到了必须由他们出来拼命喊口号的地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