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十八大新核心人事难产
八月下旬,谷开来案件开审。一些中国观察家认为,中共举行十八大障碍已被扫除。接着,一份十八大人事名单开始流传,并被媒体采信。然而,仅仅一周时间还不到,人们又普遍传言,十八大人事还没定盘;各派仍在激烈角逐;不断出现的出乎意料的新人事变动似乎证实这一说法。无论如何,有两点可以肯定:第一,中共关于十八大人事布局是人们最关注的中国政治热点;第二,无论目前中共执政核心是否有这一布局的底稿,都还不能说这是最后定局,因为即使沸沸扬扬的谣言本身不是一个证据证明定局尚未形成,这类舆论形势也是一个强大变数,鼓励挑战者冲击定局,催生变局。
作为政治学者,我不准备分析那些照成规候位的候选人谁上谁下,更不会讨论坊间八卦新闻,而是分析人事布局的变数和变局:哪些因素会影响和推翻中共十八大人事安排。中国目前大变在即,中共十八大的人事布局几乎肯定是过眼烟云。
派系间权争导致变数
人们关注十八大新核心,主要指常委名单,现在能确定的是习近平和李克强,其他人都有不同说法。然而,十八大的新核心,不该仅仅是常委名单,更重要的是常委分工格局,因为这牵扯到各派系对十八大后的政治影响力。此外,常委人数、宣传和政法主管是否入常、胡锦涛是否续任军委主席、李克强是否入军委。最后,共产党党史表明,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央委员和军委委员名单也很重要。所有这些似乎都还是未定之数。
根据资深中共政治的观察家吴稼祥分析,今年北戴河会议应该最后通过中委名单。然而,令计划等人事变动表明,不仅中委未定,而且书记处和政治局的名单都还在折腾。习近平被报因伤取消预定会见希拉莉的日程,更是引起多种猜测。
近些年的特大政治事故还在调查处理之中(王立军──薄熙来──谷开来案件只是其中一个),加上一些待查举报案件,任何案件的进展随时都有可能牵扯进新当事人,从而改变现有人事布局。中共腐败暴政已经达到在位无好人的地步,谁都有案可查。再次,由于现在局势不定,一些外围势力或者被邀请参与协商人事布局过程,或者有机会影响布局。例如,不仅前几任政治局常委被邀请参加北戴河协商,而且被戏称为共和国原始股持有家族都直接和间接地参与讨论十八大人事。
最后,即使为了十八大按时举行,中共提出人事名单,也是仓促勉强形成的共识,极有可能在十八大上被一些政治事件搅局推翻。最近风传陈毅元帅之子、文革期间太子党有声望的领袖、八○年代后期政治改革设计参与者陈小鲁致信中共十八大代表,要求他们解决腐败问题和监督党中央。这个事件传递出一个重要的信息:一些有影响的力量开始独立于党的安排行动,在十八大上发难挑战既定人事布局。中共十八大将是一个充满变数的会议。
政治危机引发大变局
人们之所以对中共人事格局感兴趣,除猜度宫廷阴谋带来的八卦新闻刺激外,更重要的是人事格局决定政策取向。就此而言,即使中共十八大可以产生出新核心人事格局,这个格局可能也不是那么重要,因为这个人事格局不是在政策分歧的争辩和角逐中产生的,这样的人事格局不仅没有政策取向的指标意义;相反,还极有可能被未来危机冲垮。
在一个政局稳定时期,专政政体的领导核心一旦就位,不会有太大的变动。然而,但当国家面临危机,一个领导核心人事安排不是面对对挑战性问题的回应,而是派系权争瓜分利益和机会的结果时,这个人事安排会被以后的危机冲垮。
今天中共面临如此多问题,而待命上位的都是些逆向淘汰出的世故官僚,他们没有心思解决危机,只会欺上瞒下往上爬。这是薄熙来可以异军突起、冲击中共三代核心的原因。也是他不同于杨家将和二陈,不会被共产党打倒的原因。
薄熙来体制出局但民间威信飙升的启示是:中国需要有魄力和胆识正视问题、驾驭危局的领袖。
由于在平庸的政治时期观察太久,中国问题研究者都忘记了政治浮沉的基本规则。古语云:“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在中共的体制架构内解决不了现有中国问题,这是连中共上下都有的共识。中共十八大新核心格局会被局势发展冲垮。那些最可能成为新领导是引领中华民族完成宪政民主转型的领袖。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