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何时吃到自家“苹果”

作者:刘凤羽 发表:2012-09-16 12:10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美国苹果公司昨日发布了新一代智能手机iPhone5。报道说,它与“前辈”的一个明显区别就是显示屏变大,机身更轻薄,且首次支持传输速度更快的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

牵肠挂肚那么久,产品也更快、更大、更薄,因此毫不意外地,iPhone5“一面世”就点燃了全球果粉的疯狂热情,当然其中也少不了趋之若鹜、“卖肾”也要买的中国果粉。

但与果粉的狂喜相比,业界却颇为失望。因为与iPhone4相比,期待已久的iPhone5仍带有老产品的明显影子,缺乏创新。

有人因此批评说,苹果正在逐步褪去此前创新的光环,设计思路已从开创潮流变成随流前行,新品发布也从颠覆性创新变成“修修补补”式改进完善。

都说喜新厌旧是人类的天性(男女均如此),易对熟面孔审美疲劳。但业界的失望,似乎与喜新厌旧、审美疲劳无关。实际上,iPhone5依旧出色,仍是目前最好的智能手机,业界失望体现的是担忧,担忧iPhone5因缺少创新而不能引领行业潮流,让竞争对手缩小差距并赶超。

曾经,iPhone纵横江湖无敌手,每年只发一款新手机就可掠走智能手机市场逾七成利润,公司市值更飙升到6000亿美元;现在,美国经济学家乐观估计,iPhone5肯定大卖,并“连带美国经济增长也平添几分亮色”。表面看来,苹果公司一片盛世图景,但实际上,缺乏创新也暗藏隐忧,可能让眼前的浮华成梦。

全球最好的智能手机、全球市值最高的企业尚且如此,中国国产手机及手机商,又该如何?

自上世纪90年代中国研发第一台手机至今,国产手机走过了模拟—数字—智能三个时代,虽曾有过高速发展、“手机中的战斗机”之类短暂荣光,但国产手机一直也被视为杂牌手机、山寨手机,发展坎坷、岁月蹉跎、难见辉煌。

即便智能手机时代到来,为国产厂商带来了翻身机会,但真要翻身绝非易事:

一是品牌弱小,不具竞争力。尽管2011年我国手机产量达11.3亿部,名列世界第一,但单个品牌出货量最多8000万,而当年诺基亚销量近4.2亿部,iPhone也有9300万部。

二是低质低价“只赚吆喝不赚钱”,发展之路越走越窄。低质低价的后果是毛利率低到仅10%左右,而苹果手机接近50%。低价难以提升产品品牌形象,利润低则难以加大研发,国产手机难以壮大。

不论品牌弱小还是利润微薄,其根本原因,还是缺乏核心技术和创新,没有核心竞争力,只能东施效颦、重面子没里子。资料表明,核心技术缺失、质量差、库存巨大是困扰国产手机发展的“三座大山”。

中科院院长白春礼曾说,中国错失了前四次科技革命的机遇,在第五次科技革命(电子计算、信息网络等)中也只是跟踪者,且是一个未取得优良成绩的跟踪者——这话用在国产手机的发展现状上,可谓十分贴切。

白春礼还说,即将到来的第六次新科技革命,中国再不能与其失之交臂了。为了民族和国家的复兴,如此高远的目标,必须确立。但对于手机用户已达10亿的中国来说,继续补第五次科技革命的课,自主创新,提高国产手机的核心技术,创立与手机用户大国相匹配的全球知名手机品牌,让中国人早日吃上自家种的“苹果”,并从“追随者”变“引领者”,也殊为紧迫。

都说“中国制造”要向“中国智造”转变,但这需要一个行业一个行业脚踏实地做起。

来源:重庆商报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