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国2013年09月07日讯】新学期开学第三天,在学校的安排下,合肥寿春中学的3000多名初中生,统一在早读课上读起了美国总统奥巴马的一篇开学演讲稿。这引起了一些家长的议论,“早读课不读课本,不背诗文,怎么读起了美国总统的演讲稿呢?”
这份演讲稿是奥巴马于2009年9月8日在美国阿林顿中学开学典礼上发表的题为《我们为什么要上学》的讲话,在网络上非常流行。
提议让学生读奥巴马这篇演讲稿的是合肥寿春中学副校长孙叶青,校长吕道奎同意后发给学生。大概一年前,孙叶青从网上看到了这段网络视频,拥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他,立即被奥巴马的演讲吸引了。他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让孩子们理解上学的意义,激发学习的热情,老师们一直在尝试各种办法。
我由衷地要对这两位校长表示敬意,在上级部门颁发教师“七不准”和“十六条”之后,他们居然敢打擦边球,让全体学生集体朗读一位西方国家领导人的讲话?这在思想上已经有点“政治不正确”了。
但是,通读整个演讲稿内容,我发现其中没带任何意识形态,没谈民主和人权,甚至没直接谈美国梦。奥巴马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一些美国人的事迹,告诉孩子们,为什么要上学,是因为“教育给你们提供了发现自己才能的机会”。奥巴马说,或许你能成为一个发明家、创造家,但假如不在自然科学课上做几次实验,你不会知道自己有这样的天赋。
一位家长说,学校让孩子们接触更多的阅读材料,这是好事,但是这份演讲稿,渲染了很多美国精神,美国文化的味道很浓,“这会不会影响孩子的文化取向?”另一位家长看了孩子带回家的演讲稿,也“感觉不错”,但他说,是不是一定要用西方的东西来教导孩子们呢,“其实中国文化里也有很多这样的经典,难道我们没有信心用自己的东西教育孩子?”
由于关注孩子教育的原因,我接触过不少这样的家长,觉得美国的少儿教育方式就是好,符合孩子的心智成长的特点,赞不绝口。但他们往往转念一想,学了又怎么样呢?不还是要适应中国的应试教育?掌握了这一套,将来能在国内生存吗?
这是一个把孩子关在应试教育的笼子里,打开一点窗户让孩子透透气都心有余悸的群体。他们注重孩子适应现实的社会性,多于关注孩子内心呼唤的个体性。他们大概认为,孩子只要会考试,长大后懂得如何跟领导相处就会有出息。他们拒绝“西方文化”,但绝不会拒绝用电脑、拒绝用电灯、拒绝用抽水马桶,这些西方人发明的东西。
其实,他们有所不知,我们每个人都深刻地接受了一门外国文化——马克思主义。孙叶青校长说得好,在求学这个层面,全世界都有共性。
或许,这不能全怪各位家长,根子在于我们的教育制度。拿满分,进名校,发论文,夺金牌,加上政治正确,这是我们教育的追求。我们孩子的天赋、创造力被这些追求完全抹平了,唯一剩下的是被动接受和模仿。
初中生朗读奥巴马演讲稿,也提醒了我们主管教育的官员,如何用平实的语言给学生励志,让他们听得进去。我也希望,孩子们朗读的是咱中国官员的讲话,但不希望,这是官员背后跟校长做思想工作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