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图片)
为了确保中药的疗效能够更好的发挥治疗作用,服用中药时需要对一些食物忌口,通常应注意以下几点:
1、服中药时不要喝浓茶,因为茶叶里含有鞣酸,与中药同服时会影响人体对中药中有效成分的吸收,减低疗效。
2、服用中药时不宜吃萝卜(服理气化痰药除外),因萝卜有消食、破气等功效,特别是服用人参等滋补类中药时,吃萝卜会降低补药的效果,影响药物的补益作用。
服中药的“忌口”是指治病服药期间的饮食禁忌,中医非常强调这一点,民间也积累了很多经验。实践证明,形形色色的食物具有各自的性能,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药物的治疗作用均会产生一定影响,服中药学会“忌口”有一定道理。
服中药时的饮食禁忌包括病症食忌和服药食忌。病症食忌是根据疾病性质来讲究“忌口”,像湿热病应忌食辛辣、油腻、煎炸食品,而寒凉症就应忌食生冷、寒凉的东西。结肠炎属湿热病,应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而狗肉性燥,不适合此时补养。
中医的服药食忌讲究更多。如服人参时忌萝卜,服鳖甲时忌苋菜。服中药时不要喝浓茶,因为浓茶里含鞣酸很多,与中药同服会降低疗效,应以喝白开水为主。服中药时不能吃辣椒,特别是热性病症,服清热凉血或滋阴降炎药时更不宜吃辣椒,否则会使治疗无效或疗效减弱。腐乳中含有一种蛋白酶会抵消中药的药效,也是需特别“忌口”的。服中药煎剂及丸药时,忌生、冷、油腻食物。
至于老中医常说的“发物”,是指患了某种疾病的人治疗期间不宜食用的食物。中医按其性能把食物分为6类,其中,姜、蒜等属于发热之物,虾、蟹等属于发风之物。“发物”是否需要“忌口”,得按中医的方法辨证论忌。有的哮喘病人,平时可以无所顾忌地随便吃喝,而在哮喘发作期间,蛋、牛奶、鱼虾等高蛋白食物却成了加重病情的“发物”,理当“忌口”。此外,患有疥疮、皮肤病者忌食咸水鱼、虾、蟹及羊肉、猪肉等食物;水肿病忌食食盐;肝炎病人忌食辛、辣、油腻之物。
3、消化道疾病如肝炎、慢性胃肠炎患者,在服用健脾、温胃和胃药时,禁服大蒜,大蒜中含有大蒜素能刺激胃肠黏膜,使所服的中药不能有效地发挥治疗作用。
4、服中药煎剂及丸药时,宜忌生、冷、油腻。因为生、冷类食物刺激胃肠,影响胃肠对药物的吸收,油腻食物不易消化和吸收,而且油腻食物与药物混合,更能阻碍胃肠对药物有效成分的吸收,从而降低疗效。
此外,患有疮、皮肤病者忌食鱼、虾、蟹及羊肉、猪肉等食物。水肿患者忌食食盐。肝炎患者忌食辛、辣、油腻。
选择正确的服药时间,才会得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对中药更是如此。
服中药的时间要根据病情和药物的性质来定。大多数药物宜在饭后服用,尤其是补益药(如人参)、健胃药(如补脾益肠丸)和对胃肠刺激性较大的药物(如甘露消毒片);而驱虫药(如乌梅丸)和泻下药(如大承气汤),则空腹时服用较好;安神类中药应在睡前服用。但不管是在饭前或饭后服药,都应有半小时至1小时的间隔,以免影响药效。
一般来说,中药通常需一天口服3次。病情缓和者可每日口服2次;而病情较重、较急者,可根据医师的指示,每隔4小时左右服药一次,夜晚也不停止,以使药力持续,有利于更快地缓解症状、减轻病情。
有些是中药处方,需要自己熬制成汤剂才可以服药,一般是熬3回就可以。很多人是在喝之前才会熬上一回。其实为了药效更均匀,可以提前熬好,合并三次的汤剂,保证每次喝下去的成分都是一样的,才更有效。
服中药期间,不可吃那些滑性果实等,不可多食生芫荽,蒜,各种生菜。也不能多吃肥猪肉,犬肉,油腻肥羹,鱼脍腥臊等物。
胃口不好的人,不要喝牛奶;肝胆功能不良的,不要多吃高蛋白的饮食。
方子里面有白术,苍术之类的药物的,不要吃桃和李,还有雀肉,胡荽,大蒜,青鱼,以及各种鱼虾酱制品;
有黄连,桔梗,就不能吃猪肉;
有地黄就不能吃芜荑,也就是无姑;
有半夏,菖蒲不能吃饴糖和羊肉;
有细辛不能吃生菜,可吃熟菜;
有甘草不能吃白菜,唐本草还不能吃海藻,但千金方中却有海藻甘草汤;
有牡丹勿食生胡荽,也就是芫荽;
有商陆不能吃犬肉;
有常山不能吃生葱,生菜;
有空青,朱砂不要吃生血物;
有茯苓不要食醋物;
有鳖甲不要吃苋菜;
有天门冬不要吃鲤鱼。服中药禁忌
还有就是吃药期间,通忌见死尸,还有产妇,淹秽事。
如果服食的是补益类的药物,要忌房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