砵仔糕
传统的砵仔糕是以台山的瓦砵仔制作的一种糯米糕点,现在在香港街头所见的大多是用小瓷碗制作,呈半圆形,用足签串着,吃起来爽口滑溜,别具老式香港小食情怀。
原料:
粘米粉半斤,黄砂糖半斤,清水2杯,红豆适量。
做法:
1、洗净红豆后煮至软身。用清水煮溶糖,待冻备用。将已冻之糖水加入粘米粉中搅成稀浆。
2、煮滚余下之清水,慢慢撞入稀浆中搅匀,边倒边搅。然后倒入小碗中,再加入适量红豆。放入蒸笼上,以猛火大滚水蒸20分钟。蒸熟后,即可食用。
碗仔翅
“碗仔翅”盛行于八十年代的庙街,当时贫富差距较远,街边小贩以碎肉、香菇丝及酱油等材料做成像鱼翅羹的碗仔翅,这是当时一般平民满足口腹之欲的方法之一。
原料:
上汤1公升,鸡胸肉100克,粉丝30克浸软、切段,冬菇几片约20克浸软、去蒂、切丝,鸡蛋1只。
调味料-匀芡:马蹄粉2大匙、水4大匙;调味:老抽1大匙、油少许。
做法:
1、将鸡胸蒸熟,切丝。
2、煮滚上汤,加肉丝、粉丝、冬菇、鸡蛋。
3、匀芡,加老抽、油,搅匀,即成。
鸡蛋仔
还未到达小贩摊档,远远已嗅到鸡蛋仔的香味,而且它的外观也十分吸引,每粒鸡蛋仔都是金黄色;而它最特别的地方是它半边空心半边实心,因此吃下去时松脆可口,特别有口感。
原料:
面粉100克,生粉25克,发粉1茶匙,鸡蛋2只,砂糖100克,淡奶60毫升,水125毫升。
做法:
1、将面粉、生粉及发粉筛匀待用。用木匙将鸡蛋及砂糖拌匀,逐少加入淡奶及水,拌匀后分次加入粉料中,不停搅拌成稀面浆,不可起粒。
2、将鸡蛋仔模型底面两面烧热,在鸡蛋仔模型上扫一层油,然后注入粉浆至八分满。将模夹紧,反转用中火底面各烧1-2分钟至鸡仔离模及熟透,用叉挑出。趁热食。
麦芽糖饼
麦芽糖饼是一种简单易造的怀旧小食,甜甜的麦芽糖加上咸咸的梳打饼已令人回味无穷。
原料:
麦芽糖、梳打饼适量,竹筷子数根。
做法:
1、准备两块梳打饼。
2、用竹筷子卷起适量麦芽糖,将两块梳打饼合上麦芽糖,即可食用。
糯米糍
糯米糍又名“中山豆捞”,因其有“捞起捞起”的意头。糯米糍入口时热烘烘的,软韧又香口,口感十足,是街头美味小食之一。
原料:
油2汤匙,热水230克,炖面2汤匙,糯米粉230克,花生粒、椰茸适量。
做法:
1、糯米粉、炖面混合筛于大碗内,中间开穴,把油和一半热水倒进穴内,再慢慢的搓在一起。
2、余下的热水分数次加进粉团,其间不断的搓揉,直至成一面团。将面团分开数小份,用手轻轻地压扁,再搓合成球形状。
3、于碟上扫上一层薄油,把搓好的糯米兹排在上面,放在热水内隔水蒸约12分钟。蒸好后趁热将糯米兹滚上花生粒和椰茸。趁热食。
大菜糕
晶莹剔透的大菜蛋是人见人爱的香港小食,尢其在夏天,吃吃冰凉的大菜糕﹐由喉咙凉到入心﹐才叫人真正舒畅。
原料:
大菜15克,水750毫升,糖100克,鸡蛋3只,塑料蛋壳数个。
做法:
1、大菜洗净剪碎。用沸水煮溶大菜时,边搅拌边加入糖。
2、将鸡蛋打匀后倒入大菜溶液中成蛋花。待大菜溶液稍冷却后,用塑料蛋壳盛载大菜溶液并置于雪柜中冷冻至凝结。
3、数小时后取出剥去塑料蛋壳即可食用。
煎酿三宝
卖五元三件任配搭的“煎酿三宝”是香港极受欢迎的街头小食之一,“煎酿三宝”就是在一堆的鱼丸、酿青椒、茄子、豆腐等食物中任选三款,自由配搭,是街头小食必吃之选。
原料:
鲮鱼肉250克,马蹄2粒,虾米1汤匙,青椒2个,茄子1条,豆腐一砖。
做法:
1、虾米浸软切碎粒,马蹄切碎粒。鲮鱼肉剁碎及搅至起胶,再拌入虾米粒和马蹄粒,并以盐、糖各1/8茶匙,生抽1/2茶匙,胡椒粉少许,水1茶匙调味。
2、将青椒、茄子和豆腐切件,并把鱼胶嵌进。
3、用高火煮滚油,把嵌满鱼肉的青椒、茄子和豆腐炸约5分钟至金黄色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