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国2013年07月19日讯】中国党报《人民日报》最近援引德国经济研究所报告发表的“德式‘拼爹’”一文遭到网络舆论的激烈批评。该报告的发表机构表示,其中内容和中国的“拼爹”现象无法相提并论。
在“我爸是李刚”的影响仍未退去,大陆知名歌唱家李双江之子打人、轮奸的行为受到民间的激烈抨击,民众对“红二代”、“官二代”暴富之后为所欲为的现象极为不满时。中国官方党媒《人民日报》最近发表了一篇标题为“德式‘拼爹’”的文章。其中援引德国经济研究所今年1月底发布的一份报告表态称,德国的“拼爹”现象也非常严重。
《人民日报》引述:“德国经济研究所的报告显示,德国民众收入差距不平等的原因中,有40%可以归结于家庭背景的差异。也就是说,父母教育程度、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较高者,他们的孩子进入社会较高阶层相对更顺利,反之则阻碍重重。”作者由此发表结论称:“德国的‘拼爹’现象远比一般人预想的严重。”
文章发表后,立即引来中国网络舆论的围攻。诸多民众在《人民网》法人微博上这篇文章的链接下,表达了对署名作者管克江的不满。有人发表评论称:
“日爆,你如此举例是说阶层固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正确吗?如你的眼光放在此处,还配是人民的报吗?还有更好的社会结构,你**的不传播。”
“‘拼爹’是一定社会背景下产生的专用名词,不要混淆视听。”
“至于单拿出来说么?感觉哪国都不如中国严重吧,难道不是吗?拼自己的爹不行还找干爹拼。”
“‘拼爹’都接轨了?福利啥时能接轨?法制公平啥时能接轨?”
“好的不学坏的学,好的不比坏的比!你是社会主义,人家是资本主义,你的优越性去哪儿了?”
“人家也拼爹,但没那么多李衙内;人家有钱,但没有那么多刘部长;人家也有贫富差距,但人家教育低保医疗不坑爹;人家也有社会不公,但人家没那么多坏种孙子抗着人民的大旗,净干着帮***找借口的事!”
“从洗碗工到百万富翁”的传说
德国个人收入虽然和家庭背景有关,但和“拼爹”还离的很远
位于柏林的德国经济研究所(Deutsches Institut für Wirtschaftsforschung e.V.)在这篇题为:“德国机会不均等:家庭背景决定经济上的成功”(Wenig Chancengleichheit in Deutschland: Familienhintergrund präft eigenen ökonomischen Erfolg)的报告中表示:维护个人机会均等是多年来西方民主国家努力共同实现的目标。虽然所有公民从形式上来说享有同等的机会,但德国公民个人的生活轨迹也因其家庭背景的不同而有所差别,这也是德国社会不公正性的一种主要表现形式。
该研究报告在分析了德国、美国、丹麦家庭中兄弟姐妹的社会流动状况后总结称:让个人的成功不受他自身无法左右的因素影响,这在德国还是一个没有实现的目标。该报告作者施尼茨莱因(Daniel Schnitzlein)表示,德国机会均等的程度比人们想象中的要低,在国际层面的对比中和美国的程度相当。在这两个国家里,“从洗碗工到百万富翁”的故事都只是一种“传说”。
拼爹等于裙带经济
但这是否就意味着德国也是一个讲究“拼爹”的社会呢?德国长年关注教育和就业政策的经济学者普伦内克(Axel Plünnecke)向德国之声表示,在中国“拼爹”概念背后的这种裙带关系和德国经济研究所的报告内容根本无法相提并论。“德国人收入差别和每个人的教育程度有着很大的关联。一个人的家庭背景在就业市场上并不能起到多大的作用。”
就职于科隆德国经济研究院(Institut der deutschen Wirtschaft Köln)的普伦内克表示,社会地位越高的家庭中,孩子们所获得的教育水平也就越高,因此在就业市场上的机会也就越好。但在过去几年中,德国人家庭背景和教育水平之间的关联度逐步减少。也就是说,德国的受教育机会均等度已经有所提升。另外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德国人收入向上发展的空间很大。普伦内克援引统计数据指出,在社会五分之一的最低收入群体中,有一半能够在12年之内进入更高的收入阶层。
在德国:教育改变命运
而在柏林德国经济研究所研究财产收入分配的经济学者拉普卡( Markus Grabka)则更直接了当的指出,中国的“拼爹”是一种裙带经济。“这种现象在德国很少见。当然人们在有些地方能够看到这种裙带经济的影子,但范围非常小。如果在公共领域发生这样的事情,就会受到刑法的追究。所以中国和德国在这一点上根本不能被相提并论。”
走自己的路
拉普卡指出,德国经济研究所的这篇调查报告根本无法说明裙带经济的现象在德国也存在。只能说明德国家庭的下一代能否取得像他们家长一样的社会地位。
就业问题专家普伦内克表示,初涉职场的德国人会在未来职业定位上从家长或者亲戚朋友那里得到许多建议。他们只能向下一代传授一些经验。“绝大部分人的工作和家长们的职位没有任何关系,他们都会走自己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