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Chinese这个词,本来的意思是中国(人)的,在近几年的外媒中却变成了有着很多潜台词的“中国式”。今年八月的《纽约时报》上曾刊登过一篇文章,题目为《中国式相亲犹如一桩买卖》,作者描述了一个外国人完全无法想象的场景:“一个朋友经人介绍在北京和一个女孩子约会,让他没有料到的是,到了咖啡厅后,见到的不仅仅是这个女孩子,还有她的母亲。几分钟之内,女孩的母亲连珠炮式的向他发问:你赚多少钱?你在哪里上学?你有房子吗?”等等。这种中国式相亲吸引了很多美国读者的眼球,一瞬间招来了十几万人的围观,甚至连美国人都会留言感叹:长见识了吧,这就是中国特色!
中国特色这个词,好像是邓小平的改革开放之后才出现的词汇。所谓特色者,既不同于普通,也不同于以往,可能也不同于以后。所以但凡能冠上特色的,便成了有理没理、合法不合法却都可以使用的专利,于是“中国式”现象开始层出不穷。
“中国式开会”的照片里是一群在党代会上睡得东倒西歪的权贵;“中国式领导随从”则是一位不知出处的年轻美眉。“中国式反腐”依靠的是家中失窃、日记丢失、二奶翻脸、或者网络爆料。“中国式对外援助”在五年里豪砸了近4700多亿却在世界上没有几个真正的朋友,自己乡村的孩子们则冻着身子饿着肚子上不起学没有社会机制关注中毒死在垃圾箱里。“中国式养老”则表现在社会养老资源的严重不足,养老床位缺口严重,养老资金捉襟见肘,从而导致了未富先老、老无所养的局面。“中国式买房”依赖的完全是家庭背景,网上不断爆出某些“公仆”拥有多套房子闲置,而普通百姓则需要全家几代一起凑头款、然后节衣缩食付房贷的现实,还有更多的却只能望房兴叹。“中国式造城”不顾城市和环境的发展和规划,热衷上项目、盖楼、修路,像画大饼一样地盲目扩张城市规模。还有“中国式拆迁”、“中国式高考” 、“中国式治理”、“中国式医患关系”、“中国式产业升级”、 “中国式贫富差距”、 “中国式选秀”、“中国式交通事故”、“中国式奥运”等随你想象。
(中国式援助:一片争议声中的捐献校车给马其顿)
(中国式贫富差距:拥有22套房的公务员“房叔”和丧身垃圾箱的毕节儿童)
(中国式民工:蜗居广州公厕九年就是为了孩子能在这里上学将来会有出息)
上行下效,到了普通百姓这里,“中国式”也有了自己的中国特色。“中国式过马路”是不管红灯绿灯凑够了人就走;“中国式接孩子”则体现了独生子女家长对现在社会治安的深深担忧;“中国式民工”背井离乡一年忙到头挣不到多少钱还得辛苦讨薪;“中国式喜剧”里有类似赵本山之类的喜剧笑星拿弱势人群取笑的无聊;“中国式一脱到底”为了促销、为了生计、为了炒作,或破罐破摔,或乐在其中,或迫于无奈,或自顾疯癫,于是全身赤裸。当然还有“中国式离婚”、“中国式捐精”、“中国式自杀”等。
在外媒的版面里,“中国式”已经成了一个时髦的句式,每当对中国某一类现象和问题不能作出精确概括的时候,只要冠以“中国式”就一定会吸引眼球,因为这代表着落后和负面,代表着腐败和钱权交易,代表着法治的不健全等种种社会弊端。而在“中国式改革开放” 以来仅仅三十几年的光景里,我们就创造出了很多令世界瞩目的“中国特色”。
而更让我不能理喻的是,面对网络爆出层出不穷的“中国式”,网监们会毫不犹豫地来个“中国式封杀”,更有一些喜欢占据“中国式道德制高点”的人会说:咱小老百姓吃饱了撑的管什么国家大事?!较多的则是见怪不怪好心地给我扔来一个“中国式劝说”:这就是中国特色,你已经不在中国了,管它干吗?我当然可以视而不见,什么也不说,让某些有权有势的人继续享受金钱美女、洋房汽车、海外护照、子女出国、有警察保镖、有军队站岗、有特供、有保姆伺候等的“中国式特权”日子,而让普通百姓继续在“外国人父母”的领导之下。
可,这还是你要的中国吗?
我的揭短,不过是希望中国愈来愈好罢了。而我真正希望的则是:未来有一天“中国式”代表的不再是负面和落后,而是先进国家魅力的代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