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权力深度合作的倪日涛,在国内疾风暴雨式的收购中游刃有余,移师市场与法治更为完善的国外却招致讼争,政商一体的模式难以为继。
只差一步,中国商人倪日涛就完成了他的海外收购
这是一个极富胆色的计划:在国内银行贷款2亿美元以上,收购一家加拿大企业New Skeena制浆厂。鲜为人知的是,在他赴加重组之前,标的资产其实已被其控制的境外公司提前收购。概而言之,这是一场涉嫌以项目撬动银行资金,“自己收购自己”的跨国资本游戏。
相关人士的举报,令这一几欲实施的“左右互搏”之举终止。但已然开场的收购仍遗留一地鸡毛——因上述收购计划未果,资金无法到位,令倪日涛在其控制的境外公司购得New Skeena资产后,迟迟无法如约投资复产。
2011年10月31日,位于温哥华市北的卑诗省(Province of British Columbia)最高法院召开了一场听证会,当事方之一即是倪日涛用以重组New Skeena的境外公司山威林产品有限公司(Sun Wave Forest Products Ltd.,下称SWFP)。由于当地政府根据约定欲收回资产重新招商,双方对簿公堂。该案已惊动当地省府,政治影响很大。
此案政治影响的因素还有,因中国一位官员以政府信誉为其背书,使这起普通的企业收购裹上一层“官方色彩”。
在国内的造纸业界,前机电业商人倪日涛以外来者身份骤然闯入,并不以技术与管理见长,却对于企业并购颇有心得。他利用名下的中产经投资有限公司(下称中产经)、上海中机能源工程有限公司(下称上海中机)、中竹纸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竹集团)等作为旗舰,通过互相持股构建了一个纷繁复杂的公司系;又在加拿大成立CGR、山威系等众多公司,在德国证交所运作亚洲竹业有限公司(Asian Bamboo AG,下称亚洲竹业)上市,与国内公司遥相呼应。
他擅于在国有企业陷入困境时介入重组,接管国企期间,不时运用抵押资产获取银行贷款,或者成立上游公司以关联交易等方式获得资金,让这些资金在其个人庞大的公司系里实现频繁而高效的体内循环,借以收购更多的国企。
倪日涛曾于七省先后租赁或收购八家造纸企业,总资产号称数十亿元。由于扩张过快,到了后期,力有不逮的他只得从国企抽身,溢价退出或带走核心资产,被重组方由此陷入更深一轮的困境甚至被破产清盘。如今,这八家企业仅余福建一家运转如常。
在疾风暴雨式的收购过程中,他于国企间的进退似乎总能游刃有余,一路绿灯。而位居审批链条上的官员或其家属,不时变身为倪氏公司的股东和高管。但在法律约束更为严谨的西方国家展开投资,一旦违约便会招致讼争,其在国内与权力深度合作的模式便难以为继。
加拿大遇诉
卑诗省最高法院位于温哥华市北,法庭建筑呈斜坡状,顶部与窗口为玻璃结构,流水瀑布顺势而下,司法的权威性与建筑的现代感融为一体。
2011年10月31日10点,这里召开了一场听证会——倪日涛的SWFP与卑诗省鲁珀特王子(City of Prince Rupert)市政府的讼争展开听证。
当地政府的代表焦急地等待着几位中国商人。这场听证会因中方一拖再拖,自6月初延至10月底,以致法院不得不最后通牒。显然,对于双方而言,这场官司颇为耗时耗力。
仅1.4万人口的鲁珀特王子市是新兴集装箱港口城市,位于加拿大西岸,是离亚洲最近的北美港口。
早在2005年9月,倪日涛控制的境外公司SWFP和鲁珀特王子市政府达成合作协议,承诺投入1亿加元用于New Skeena造浆厂生产重建,该市以物业税100%减免为优惠条件。2006年6月,此项收购完成。
自2003年起,在中国造纸业崭露头角的商人倪日涛,踏上了赴加收购上游资产之路。现年58岁的温州人倪日涛,在中国商界不算有名,其2000年进入造纸行业以前,主业一直在机电系统。
公开履历显示,倪于上世纪80年代曾赴湖南做过小型电力设备的中间商,后任机械工业部发电设备服务中心干部、中国机电工业联销公司上海公司经理。1998年起,他担任注册资本1亿元的上海中机董事长。据公开材料,该公司隶属原国家经贸委机械工业局发电设备服务中心。
2000年起,倪日涛以上海中机为平台,整体租赁停产的国企四川雅安制浆造纸厂,利用租赁资产和人员,新设雅安中竹纸业有限责任公司(下称雅安中竹)重启生产。此后短短数年,他赴闽、桂、湘、赣、吉、黑等省,以租赁或重组等方式取得当地陷入困境的造纸业国企的控制权,包括吉林纸业(000718.SZ)、石岘纸业(600462.SH)和黑龙股份(600187.SH)三家上市公司。
2003年以前,国企重组需经原国家计委和原国家经贸委的审批,正是在为重组办理相关手续的过程中,倪日涛结识了时任国家经贸委投资与规划司司长甘智和等人,并建立起友谊。
其时,国家计委正推进“林纸一体化”战略,而甘智和推动了以国债贷款发展造纸业的融资路径。
受国家林业保护政策影响,加之造纸原料处于以草为主改以木纤维为主的转型期,彼时国内造纸业颇受原料缺乏之困,对于美国废纸、加拿大原浆等进口造纸原料的依赖增大。因此,2003年决意进军上游产业的倪日涛,一面加大国内扩张,一面踏上了境外收购之旅。
海外收购平台
海外收购从成立公司平台开始。
2003年6月,倪日涛在卑诗省注册成立加拿大绿色资源有限公司(CGR Investments Inc.,下称CGR)。同时,他还独资注册成立山威投资有限公司(Sun Wave Investments Ltd.,下称SWI),控股2005年4月成立的SWFP。CGR与SWFP成为其日后收购New Skeena资产的主要平台。
CGR成立之初的股权结构为:倪日涛90%、郭静华10%,双方共同担任公司董事。郭静华本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外事干部,处级,注册文件显示,她于2005年12月将股东及董事的身份变更为自己的儿子刘德成。郭静华的丈夫、刘德成的父亲,正是在国家发改委担任要职。
北京君合律师事务所出具的见证函显示,2008年4月9日,倪日涛与刘德成在位于北京建国门北大街8号的华润大厦22楼签署协议,确认后者担任SWFP董事。
甘智和在2005年8月因到龄卸任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之后即加入中竹控股有限公司(下称中竹控股)担任董事。
倪日涛赴加拿大进行海外并购,其控制的邵武中竹纸业有限公司(下称邵武中竹)2005年获得的总投资16.5亿元“林纸一体化”项目,均须经国家发改委核准。后者获得了中央安排国债资金9750万元,申请中国农业银行贷款7亿元、国家开发银行贷款4.6亿元。
此外,CGR的青年员工还包括林姓、魏姓和傅姓多名官员子女。
林某,系齐齐哈尔市原市长林秀山之女。倪日涛于2004年底参与重组的黑龙股份即位于该市。林某2004年留学加拿大,2006年11月与倪日涛按四比六注资成立山威不动产股份有限公司(Sun Wave Property Inc.);魏某、傅某则是吉林省经委原主任魏立昌之子、媳。
这些年轻雇员一般与倪日涛控制的上海中产经投资有限公司(下称中产经)签订工作合同,但工作地点则在倪的加拿大公司。
由于其所持留学签证,无法从加拿大公司领取工资,他们的工资由中产经或其他关联公司支付。
2000年1月召开的中央纪委第四次全会强调,“省(部)、地(厅)级领导干部的配偶、子女,不准在该领导干部管辖的业务范围内个人从事可能与公共利益发生冲突的经商办企业活动。”
而2006年1月1日施行的《公务员法》第102条明文规定:“公务员辞去公职或者退休的,原系领导成员的公务员在离职三年内,其他公务员在离职两年内,不得到与原工作业务直接相关的企业或者其他营利性组织任职,不得从事与原工作业务直接相关的营利性活动。”
据最高法院、最高检察院2007年联合发布的《关于办理受贿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官员的亲属、情人等特定关系人挂名领薪酬,也算受贿。
购买New Skeena
New Skeena,一家在上世纪90年代经历财务危机、2001年秋天停产的加拿大制浆厂,于2004年遇到了它的中国收购者倪日涛。
这家老牌制浆企业拥有年产38.5万吨的两条生产线,然而工艺水平和规模已落后于时代。倪日涛看重的是它成熟的林木供应和销售渠道,以及中国稀缺的针叶木材资源。
而这家远离中国本土的企业,成为了倪日涛下一步资本运作的始点。
2004年9月20日,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加拿大分所(Ernest&Young Canada)以接管人身份接受New Skeena,负责破产企业的清算和债务重组。2005年6月8日,法院通过了SWFP的购买申请,并要求在两个月内完成交易。
然而,直到当年底,SWFP也未签署三方协议,表示中国国内的审批流程耗时超过预计,要求再次延期至2006年2月28日。
来自加拿大安永和卑诗省最高法院的文件共同显示,收购New Skeena亦经过复杂的运作过程。2005年2月至4月,CGR与另一破产清算人Maynard Industries Ltd.签署了New Skeena资产设备收购协议,价格为429万加元。5月,SWFP与安永签署协议,购买后者拥有的土地等资产,作价330万加元。
2006年6月,CGR把购得的所有资产转让给了SWFP。同时,SWFP与Maynards签署协议,以150万加元的价格购买后者手中剩余的项目资产。
据计算,CGR与SWFP购买New Skeena共花费约909万加元,以2006年6月底汇率计,折人民币逾6500万元。
2006年2月15日,甘智和以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的身份,致信安永负责破产清算的合伙人Larry Prentice称:“中竹纸业是我国具有行业龙头作用的制浆造纸企业,其申报的加拿大卑诗省项目,对促进两国经贸往来具有积极作用,发改委对该项目持欢迎和支持的态度。”但公开简历显示,他在半年前已到龄退休。
收到甘智和背书之后,安永同意再次延期至2006年4月27日,最终在6月15日,交易完成。
令人费解的是,倪日涛后来再次向国家发改委申报,请求以其名下的中纸有限公司(下称中纸公司)名义,赴加拿大收购已被SWFP购下的New Skeena资产。同时,还申请国内银行提供以亿美元计的天量贷款用于“收购”。
随后,倪日涛向中国进出口银行申请贷款。2006年6月6日,中国进出口银行向发改委出函表示,对New Skeena项目表示兴趣,在符合审批条件之后愿意提供不超过7339.27万美元的贷款支持。
倪日涛此时已资金腾挪乏术,通过各方周旋以拖延时间来等待贷款。SWFP自2005年始向鲁珀特王子市政府承诺以1亿加元投入New Skeena进行重建计划,以换取当地政府的税收优惠。苦苦等待贷款的倪日涛,重振进程不得不一再拖延,鲁珀特王子市的敦促律师函已纷至沓来。
2007年3月15日,倪日涛向鲁珀特王子市政府的解释文件中写道,该项目的资金筹措正在落实中,银行贷款的有关评估手续正在进行,在“漫长但是必要”的手续之后,该项目已获中国国家发改委批准,并在2007年1月底抄送了中国商务部、外汇管理局和进出口银行,提请鲁珀特王子市政府理解复工计划延长的原因,继续给予税收优惠。
为加速贷款审批,2007年1月20日至25日,中竹纸业邀请多名中国进出口银行人士,前往New Skeena进行考察。
据了解当时情况的人士称,当时中竹纸业人员向银行方面称,向安永购买破产资产耗资1亿美元,并隐瞒纸浆厂的真实情况,只强调卑诗省政府对纸浆厂的各项环保投资和政策支持。
“欺诈文件”
按照正常的境外投资审批手续,国内企业的对外投资必须经过国家发改委国外资金利用司的核准,并在商务部对外投资和经济合作司备案、报请国家外汇管理局审批之后,方可最终取得投资资质。如要银行贷款,还需向相应的银行申报,由银行出具贷款意向书。
早在2005年7月,中纸公司(两个月后更名为中竹控股)委托中国轻工业成都设计工程有限公司完成项目评估,并编制了项目申请报告。12月,该项目通过民生银行的贷款资格预审,后者向倪名下的中竹集团出具13788.24万美元的贷款意向书。此后,中国进出口银行也就此项目向中竹控股出具不超过7339.27万美元的贷款意向书。
2006年4月19日,四川省发改委将《中竹纸业集团30万t/a NBKP境外投资项目申请报告》转报给国家发改委。据这份报告,该项目总投资17499万美元,其中,中竹集团投资10484万美元。
投资方式为,中竹方面以购买项目公司SWFP股权的方式,间接控股后者全资拥有的New Skeena资产。中竹方面的上述投资额度中,有6000万美元用来购买SWFP的60%股权。
上述参考价格来自中竹集团提交的,一份由美国评值有限公司加拿大分公司(American Appraisal Canada Inc.,下称美评)2006年9月出具的932-275号《资产评估报告》。报告称,拟收购的一系列资产总评估价格为2.02亿加元。
国家发改委于2007年1月核准了这一方案。据了解,国家发改委之所以核准该方案,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对美评出具的上述报告的信任。
但如前所述,SWFP于2006年6月完成对同一资产的收购时,仅用909万加元,与美评评估的2.02亿加元,相差何止千里。
《财经》记者致信美评核实上述评估报告的真实性,后者回复称,“我们确认这份报告并非由美评或者任何美评相关的公司出具,但是看上去却使用了我们曾经出具的一份报告作为模板来制造的。……实际上这是一份欺诈文件,我们拒绝承认与它的关系。”
被收购方的面目亦有可疑之处。中竹集团2006年11月向国家发改委、中国进出口银行等机构提交的一份股权转让协议称,山威控股有限公司(Sun Wave Holding Ltd.,下称SWH)对SWFP拥有100%的股权,SWFP拥有原New Skeena公司的全部设备及相关资产。SWH将SWFP的60%的股权转让给中竹集团,转让的总价款6000万美元。
但加拿大相关公司注册资料显示,对SWFP拥有100%股权的系SWI,而非SWH——关于这一点,北京君合律师事务所也在2008年出具(10-8519-1300)见证函予以确认。SWI系倪日涛全资拥有,但SWH为一名加拿大华人全资拥有。
在项目申报材料中,两家公司名仅一个英文单词之别,却将SWFP的真实权属掩盖。
更有甚者,2008年,国家外汇管理局管理检查司在一项调查中发现,中竹纸业并未在外汇管理局注册,其收购SWFP项目亦未获审批,CGR资金来源为大量境内小额汇款,为非正常资金往来项目。
对簿公堂
自2008年5月起,相关人士就中竹集团在申报SWFP股权项目过程中涉嫌存在重大欺诈、盗用SWH名义伪造《股权转让协议》、骗取巨额外汇等问题,向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外汇管理局、进出口银行举报。
受此影响,已出具贷款意向书的两家银行的相关贷款并未发放。
而SWFP因为资金迟迟无法到位,后续运作难以为继,最终落得被鲁珀特王子市政府没收New Skeena土地,资本尽失的结局。
一个资本运作的故事,周游于监管层、银行、工厂、外国政府,最后竟因为与外方政府的诉讼,而难以自圆其说。
将近三年后,在项目迟迟没有动工迹象的情况下,2008年2月,鲁珀特王子市单方面结束了合作协议,要求SWFP即刻付清2006年和2007年的物业税。正如SWFP另一宗与当地工会的纠纷案卷所述:“SWFP所做的,不过是保安工作,以及维持纸浆厂的现有价值,来等待未来的投资机会,并未做任何重建工作。”
一年半后,仍未收到SWFP税款的鲁珀特王子市政府没收了New Skeena所在地块,并挂在官方网站上以底价608万加元进行拍卖,且要求SWFP在一个月之内将工厂设备迅速搬出。
尚在贷款申请期中的倪最需要时间。2010年2月1日,SWFP将鲁珀特王子市政府告上法庭,称New Skeena设备众多,危险品难移,一个月内搬出不切实际,请求法院要求鲁珀特王子市政府给予合理的时间来解决此事。但是其在此后的听证会中,却一再拖延。
双方僵持不下,诉诸加方司法体系,一年已过,僵持未果。
诉讼过程中,面对即将失去的New Skeena,SWFP也着手提交申请要购买这块土地。2010年12月,鲁珀特王子市政府公告已获得六个意向购买者,SWFP因不符合条件而遭拒绝。
参见《财经》杂志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