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锦还乡指南蹿红 网友调侃“中国式装腔” (图)

发表:2013-02-21 13:52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1个留言 打印 特大

春节前后,漫画视频《春节衣锦还乡装腔指南》在网络蹿红,该视频诙谐地展示了过年回家一族“装有钱,装有权,装成功人士”的心态。“衣服LOGO越大越有型”、“手机铃声调成英文歌”、“把旅行箱的国内标签换成国际标签”……种种做法被网友归纳为“中国式装腔”。网友调侃,该指南解决了不少人的“面子问题”,堪称“返乡必备宝典”。


视频截图

也有网友表示“装腔”并不容易,不少人开始诉苦,自己已由“月光”升级到了“年光”。一名腾讯微博网友说,为了能够“衣锦还乡”,年底买衣服、手机等要突击花掉几万元。为了过年7天,就要节衣缩食小半年,春节几乎成了“春劫”。

“这不是死要面子活受罪吗?”新浪网友“沐攸寒”说,为了一时的“面子”而伤了“里子”,让自己痛苦半年,实在不值得。

春节变“春劫”只是“中国式装腔”的一个缩影。新浪网友“害羞zebra”历数身边各种“装腔”行为:“接电话故意中英文夹杂;钱包不放人民币只塞各种卡,还要夹几张美金;微博图片必须是国外的美景美食,顺便‘不经意’地透露地点;聚会必须大讲自己的险恶职场经历,而且每战必胜……装着装着,自己都信了。”


视频截图

“‘中国式装腔’说到底还是面子效应。”新浪网友“阿牛”指出,“中国人向来面子工程做得足,小到个人,大到集体,不惜代价也要‘面子上好看’。为了面子,我们丢失了太多更重要的东西。”

东方论坛网友“国士无双”认为,过于在意外界的看法,而忽略内在成长,对个人实际能力的增强毫无益处。

对于一些年轻人来说,“装腔”背后也有各种无奈。搜狐网友“繁华似锦”表示,即使自己不介意,也必须顾及家人的面子。“如果不是亲戚朋友戴有色眼镜看人,谁愿意这样做呢?如果不去‘装’,就必须承受鄙视和嘲笑,为了逃避这种压力,一些尚未成功的年轻人,甚至会找出各种借口不回家,以求免去面对面的难堪!”


视频截图

一名网友说,在当下过分追求物质的价值观的驱动下,为了缝合自身处境和社会认同之间的裂痕,年轻人只好采取“中国式装腔”这一最直接最有效的修补方式。

“很多压力,其实是年轻人自己给自己造成的。”腾讯网友“星芳”认为,就拿尽孝来说,钱花得多并不代表孝道尽得好。很多子女都想在过年时给父母一个大红包,以显示自己“有出息”,但父母真正渴望的,其实还是子女相伴的天伦之乐。

一名网友说,要抛弃这种“中国式装腔”,对个体来说,就必须让自己的内心强大起来,不要为外界的虚荣浮华所扰。对社会来说,也应该给奋斗中的年轻人更宽松的大环境,让他们有宽广的成长空间和发展平台。有了个人的强大和社会的宽容,年轻人就不必刻意“装腔”,只要踏实奋斗,就一定会赢得尊重。

来源:海外视角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