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时尚频道
几年前,为了泡面,我和他们变成朋友,而且是解救别人婚姻的“泡面之友”。
话说数年前,研究湿地的朋友来电:“这星期要去草埤,你去不去?”虽然不清楚草埤在哪,要去干什么,可是心里却明白跟这群往山里闯、到水里混的人当朋友,不能婆婆妈妈的“打破砂锅问到底”;我只敢提出生存问题来打包行囊,“我该准备饮料或干粮?”
电话那一头传来朋友急着想挂电话的声音:“都不需要啦!我朋友会准备水,还有煮面给我们吃。安啦!他会包办一切。”朋友匆匆挂掉电话,留下满脑子大大小小疑问的我。
坐着朋友的车到了集合地点,他的朋友(我未来的泡面之友),已煮好一大锅加了多种蔬菜的泡面,等着我们享用。第二天,当我们睡眼惺忪之际,一锅热腾腾的泡面又等着暖我们的胃。下午回台北前,又是一锅现煮的泡面,在等候食客品尝。
泡面亲友团成军
回台北的路上,胃里撑着一整年配额的泡面。我忍不住好奇的问:“你朋友全家好像很喜欢吃泡面?”塞在车阵里动弹不得的朋友,终于愿意缓下步调,好好回答:“哪有!我那朋友,说得好听是心思细密,未雨绸缪,说得不好听就是杞人忧天。反正,他凡事设想周到,规画妥善。这样的细心,让他在众多追求者中脱颖而出,抱得美人归。可是,这种个性也把他老婆弄得快抓狂。我们吃的泡面,全是他在台风季储备的粮食。台风季过后,我们就得帮忙清库存,免得他老婆看到储藏室里满满的干粮,气得天天碎碎念。”
从此之后,我就正式登录为他的泡面之友,只要一通电话,我们这些身怀解救他人婚姻使命的朋友,就必须翻越半个台北,到他家吃几碗加了青菜、热腾腾的泡面。
个人特质 解读一体两面
目前任职于加州大学戴维斯校区的社会学教授费蒙丽(Diane Felmlee),在一九八○年代,当她从事印第安纳大学的教职时,因为找不到学术研究方向而惶惶不安。
一天,她与一群女性友人聚餐,在天南地北一阵闲聊后,话题逐渐转入清官难断的感情事。这一些高学历、高收入的女性开始忘情的数落当年爱得失魂落魄,现在却恨不得捶他两拳的人生伴侣。
一个抱怨先生日日被事业绑架,忙得不见人影;一个哀怨的诉说,先生嘴里吐不出甜言蜜语;还有一个怨叹先生爱说老笑话,是上不了台面的笑匠。听了一堆苦水后,费蒙丽不禁讶异的问:“当初是什么特质吸引你们疯狂爱上现在的另一半?”
她们的回答,更令她吃惊。抱怨先生是工作狂的人回答:“从学生时代起,先生拚命三郎的做事态度,最吸引自己。”另一个则是欣赏先生不苟言笑的酷。还有一个人喜爱先生能够逗她开怀的幽默。在这些爱恨纠缠里,费蒙丽终于找到研究的方向。
于是,她要求参与实验研究的年轻男女,填下正在深深爱恋的朋友或是伴侣,最吸引人的特质是什么?最让他们难以忍受的特质是什么?如果两人已经分手了,分手原因又是什么?结果发现:恋爱初期最吸引人的特质,往往是让恋情走到尽头,终结爱情的最大祸首。
回归现实的觉醒
老天为什么要设计这个爱恨纠缠、难分难解的习题,来考验天下有情人呢?
做学术的人还是喜欢用学术观点来解释,费蒙丽说:“这个现象可能源自社会交换理论(Social exchange theory)。愈是优越、吸引人的特质,往往伴随更大的奖赏,但同时也影响与他共事的人们,尤其是亲密的伴侣、朋友,要为这层关系付出某种代价。”
至于专家是否为这个难题开出药方?专家说:“最大的解药,就是当事人必须自我觉察,不仅要有自知之明,还要知过能改,如此一来,原本无解的情感习题就能解套。但如果当事人不愿配合解题,那么快抓狂的另一半只好听老人言,睁只眼、闭只眼,放大优点,少看缺点,自力救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