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前那些温柔、体贴、浪漫的话语,
在婚后,曾几何时从解释、讽刺、慢慢地成了僵持,甚至是彼此的对峙……。
当绚丽的激情回归平淡,面对生活里的柴米油盐及层出的婚姻课题,
夫妻怎么进行理性而温暖的沟通?
在婚姻里搏感情
晓君正在喂儿子吃饭,老公俊廷下班回家看到,唸晓君说:“尧尧已经2岁了,妳偶尔也让他练习自己动手拿汤匙、拿筷子,让他学吃饭。”晓君很不耐烦的回,“我让他自己吃了几口,不仅吃得慢,还边吃边玩,掉得满地都是饭粒,等会儿我还要抹地。我干脆直接喂他。”俊廷也不耐烦了,“照妳这样教小孩,尧尧什么时候才学会自己吃饭?”
除了教养孩子,像生活习惯、工作、甚至是与公婆、岳父母、妯娌之间的关系等,常是造成夫妻争执的导火线。对此,可言心理咨商所所长王瑞琪老师说明,因为夫妻是分别在两个不同的家庭长大,受原生家庭、受父母的影响,在观念、甚至规矩都会不一样。可是很多夫妻无法解决这种差异性,到后来演变成夫妻之间的争吵,而不是针对孩子的教养而争吵。变成了“你应该听我的”,或“为什么我要听你的”……。变成了夫妻之间的意气之争,而不是单一的针对孩子的问题或行为来就事论事。
3种状况,总令夫妻吵不停
好方法聪明Work out
为此,心理师也针对夫妻容易起争执的3个状况进行分析,说明争执背后所隐藏的不安,以及解决问题(work out)的应对之法。
状况1》先生加班应酬晚归,两人吵得不可开交。
很多夫妻争执到最后,偏离了重点。
针对先生加班太晚回家,王所长表示,“如果有预先说好要加班或应酬,通常不会成为引爆点。除非是太晚回家或是加班天数太多,例如:上班5天,其中4天在加班,这就极可能成为吵架的导火线。”再者,王瑞琪认为,应该去找出真正的核心问题,并非只是争执著“为什么答应会早点回来,却凌晨才到家”等表相情形。
至于问题的核心,可能是他过分重视工作甚于重视家庭,甚至可能是他对这个家存有失望,想借由工作逃避。应该试着去找出核心问题,而不是净是争吵著枝枝节节,也让感情的存款愈争愈少。
面对先生晚归,这时太太要表达的情绪,王所长提醒,“太太应该直接说出多么希望两人拥有家庭生活,而不是先生总在加班、自己单独照顾小孩等。”不过,很可惜的是,很多夫妻吵架时常偏离了重点,争执到最后,太太的语气反而可能令先生觉得,“妳好像没有很期盼拥有共同的家庭生活,而只是在意我的加班与晚归”,如此,两人之间的问题完全没被解决。
另外,聪明的人不一定要当下吵架,而是把它当成需要被解决、被沟通的问题。王所长建议,时间这么晚了,太太不妨先去休息,隔天早上再跟对方表达自己真正的感受:“你这么晚回家,我很担心你发生什么事。”如此一来,反而会让对方感到内疚,也无须费一兵一卒,更不用吵架。
很多夫妻认为对方应该能了解自己的心情,反而不愿说出内心话。其实,这是最没效率、无用的沟通。自己不愿真实的表达、不把话说清楚,对方怎会知道自己真正的想法?甚至最后,因为误会愈来愈深而分手,很可惜。
Work out:1.找出问题核心。2.真实表达感受。
状况2》太太骂先生:“你从没做过任何一件家事”!
对于“从来没有”、“从不”等全盘否定字,王瑞琪心理师分析,“‘从不’、‘从来没有’的字眼,会造成听者的重点不是摆在被指责的事,而是摆在‘Never'”。像太太指责先生“从来没有”做过任何一件家事,这时,先生不会听到“家事”,而是听到“从来没有”,而这可能就让先生气得跳脚、连忙为自己辩白。结果就是偏离了“家事”的焦点。什么问题也没解决!
原先太太只是想表达,家事多半是她在做,她做得好累,希望先生能够帮忙。只因为表达的方式是“从来没有”,变得在争执“有”或“没有”。“我常建议夫妻吵架时,说话能尽量接近事实。”如果先生有帮过一次忙,就不能说是“从来没有(Never)”。尽可能避免“全有”或“全无”的词句,这是比较聪明的吵架策略。虽然夫妻吵架通常不挑语言,一定是选择最能伤害对方、最犀利的言语,但类似的极端讲话方式并不理智,最好避免。
Work out:吵架也要贴近事实,避免“全有”、“全无”的字眼。
状况3》夫妻总因为公婆、岳父母争执。
释出对彼此的善意,用时间去磨合。
在家庭伦理中,最常见到婆媳的关系不佳、或先生与岳父母有心结的情形。王所长在自身的辅导经验中,也曾见过有些男人因为婆媳问题,下班后还不想回家,就怕变成两个女人战争里的夹心饼。她直言,“当先生在面对婆媳问题,难免会想逃避,但其实逃不了。不妨试着当她们之间的桥梁,替双方进行善意的解读,才能解决问题。”
婚姻是两个家庭的结合,决不是两个人的事。当一个媳妇刚进到一个陌生的家庭,许多习惯还在适应,也许公婆的说话方式原本是如此,话中没什么意思,可是在听在一个刚进来的媳妇,尤其是媳妇已经觉得自己是外人,若加上她个性细腻敏感,会更不舒服。
对此,王所长说明其实这隐含了一个重要因素──“感情存款”。刚结合的家庭,无论媳妇对于夫家;或先生对于岳家,都是外人、陌生人,想让彼此接纳为家庭的一份子是需要时间。例如:也许要结婚5年、10年,才会真正了解婆婆或岳父母的个性本来如此,并没有恶意,而这些都是要时间去磨合,所以最好的方式,“释出对彼此的善意”,王所長说。
例如:当晚辈买食物回来,长辈直接说“不好吃”,晚辈不妨直接问,“你比较喜欢吃什么?你觉得哪个牌子的味道较好?”甚至不用问,观察他们的生活习惯也能略知一二。晚辈不要把它当成对自己的批评,不妨正面思考下次买长辈喜欢的,别觉得都跟自己有关(take it personal)。如此,感情存款就会慢慢多起来。
另外,公婆帮忙带小孩,也常是令夫妻争吵的其中原因。在现前的双薪家庭,请保母带小孩不仅花钱,也会感到不安心,如果公婆愿意帮忙,建议双薪夫妻放宽心一些,感谢长辈愿意带小孩的心意。因此,不要以专业保母的角度去看待公婆带小孩的方式。无论什么学习对孩子都是好的,当孩子还小的时候,最重要的是有人爱、健康、安全的长大。
可是,如果这时媳妇对于公婆带小孩的意见很多,例如,公婆给小孩吃得不够营养、或是不带小孩去博物馆反倒带他去听歌仔戏等。会让公婆觉得媳妇的自以为是,倘使身为了解老婆的先生还对公婆说,“对啊,她就是这样,我都只能听她的。”王所長直言,“这即是落井下石。”
最了解老婆的先生,应该要做的是替老婆翻译,“就我对她的了解,她并不会因为书唸得多而自以为是,而是在他们家,他们就是这么带小孩,像吃东西少量多餐,营养均衡。我去他们家做客,他们家煮菜也是少肉少盐。”当先生为太太做善意的解读,也在帮助婆婆了解太太,欣赏太太,同时化解冲突。不过,王瑞琪指出,“可是很多先生不仅不懂得帮公婆了解太太,反而加入自己很多情绪,落井下石。”
除了帮助公婆了解妻子,先生还可以帮助妻子了解公婆。王所長举例,像公婆将掉在地上的东西会捡起来用水冲一冲,再给小孩吃。这时,先生可以解释,“不是爸妈没有卫生观念,是因为小时候环境困苦,我们都是这样长大,也很健康。”借此,缩短彼此的距离。同理,如果岳父母不了解女婿,太太可以帮助自己的父母去了解先生。才不会因为公婆、岳父母、妯娌等姻亲,在夫妻的冲突插一角,造成争执愈演愈烈,很划不来。
Work out:为另一半解读、翻译,缩短距离。
话怎么说,温暖对方的心窝?
正面思考,述说“我”的心情
王所長心理师建议,多用“我”的讯息(I message)。当句子总是以“你”为开头,指责意味很重,例如:“你怎么不把杯子放好?”、“你为什么东西乱丢?”
因此,心理学会建议尽量说“我”。同样一件事,如果以“我”来开头,变成:“我看到你把昨天喝的咖啡杯放在这里,我感到好不舒服!”虽然表达一样的意思,但指责的意味淡很多。也许对方可能会耍赖,“我不会不舒服就好了。”可是如果两个人的感情够好,另一半会尊重你的感受而去改变。不过,也别要求对方一定要将咖啡杯拿去水槽、洗好、放好……,他可以只是先拿去水槽摆着、泡点水。找出双赢的策略,但没有必要将对方训练的跟自己一样。
设身处地同理对方
夫妻沟通时,最重要的是“同理心”,当设身处地、将心比心,才能真实的体会对方现在的感受,话也才能精准的说进对方的心。
王心理师举例,当先生因为没达到业绩而被主管责备,这时,太太若能以同理心体会,应能感受对方的心情是沮丧、难过;但如果太太跳过这步骤,直接安慰他:“没关系啦,换个工作好了,这么多工作让你挑、让你选。”此时,这安慰不仅不会奏效,反而会让先生很恼怒,因为先生并没有要太太帮他解决问题,他并不是想因此就换工作。
当太太不企图帮先生解决问题,反倒是将心比心的对他说,“一个年纪没大你几岁、经验没你丰富、只是因为研究所毕业就当主管,还被他训了一顿,你好胜心这么强,一定很不是滋味吧?”
这可能是他当下的心情,这沟通才是带着了解的同理心。甚至倒杯热茶给他,在旁边静静陪着他,都是同理心的表现。可是,有些太太非但想试图帮先生解决问题,还落井下石,“我就跟你说过了,这家公司不能待,你就是不换工作”,不仅对事情毫无帮助,反而增加夫妻间的冲突。
再怒,仍要保持风度
5个DON'T原则
1.不威胁:很多夫妻吵架时,总爱威胁对方:“你再怎样我就离婚……”也许刚开始有效,另一半的态度立即改善。可是经过一次、两次、几次,这威胁可能就不灵了,甚至后来对方也火大,说:“那就离婚”,陷入夫妻间的意气之争。王瑞琪所长提出,“若因此离婚,多可惜?尽量就事论事,只谈今天在吵的事。”
2.不做人身攻击:避免类似“没看过你这么笨的人”、“你有没有脑”等批评,人被攻击了,谁不会愤怒?最后,这场争执不再是讨论原先的事,又沦为意气之争。另外,也不要攻击对方家人,如果连父母、兄弟姊妹都骂进来,也许夫妻和好了,但听者可能还耿耿于怀。
3.不要翻旧帐:如果已经争执无数次的事,每次吵架还要再翻出来谈,新仇加旧恨,帐要算到何时?好像做错了一件事就被判无期徒刑,不仅令人难以翻身,也让感情雪上加霜。不翻旧帐,才能针对当下的争执,就事论事。
4.不要扯进其他人:夫妻吵架,千万别将其他人拉进争执。像有些人为了加重语气,让立论更有力量,会说:“我妈也说妳这媳妇很懒,不做家事、也不会帮忙煮菜”……脱口而出这类诸连九族的话,是最糟糕的。两个人发生冲突,应该针对两个人的事情谈,为何要把其他人拉进来?当夫妻和好了,可是会不会造成另一半对婆婆难以释怀的心结?另外,有些夫妻在不高兴,还会拉一个人进来评理,对此,王所長极不建议“找裁判”来评断。没有一个人能评论两个人吵架,谁对谁错,毕竟他没有从头看到尾。
王所長直言,“会将别人拉进来的人,其背后隐藏着份量不够、处于弱势、很怕吵输对方的不安。而这都不明智。”夫妻是独立的个体,应该平等对待,如果思考与情绪无法独立,怎么经营好家庭?常常见到很多人将话说得难听,其实背后隐藏着焦虑,把焦虑用很不理性的言语表达出来,是不妥的。要试着去整理自己的不安,并解决它,而不是变成引爆点。
5.不要讲“从来没有…”类似绝对的话。
找出沟通工具,吵架也能吵出爱
有人认为男生沟通时,会比较著重表面的事实,而女生则会放在感觉……,对此,心理师认为,“自己比较不从男女性别差异的角度来看待事情,反而是个别差异的影响更大。”像一般人认为男生粗线条,女生比较细腻,但她碰过许多先生的个性细腻,反倒是太太较大而化之,而这个别差异,主要是因为“人的个性是由成长环境养成”。
找出最适合彼此的频道,坦诚感受
如果另一半的个性较闷,有事总放心里,对另一方而言,即使想沟通也不知从何谈起。此时,必须找出对方个性的那把锁,以及适合的沟通管道或工具,让另一半宣泄心里的话,如此才能沟通。
像如果另一半的个性不喜欢说或说不清楚,想沟通的那方可以试着写信,与对方用笔谈。另外,短短的一通短信,虽然只有几个字、一两句话,也是很好的沟通工具。可能前一晚,两个人气得对彼此吼叫大骂,隔天早晨,发一通短信给对方,“对不起,我昨晚气昏了,骂得很大声,真不好意思。”对方也能感觉到歉意。
无论写信、说话、讲电话、发短信等,只要能让对方感觉到善意,都是好方法。如果夫妻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沟通不了,也可借由专业的心理咨商师,让双方坦诚地表达对彼此的感受。最重要的是调整出适合彼此的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