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和广西,其中大半在贵州。贵州侗族,按其语言分为“南侗”“北侗”两部分。
侗寨鼓楼
在国家文物局审定通过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35个“重设目录”中,贵州有两项入选,分别是第28项“黔东南苗族村寨:苗岭山区雷公山麓苗族村寨”和第29项“黔东南侗族村寨:六洞、九洞侗族村寨”。后者包括六洞地区的黎平堂安寨、已伦寨、纪堂寨、登杠寨、登江寨、厦格寨、地坪寨和肇兴鼓楼风雨桥,以及九洞地区的从江增冲寨、银潭寨、则里寨、占里寨、高阡寨、信地寨、榕江大利寨、宰荡寨、黎平登岑寨和述洞寨。
侗寨民居
侗族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和广西,其中大半在贵州。贵州侗族,按其语言分为“南侗”“北侗”两部分。“南侗”主要指黎平、从江、榕江三县,其民居特色鲜明:房屋依山傍水修建,多为干栏式吊脚楼,楼下作猪、牛圈,楼上作起居室。在竹木掩映的侗寨中,面阔五间、高三四层的庞大民居比比皆是。一些高大宽敞的楼房,如果家有能歌善舞的“姑娘头”,自然成为青年男女谈情说爱、“行歌坐月”的场所,人称“月堂”。有些侗族民居修建在水塘上,楼上住人,楼下养鱼,若家有来客,揭开楼板,鲜鱼伸手可得。
“南侗”民居层层出挑,上大下小,“占天不占地”。每层房子上面都建有“挑廊”,廊上安装栏杆或栏板,栏板上开凿圆形孔洞,供看家狗伸头眺望,成为侗寨一景。由于层层出挑,屋檐水滴得很远,利于保护板壁和柱脚,且可利用层层檐口来晾晒衣服和谷物,形同开放式粮仓。侗族同胞还在住房附近的鱼塘边,利用杉木搭建楼梯形“禾晾”,修建吊脚楼粮仓。粮仓建在鱼塘上,有利于防火、防鼠、防盗和防潮,同时也是“鱼米之乡”的标志。“南侗”房屋围绕鼓楼修建,犹如蜘蛛网,形成放射状。为适应迎宾送客、对歌交友的需要,许多侗寨在村头寨尾修建木质寨门,其造型或似牌楼、凉亭,或似长廊、花桥,将风光如画的侗族村寨装点得更加美丽。
侗寨鼓楼
鼓楼矗立、花桥横卧、吊脚楼鳞次栉比,是南部侗族地区的基本特色。一个寨子居住几个房族,往往就建有几座鼓楼和相应的戏楼、花桥。“千家肇洞”住有5个房族,于是建有5座鼓楼,分别以仁、义、礼、智、信为鼓楼命名。
侗族修建鼓楼,深受杉树的启发。鼓楼整体造型酷似一棵大杉树,村民称之为“遮荫树”。在没有鼓楼的年代,人们的许多活动是在古杉树下进行的。后来,为了满足社会和文化活动的需要,修建固定建筑物时便以杉树为原型。那些双层宝顶的侗寨鼓楼,活像春天抽节上长的古杉。文献资料称:“侗人居溪峒中……春以巨木埋地作楼,高数丈,歌者夜则缘宿其上。”这是原始的“鼓楼”。经过若干年代的发展,侗寨鼓楼在保持“遮荫树”造型的基础上,工艺大大提高。其立面造型有三重檐、五重檐、七重檐直至十五重檐,平面投影为四边形、六边形、八边形,顶有单檐悬山式、重檐歇山式、四角攒尖式、六角攒尖式、八角攒尖式、双重宝顶式等多种式样,而在楼面、楼脊、翼角、封檐板特别是一、三重檐之间的醒目部位,彩塑、彩绘为极富民族特色的生产、生活场面及各种吉祥物。
侗寨鼓楼的功能至少包括10个方面:聚众议事、排解纠纷、击鼓报信、对唱大歌、摆古休息、吹笙踩堂、存放芦笙、悬挂牛角、拾物招领和施舍草鞋。在贵州的400多座侗寨鼓楼中,建于清初的从江增冲鼓楼是年代最早、体量最大、工艺最精的一座,为十三重檐、八角攒尖顶结构,通高20余米,1988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侗寨风雨桥
贵州侗族主要聚居于都柳江畔,当地森林覆盖率很高,许多村寨的森林覆盖率达75%以上。这一方面是侗族村民慧眼识珠选中这样一方宝地,另一方面得益于侗族村民古已有之的环保意识。侗族村民特别珍惜天然森林,在乡规民约碑中就有保护森林的条款。他们还酷爱植树造林,每逢农历二三月间,都要过“买树秧节”“讨树秧节”,中老年人买来树苗,植树造林,而未婚青年男女则互相讨要树苗,将其作为恋爱信物。更为有趣的是,婚后谁家出生一个婴儿,不论是男是女,全寨都要为其种100棵小杉树,待18年后孩子长大、杉树成材,即为其办婚事,此习俗称为“种十八杉”。
杉树作为优质建筑材料,在侗族村民心目中占有非同寻常的地位。他们认为,杉树被砍伐后还能发出若干嫩芽,继续生长发育,象征着生生不息。这一自然现象十分符合侗族村民的文化心态,实为生殖崇拜的一种表现。在当地,修房子、建桥梁、造鼓楼、制家具,乃至打寿木,均以杉木为上乘木料。某些被当做“杉仙”看待的古杉,如同祖先一样受人崇拜,这是由自然崇拜发展成生殖崇拜的一种表现。
鼓楼以杉木建成,造型酷似古杉;花桥同样用杉木架设,所不同的是前者立着,后者躺着,形成“鼓楼矗立、花桥横卧”的格局。许多花桥的长廊上都建有凉亭,远远望去,一竖一横,就像立着和躺着的大杉树。在当地的300多座花桥中,地坪花桥是最为壮观的一座。地坪花桥坐落在黎平县东南隅地坪寨。清澈见底的南江河从寨前流过,逶迤注入都柳江。世世代代劳动生息在珠江上游、都柳江畔的侗族同胞,酷爱临河傍溪、聚族而居。有河、有溪便有桥,河多、溪多桥自多。与其他地方的桥梁一样,侗桥也是水上的重要交通设施,但修造得格外讲究。无论木桥、石桥,桥面多建有长廊,廊上安装长凳,可供路人小憩,因其能避雨,故称风雨桥。许多风雨桥都彩绘着各种花纹图案,被称为“花桥”。在地坪风雨桥上,绘有侗姑纺纱、侗姑织锦、侗姑插秧、吹笙拉鼓、琵琶弹唱、芦笙比赛、行歌坐月、牯牛角斗、激流放排、南江小景等20多幅侗乡风俗画。
侗桥还有多方面的用途。修在村头寨尾的风雨桥,起着寨门的作用,是村民迎来送往、款待宾客的地方。有些侗寨的花桥,在宽敞的桥面长廊中修建着鼓楼式木亭,形成鼓楼与花桥结为一体的雄伟建筑物。这类建筑的典型代表首推地坪风雨桥,桥长57米,桥上鼓楼立于桥墩之上,为五重檐、四角攒尖顶。因为修在花桥之上,楼身下部还有两层檐,既美化了桥楼,又保护了桥体,还加固了桥墩,使整体建筑更为稳固、美观、凝重、协调。2001年,地坪风雨桥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侗寨戏楼
侗族群众喜欢唱侗戏,侗寨里面戏楼多,有的寨子多至四五座。侗寨戏楼多建于寨子中央,与鼓楼、歌坪相结合,构成侗寨的“心脏”。
侗戏是由著名戏师吴文彩创立的。在黎平、从江、榕江一带的侗寨,甚至与其毗邻的广西、湖南侗寨,吴文彩是一位家喻户晓的名人。春节期间,侗族村寨竞演侗戏,上演之前,侗戏师傅都要举行祭师仪式,开口即念:“天师,地师,吴文彩师。”
吴文彩(1798—1845),侗族,黎平腊洞人,20岁开始编唱《叙旧歌》,继而编唱《酒色财气》、《乡老贪官》等侗歌。道光七年(1827年),根据《幼学琼林》编成《开天辟地》等叙事长歌,一举成为当地闻名的侗族歌师。道光八年(1828年)至道光十八年(1838年),他将《二度梅》、《薛刚反唐》等编译成《梅良玉》、《凤姣李旦》等侗戏,深受侗族群众欢迎,很快传到邻县从江、榕江及湖南通道、广西三江等地,最终形成少数民族的一个新剧种——侗戏。由于侗戏是在侗族民歌和民间故事的基础上诞生的,群众基础好、容易普及,大批戏楼应运而生。在都柳江畔的大小村寨,戏楼比比皆是,仅黎平县目前就有300多座戏楼。
侗寨戏楼是用优质杉木建成的,楼顶多盖杉树皮,有的也盖小青瓦。盖瓦的楼脊上,正中彩塑二龙抢宝图案,脊端彩塑鸱吻鳌鱼,翼角高翘,潇洒轻盈,别具一格。戏台一般面阔14米许,进深7米至8米;台面两侧及台中后部用杉板装修,上部巧饰木雕花窗,或三面环以直棂栏杆,通明透亮,清爽明快;戏台后部横装一道板壁,两边各留一个圆拱门,供演员出入用;台前罩面枋上多有木雕装修,彩绘龙凤呈祥、人物故事、花鸟虫鱼,琳琅满目,富有浓郁的民族风格。许多侗寨戏楼建于鱼塘之上,不仅节约用地,还防火防潮,特别有趣的是,台上演戏,台下养鱼,人欢鱼跃,相映成趣。
侗寨鼓楼和戏楼,是侗族地区别具一格的少数民族公共建筑物,其在建筑学、民族学、民俗学上的重要价值引起了建筑学家、民族学家、民俗学家的极大兴趣。许多鼓楼对面的戏楼,已与鼓楼一道被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相关链接
侗族自称“甘”。据文献记载,明清时期的汉文史书将先前的“仡伶”“仡偻”等人群称为“峒人”“洞蛮”“洞苗”“洞民”或“洞家”。民族学家研究认为,侗族地区多山洞,古时有人住洞中,故称其人为“峒人”。令人称奇的是,不管有洞无洞,在侗族地区都一律称为“洞”,诸如邦洞、贯洞、消洞、朗洞、婆洞、彦洞、翁洞,等等。至今,人们依然习惯称黔东南黎平、榕江交界以肇洞为中心的众多侗寨为“六洞地区”,称从江、榕江、黎平以往洞为中心的众多侗寨为“九洞地区”,这是侗族的两大聚居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