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伦敦奥运,中国和四年前的北京奥运一样,一路在跟美国拼金牌,拼奖牌。我庆幸中国最后在金牌和奖牌总数上都输给了美国。如果中国是一个自由、民主的国家,那么无论谁拿奖牌我都高兴,为那些赢了奖牌的选手高兴。就像作为美国人,我也照样为英国选手赢金牌而鼓掌一样。但是今天,作为一个华人,每次看到中国赢金牌,我都不仅没有激动,反而更增加一份对中国的悲哀。为什么?
虽说奥運會的宗旨是公平比赛,希望友好竞争精神能促进世界更和平美好。但独裁国家从来都是利用这个机会煽动民族主义。金牌越多,民族主义的狂热就越强烈,而民族主义越强烈,就越有利于独裁统治。所以,独裁国家在国际上多拿一块金牌,就给通往民主的道路上多增加一层障碍。
一如既往,这次奥运期间,中国也是举国关注。国内的朋友说,打开电视,到处都在播奥运,全国都跟着奥运热乎。但在美国,真感觉不到任何对奥运的超常关注,美国人对NBA篮球赛、美式足球赛、或棒球赛的劲头,好像比对奥运大多了。
要想奥运热,媒体当然可以煽动起来。但美国媒体不会去煽,因为不需要靠煽动民族主义来刺激爱国情绪,而是靠自由的力量凝聚自发的爱国之心,靠自由竞争精神和市场经济,来造就奥运金牌选手。只有像中国这种专制国家,才为了刺激民族狂热,不仅媒体煽动奥运热,国家更花大钱打造金牌选手。这就是为什么前苏联、东德等国家在共产时代下大力气争金牌,都是奖牌、金牌大国;但民主之后,他们的奖牌成绩都下降。
今天,中国像当年苏联一样,可以在奖牌上跟美国一争高低,在国内燃起沸腾的民族主义情绪,但在国际上,却并不能赢得多少尊重。因为谁都知道,那是动用国家之财力,举国体制下的产物。而美国等西方民主国家的奥运选手,都是私人培养,奥运前参加资格赛,谁达到标准,谁代表美国出赛。两种体制下选手的竞争,本身就是不公平的。所以,中国赢金牌,并不和赢世人的尊敬、赞赏成正比。
但专制者很清楚,为强化国内统治而赢金牌的意义,远高于在国际上赢得尊敬。这就是为什么希特勒的德国和共产东德、苏联等都让他们的运动员使用兴奋剂。中国同样,仅仅是被证实的就有:多名体操运动员年龄造假(悉尼奥运),游泳运动员集体用药(日本广岛亚运会)等等,宁可冒在国际上声名狼藉的危险,也要赢金牌。前中国国家体委主任伍绍祖2011年11月曾对中国媒体表示:“我到体委后就天天听到有人说,兴奋剂不用不行,成绩上不去。” 伍绍祖还在其回忆录中写道:“当时(90年代初)有个共识,成绩不行就得服兴奋剂。服用兴奋剂三个原则:有用、无害、查不出来。”
这次伦敦奥运,中国16岁的女游泳选手叶诗文在伦敦奥运会400米混合泳比赛中,以打破世界记录的成绩夺得金牌,而且最后50米冲刺的速度甚至快过男子金牌得主、美国的罗切特。她超过一般男运动员完全可能,但超过男性奥运金牌得主,实在太令人瞠目。这种过于“超人”的成绩引起国际媒体质疑不是没有理由的,毕竟男人、女人的体力是有明显不同的,更何况以前共产国家遭质疑的成绩,多数后来都被证实用药,中国更有一串前科。
民主国家运动员当然也有用药的,但那都是个人行为,被查出会受到法律惩罚。像美国的金牌赛跑女选手琼斯(Marion Jones),她本人2007年承认曾在2000年悉尼奥运前用药,结果她的全部金牌、奖金等都被没收,并因在用药问题上作伪证而做了六个月监狱。她曾在记者会上流着泪道歉:“我背叛了大家的信任,让我的国家和我个人蒙羞。”她用药当年也没有被查出。
但中国嘛,你别指望任何用过药的运动员承认,更别说道歉。
今天,奥运金牌对统治者的好处自不必说,强化政权,保持权力。金牌选手付出了苦和累/泪,但他们总还是有所获。在中国穷的时候有荣誉,今天则不仅是有名声,更有巨额金钱利益。但那些被刮走了血汗钱,连蜗居都买不起的小老百姓们,也跟着蠢血沸腾地欢呼——专制城墙上又镀上了一层金——实在是傻透气了。
一位国内的朋友在电话中说,中国羽毛球选手获得金牌后奏中国国歌时,全场的中国观众一起跟着音乐高唱国歌,震耳欲聋。那种明显要“示威”的阵势,把外国人看得目瞪口呆。这位朋友说,“虽然我很清楚,他们就是要通过这个展示所谓国威,电台播这种东西就是用民族主义宣传洗脑,但还是被那个国歌和那种气氛弄得热血沸腾。连我这种心里有数的人都被搞成这样了,你说那些没脑子的怎么能不跟着疯。”
中国人总是善于制造最大的黑色幽默,让我们想像一下那是多么荒诞的场面:那些连选举权都没有、被专制的司法吓得战战兢兢的臣民们,在大墙内连自由信息都不被允许接收的思想奴隶们,在伦敦对着自由世界怒吼:“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但他们群情激昂、骄傲欢呼的真正内容难道不清清楚楚地是:“跪下,甘愿做奴隶的人们,用我们的愚昧强化奴役我们的独裁;中华民族到了最危急的时刻,每个奴隶自愿地发出愚忠的吼叫:跪下,跪下,我们需要金牌来坚固专制的长城。跪下,跪下,跪下——”国歌声中,血染的五星红旗在那些人手中高扬...
这一景,能不让人为中国的金牌而感到悲哀吗?
2012年8月12日伦敦奥运闭幕之际
(文章只代表特约评论员个人的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