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这是宋代文人周敦颐在其著名的《爱莲说》中以诗意的语言表达了对“莲”那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品格的喜爱。
莲,亦称“莲花”、“荷花”,是一种多年生的水生植物花卉,具有出淤泥而不染的特性。在《诗经》中,被称作水芙蓉、水芝、泽芝、水华、水环等。她在中国不但广为种植,而且人们还采食莲子、莲蓬、莲藕。一些陶器、瓷器上也出现了荷花样的纹饰。
东汉时期,随着佛教的传入,“莲花”的称谓开始出现。莲花高洁的品格,与佛教徒希望在浊世中不受污染、潜心修行,从而进入佛国净土的愿望是一致的,因此备受佛教推崇。
特别随着佛教的传播与净土莲宗的建立与发展,佛教把莲花的自然属性与佛教的教义、规则、戒律相类比美化,逐渐形成了对莲花的完美崇拜。佛国被称为“莲界”,寺庙被称为“莲舍”,和尚的袈裟被称为“莲服”,和尚行法手印称为“莲华合掌”等,皆是具体的表现。
事实上,莲花在佛国世界中象征着果位与佛的威德。
迄今在很多寺庙中,人们都会看到佛祖释迦牟尼手作说法印,结跏趺坐在莲花台上;被称为“西方三圣”之首的阿弥陀佛也结跏趺坐在莲花台上,双手仰掌足上,掌中托着一个莲台,似乎在指引众生前往西方佛国净土;而以大慈大悲闻名的观音,更是身穿白衣,坐在白莲花上,一手持着一只净瓶,一手执著一朵白莲,引导着信徒到达佛国净土。佛陀、菩萨所坐的莲花台,即体现了果位与佛的威德。
据佛经中记载:释迦佛降生之前,皇宫御苑中曾出现了八种瑞相,百鸟群集,鸣声相和悦耳,四季花卉一同盛开;尤为奇异的是,在宫内的大池塘中还突然长出一朵大如车轮的白莲花,白莲长出之时恰是释迦降生人间之际。当释迦牟尼佛降生之初,白莲花中闪出千道金光,每一道金光又化作一朵千叶白莲,每朵莲花之中还坐着一位盘脚交趺,足心向上的小菩萨。这表明释迦牟尼佛的降生,在天上人间都引起了极大的震动,其威德非人言可表,是故有佛国圣花现身。
另据佛经中记载,莲花分为白、青、红、紫、黄等五色,称为“五种天华”,其中白、青两色最受青睐。白莲花,梵文音译为芬陀利,此花最大,花瓣数百,而且人世间难以见到,故被视为“稀有之华”,佛祖释迦称她为“人中好华”。青莲花,梵文音译为优钵罗,因色青故名。她叶狭长,近下小圆,向上渐尖,青白分明,酷似佛眼,故在佛经中称之不“莲眼”,也即观音菩萨的眼睛。
上述五种莲花,分别为五大虚空藏菩萨所坐,即:东方福智虚空藏,坐青莲花,乘银牛;南方能满虚空藏,坐赤莲花,乘金像;西方施顾虚空藏,坐白莲花,乘琉璃马;北方无垢虚空藏,坐紫莲花,乘狮子;中央解脱虚空藏,坐黄金莲花,乘水晶龟。
佛经上还记载说莲花有人华、天华和菩萨华三种。人华者,莲瓣仅十余而已,天华者莲瓣达数百,而菩萨华者,莲瓣多达千数,即是佛教最尊崇的千(瓣)莲花,是佛国莲花的象征。
的确,人们对于莲花的喜爱,正是源于其高贵的品格,而将莲花赋予如此深刻的内涵,不正是神佛对善良的世人极为清晰的点化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