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银行业何以强势复苏

作者:程实 发表:2013-07-09 11:26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看中国2013年07月09日讯】当前,美国经济的相对强势已成为市场共识,笔者在此要强调的是,作为次贷危机的重灾行业和风险源头——美国银行业,如今也已强势复苏,并悄然呈现出相对更强的增长可持续性,美国经济和金融之间呈现出强强互助、内生发展的态势。

应该说,由于中国银行业极为靓丽的表现吸引了大部分视线,美国银行业的悄然再起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市场忽视。7月1日,英国《银行家》杂志公布了基于2012财年数据计算的2013年全球千家大银行排名,根据一级资本排名,美国银行从之前的第一下滑至第三,国际银行业最强者的花冠百年来首次戴在了中资银行的头上。

中国银行业的强势表现可喜可贺,但应该看到,美国银行业的数据表现远比榜单更为强劲。

三大体现

结合2013年百强银行的大量财报数据、FDIC公布的美国银行业历史数据和取自Bloomberg和Wind的其他数据,笔者对美国银行业的数据表现进行了纵向对比和横向对比,结果十分清晰地显示,美国银行业基本走出了次贷危机的影响,呈现出健康、有力的复苏态势,而2012年来美国银行业的复苏已从多个维度跑赢国际银行业的基准水平。具体来看,美国银行业的强势复苏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美国银行业的盈利状况大幅改善。2007~2009年,美国银行业净收入连续三年下降,2009年全行业甚至出现了116亿美元的净亏损,但2010年开始,美国银行业净收入不断上升,2011和2012年,美国银行业分别实现了1102亿美元和1302亿美元的净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42%和18%,增速大幅高于1934年以来4.71%的净收入历史增速,2012年的净收入规模则创下历史新高。

2008年次贷危机爆发初期,美国银行业未盈利机构的占比从2007年的11.23%蹿升至23.44%,2009年进一步升至30.72%,2010~2012年间渐次降至10.02%,2013年一季度,这一占比进一步降至7.69%,已接近2006年7.55%的水平,表明美国银行业盈利状况改善具有全局性。

此外,2008~2012年,美国银行资产收益率(ROA)分别为0.13%、-0.1%、0.65%、0.9%和1%,2013年一季度进一步升至1.12%。而根据笔者的测算,按照最新的2013年大银行排名,进入全球百强银行榜单的16家美国大银行ROA的平均值和中位数分别为1.41%和1.3%,高于百强银行的0.84%和0.8%,充分说明美国银行业的盈利状况要优于国际平均水平。

其二,美国银行业的风险蕴藏大幅降低。根据Wind数据,截至2013年一季度,美国银行业房地产贷款拖欠率为7.16%,较2010年一季度的阶段性高点下降了2.85个百分点;美国银行业消费贷款、信用卡透支和工商贷款的拖欠率分别为2.53%、2.65%和1.08%,不仅较阶段性高点下降了2.18、3.12和2.86个百分点,还较危机爆发初期下降了0.96、2.11和0.37个百分点。截至2013年一季度,美国房地产贷款的撇账率为0.72%,较2010年一季度的阶段性高点下降了0.72个百分点,与危机前持平;美国银行业消费贷款、信用卡透支和工商贷款的撇账率分别为2.37%、3.86%和0.38%,不仅较阶段性高点下降了4.22、6.15和1.6个百分点,还较危机爆发初期下降了0.58、0.69和0.32个百分点,表明美国银行业的信贷风险,特别是消费贷款和工商贷款的风险蕴藏已经明显下降。

此外,根据笔者的测算,2013年全球大银行排行榜前百强银行的不良率的平均值为2.85%,而进入百强榜的16家美国大银行的不良率的平均值仅为2.67%,表明美国银行业的资产健康状况要优于国际银行业的平均水平。

其三,美国银行业的业务扩张开始加速。根据FDIC的数据,2007~2011年,美国银行业总贷款金额连续五年负增长,2012年则一举扭转颓势,实现了5.43%的增长。2011和2012年,美国总存款增长率分别为8.18%和8.72%,不仅高于2009和2010年的3.11%和2.17%,还高于1935年以来7.51%的历史增速。此外,根据笔者的测算,2013年全球大银行排行榜前百强银行的贷款和存款增长率的平均值分别为9.51%和11.7%,而进入百强榜的16家美国大银行的贷款和存款增长率的平均值则为11.73%和15.51%,表明美国大银行的业务扩张速度要快于国际大银行的平均水平。

五大原因

进一步利用更广泛的数据进行测算和分析,笔者发现,2012年以来,美国银行业能实现强势复苏的动因有以下五点:

一是美国银行业去杠杆化取得显著进展。笔者利用FDIC提供的总股本和总资产历史数据进行估算,2013年一季度,美国银行业杠杆率降至8.87,较2008年下降了1.8,较2000年、1990年和1980年分别下降了2.91、6.64和8.38,较1940年也下降了1.73,当前杠杆率水平是1939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二是美国银行业始终坚持盈利多元化。2009年至2013年一季度,美国银行业净息差(NIM)从3.81%降至3.27%,盈利难度有所加大。但2012年美国银行业非利息净收入占总净收入的比重回升至33.81%,较2008年提升了7.02个百分点,较2000年、1990年和1980年分别提升了7.32、19.18和26.29个百分点,数据表明,尽管受到次贷危机的冲击,美国银行业始终高举综合经营的大旗,注重非传统业务的发展,为利差收窄背景下的可持续复苏奠定了基础。

而根据笔者的测算,2013年全球大银行排行榜前百强银行非利息净收入占总净收入比重的平均值和中间数分别为38.05%和37.69%,明显低于进入百强榜的16家美国大银行的57.81%和50.98%,表明美国大银行的综合化程度依旧要明显高于国际大银行的平均水平。

三是美国银行业经营效率有所提升。根据FDIC的数据,2008~2012年,美国银行机构数量不断减少,危机期间银行总数下降了992家;而与此同时,美国银行业从业人员数量仅在2008年和2009年出现下降,2010~2012年则不断增加,2012年从业人员总数还较2008年增加了15852人。受此影响,2013年一季度,以单位利润所消耗的成本为表征的美国银行业效率比率从2011年的61.19%降至58.77%,表明经营效率有所提升。

四是美国银行业在国内市场发力。危机期间,美国银行业愈发注重国内市场的发展,2012年,美国银行业国内机构的贷款占国内外机构总贷款的比例为92.78%,较2008年提升了2.66个百分点,较2000年、1990年和1981年分别提升了0.45、5.9和14.09个百分点。特别是2012年美国经济呈现出周期性领跑之后,美国银行业对本国市场的依赖更为明显。根据Bloomberg的数据,2012年,美国市场对美国银行和摩根大通净收入的贡献就从2011年的77.4%和74.8%跃升至86.6%和81%。

五是美国银行业根基较强。从媒体报道,似乎感觉美国银行业在危机中已受重创,但实际上,从2007~2013年《银行家》杂志全球大银行排行榜前百强银行的分布变迁看,美国银行业没有大幅退步,2013年就有16家美国大银行进入百强榜单,数量比2008年多了3家,和2007年持平。而2013年,德国和法国仅各有5家大银行进入百强榜单,数量比2007年分别少了5家和1家。

总之,2012年以来,伴随着美国经济的周期性领跑,美国银行业也正悄然再起。而在实体经济和银行业同时复苏的背景下,美国经济复苏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进一步得到增强。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