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奶粉陷“双氰胺门”炒作(图)

作者:唐诚 发表:2013-02-02 10:47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5个留言 打印 特大

【看中国记者唐诚综合报导】近日,新西兰乳业巨头恒天然(Fonterra)去年生产的部分批次奶粉被检出含有双氰胺残留的新闻曝光,立即被媒体炒作的沸沸扬扬,一时间“新西兰奶粉有毒”的传闻充斥中国的新闻和网络,新西兰奶粉在中国的零售和代购也立刻遭遇寒冬。连新西兰政府也不得不站出来为本国乳品食品安全做背书。

停用双氰胺化肥引发关注

1月23日,一则新闻稿引起了媒体人关注,澳纽最大化肥厂Ravensdown宣布停止出售含双氰胺(dicyandiamide,DCD)的化肥,该新闻稿透露:“去年新西兰有奶粉被测出含微量的DCD后,新西兰第一产业部(也译作初级产业部)在12月份组织包括恒天然、新西兰乳业协会和化肥厂等各方进行评估农场使用DCD带来的影响。”“为了维护新西兰乳品出口的声誉,Ravensdown决定从今年起停止生产DCD的化肥。”当天新西兰第一产业部(MPI)也发出了相应的公告。


恒天然CEO Theo Spierings(网络图片)

这一本来可能会被淹没在众多新闻线索中的新闻稿却掀起了轩然大波,24日,美国《华尔街时报》以“新西兰牛奶安全吗?”为题报导了新西兰奶粉被测出DCD的新闻,该新闻迅速被海外媒体迅速转载;而在中国大陆,该新闻的标题却发展成了“新西兰牛奶含毒”,“新西兰毒奶风波”,中央电视台等媒体轮番报导,引发众多使用新西兰奶粉的中国家庭的恐慌。

DCD残留从哪来?

双氰胺是二氰二胺(DCD)的俗称,DCD通常在食品包装上使用。而肥料中添加DCD主要是控制硝化菌活动,调节氮肥在土壤中之转化速度,减少氮的损失,提高肥料使用效率。

新西兰约有4%的农场(500家)的使用含有DCD的化肥,通常一年也只使用2次;农场使用DCD化肥的主要原因却是为了维护新西兰的环境,因为DCD可以有效控制肥料的释放,减少硝酸盐流入河道,防止河水富营养化,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DCD本身也是无毒的水溶性化合物,可于土壤中完全经生物分解成为二氧化碳、氨和水,不会于土壤中永久残留。

据报导恒天然在去年9月生产的一批全脂奶粉、脱脂奶粉和酪乳粉中检出DCD残留。据分析是牛吃了在喷洒DCD之后不久的草而导致牛奶中含部分DCD残留。

1月30日,新西兰的Westland乳品厂也公告在该厂去年11月前的产品中也发现了微量DCD残留,在之后的产品中没有检验出任何DCD。

奶粉DCD残留量极微

据恒天然解释,目前食品业尚无DCD的统一安全标准。去年查出的少量批次的奶粉中DCD的含量不到欧盟规定标准的百分之一。新西兰第一产业部称,本次检测出的DCD“毒性比食盐还低”,民众无需过度紧张。按照欧盟制订的每日摄入限值,拿这次检出的DCD最高值来折算,一个60公斤的成人每日要喝130升牛奶或者进食60公斤冲调的奶粉,才有可能达到欧盟限值,如果要导致健康问题还得喝更多。

新西兰第一产业部官员表示,在接到恒天然在牛奶制品中检测到微量残留物后,立刻成立了工作小组。尽管国际上没有有关DCD在食品中的含量标准,但从去年9月起新西兰的农场就停止使用含DCD的肥料,现在的新西兰乳制品不可能含有DCD残留物。

新西兰驻北京大使也召开新闻发布会,澄清新西兰奶粉的安全性无忧。新西兰驻华大使伍开文表示,此前少量新西兰奶粉中检出的双氰胺含量不及欧盟标准的1%。鉴于此,新西兰政府认为相关奶制品不会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因此没有在去年发现残留后及时告知中方。“因为没有及时沟通,导致了疑虑在消费者中扩散。”伍开文说,当初在讨论停止使用双氰胺时,新西兰方面没有考虑到会导致消费者产生疑问。其实,双氰胺与三聚氰胺是不同的。“目前,乳制品中的双氰胺尚没有国际限量标准,而作为消费者则希望购买没有残留物的食品,因此,新西兰企业决定在国际标准出台之前,自发停止双氰胺的使用。”

台湾检测新西兰奶粉安全

台湾卫生署食品药物管理局1月28日上午公布针对市售随机抽取的新西兰奶粉类10件及羊奶粉2件的最新复检结果。食药局表示,样本分析结果显示,仅在1件一般奶粉中检出极微量双氰胺,其余11件婴幼儿奶粉、一般奶粉及羊奶粉则均未检出;检出值介于0.05及0.06毫克之间,不但低于新西兰监测的平均值,也小于检测方法的极限值,形同未检出。

台湾食药局强调,若以食药局以及欧洲食品科学委员会所估算的每公斤体重每天可容许量(TDI)1毫克(mg/kgbw)来评估,这次检出双氰胺0.05毫克的健康风险,以婴儿每天食用约120公克奶粉计算,体重3公斤婴儿必须一天吃进至少6万公克,成人一天要吃进60万公克才会超标,显示饮用新西兰奶粉的健康风险极微。

中国妈妈奶粉恐慌

而在中国大陆,尽管恒天然和新西兰政府都出面解释新西兰奶粉是安全的,但大陆媒体铺天盖地的“新西兰毒奶粉”的报导还是使众多中国家庭对新西兰奶粉望而却步。

据中国大陆媒体报导,多名婴幼儿家长在接受采访时都表示,不敢拿孩子的健康来“冒险”。一女士说:“我家里刚刚代购了一罐新西兰奶粉,现在已经不敢给孩子吃了。”虽然新西兰政府已声明奶粉不会毒害人体,但她仍然不放心,“既然含有有毒物质,还是不要给孩子吃。”

中国的一位马女士表示,之前一直是委托朋友从新西兰代买奶粉,就是为了安心。但这两天看新闻发生这个事情,现在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家里还有这么多新西兰的奶粉呢,无论事大事小,都不敢再给孩子喝了,可中途换奶粉对孩子也很不好。”马女士说,“连新西兰的奶粉都有问题,真不知道以后到底该去哪买放心奶了。”

新西兰奶粉代购骤减

自大陆爆发三聚氰胺奶粉丑闻后,海外奶粉,特别是一直保持“绿色纯净”形象的新西兰奶粉一直是大陆母亲的抢购重点。相关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市场上进口的新西兰奶粉(包括脱脂奶粉、全脂奶粉)占奶粉总进口量的80%,而新西兰乳制品占中国进口婴幼儿食品的40%左右。

但新西兰“毒奶”新闻爆发后,代购新西兰奶粉的数目锐减。大陆淘宝网站最新数据显示,最近7天“新西兰奶粉进口”的成交指数环比下降50.9%,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61.0%。从27日起,反映成交趋势的淘宝“成交指数”对于新西兰奶粉的“评级”就降到了“0”。一位专门经营海外奶粉代购生意的店主告诉记者,日销量减少了一半,不少购买者都转而购买北美、日本和荷兰产的奶粉。

以北京一家代购店为例,新西兰可瑞康婴儿奶粉本月销量为9477件,平均日销量为300多件。而从26日开始至28上午,近3天的时间该款奶粉成交仅有52条记录,仅为平常单日销量的1/6。

新西兰英文先驱报也报导,新西兰一家公司去年在中国四川开店出口新西兰乳制品,过去其生意是每周翻一番,但自从DCD奶粉的新闻出来后,其销售几乎降到了零,客户甚至拿回以前购买的奶粉要退款。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

一个本是新西兰企业严格自检自律的新闻,但到了大陆却成为“新西兰奶粉有毒”的丑闻,新西兰乳品业长期在中国建立的绿色纯净形象一时间黯淡无光。究其原因,可能难离以下几条。

一是中国妈妈对奶粉安全已成惊弓之鸟。

2008年中国三鹿奶粉被爆添加三聚氰胺,之后包括伊利、蒙牛、光明、圣元及雅士利在内的多个厂家的奶粉都检出三聚氰胺,中国乳业几乎全军覆没。更让中国百姓愤慨的是三鹿和地方当局为了保奥运,竟然瞒报毒奶事件数个月,直到新西兰合作方恒天然向当时的新西兰总理海伦•克拉克汇报,克拉克向北京中央政府直接交涉后才得以曝光。该三聚氰胺毒奶丑闻导致4名儿童死亡,近4万儿童就医的严重后果。

自三聚氰胺毒奶事件后,中国妈妈对大陆的乳品安全信心全失。转而纷纷采购海外的奶粉。一旦听说新西兰奶粉也“有毒”,还是“二聚氰胺”,与“三聚氰胺”仅一字之差;中国母亲们难忘“三聚氰胺奶粉”的惨痛教训,对新西兰奶粉自然敬而远之,也不会去细究含量多少,是否有毒等问题了。

二是大陆媒体的恶性炒作

此次新西兰奶粉事件,中国大陆媒体扮演了极不光彩的角色,恶性炒作。大陆媒体不分青红皂白就将新闻冠上“新西兰毒奶粉”的字样,还杜撰“新西兰国内奶粉已经禁售”、渲染“恒天然瞒报3个月”。类似连篇累牍的报导充斥耳目,央视等媒体也反复炒作此新闻。大陆媒体的蓄意炒作,透露出其背后的阴暗心理——“你看,天下乌鸦一般黑”,“不是只有中国有毒奶,海外也一样有。”“不是只有中国有腐败、有瞒报,世界最清廉的新西兰也有瞒报”。

另外网络上有不少人怀疑该事件可能有黑手炒作,猜测某些乳品厂在后面推波助澜,试图利用此事打击中国人对海外奶粉的信心,以试图重新占领市场份额。

不过任何的炒作可能只有一时的效应,当尘嚣落定后,中国百姓可能会看清事情的整个面目,也可能了解到新西兰对奶粉安全检测的严格态度,未来新西兰乳业在中国的前景,未必会受到大的影响。

新西兰维护乳品业声誉任重道远

而从这起DCD奶粉风波中,新西兰乳品业是否学到了什么?

乳品业最大程度的资源是“声誉”。新西兰乳品业一直依托新西兰“绿色纯净”的形象,加上严格的管理,享誉世界。不过“声誉”这种无形资产树立起来要几十年,但倒下去是非常快的,一个丑闻可能就导致声誉扫地,甚至关门破产。中国著名品牌三鹿奶粉就是前车之鉴。几年前的三聚氰啊奶粉丑闻,导致三鹿彻底关张,恒天然作为合作方,亿元的投资也全部泡汤。但幸好恒天然在揭露三聚氰胺事件中起到了积极的角色,所以在中国的形象并未受损。

而近年来新西兰乳品业再度大举进军中国市场,中国不少大牌厂商也开始在新西兰投资买地造厂。新西兰乳品产业的前景也必然鱼龙混杂。今日恒天然形象会因为一起微小的检验残留而遭受伏击受损,明日也不能保证是否会有另一家打着新西兰生产牌子的厂商也会出现质量丑闻。去年在上海的展览会上还曾发现几家中国厂商的奶粉冒称新西兰生产的事件。一旦这种事件出现,会对新西兰的这个乳品业的声誉造成重大打击,而乳品业也是新西兰的支柱产业,一旦乳品业受损,新西兰的整个经济必将连带受伤。如何保证新西兰整个乳品业的安全检验,维护新西兰乳品业的声誉,必然是一个长期的挑战。

来源:看中国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