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思邈出生在今陕西省关中平原北部的耀县孙家原村,是唐代一位杰出的医药学家,被尊称为“药王”,同时也是我国七世纪以前一位集养生之大成者。其学问渊博,医德高尚,医德精湛,对养生学和本草学有很深的研究。
《旧唐书》载:“永淳初卒,年百余岁。”倘若以孙氏10岁左右(公元537年)会见西魏将军洛州总管独孤信为依据来推算,孙思邈的最高年寿可达150多岁。这绝非无稽之谈!
孙思邈从小体弱多病,经常需要延医服药,甚至付出了沉重的开销费用。 一个连年患病的孱弱小儿,竟然能够成长为中国医学史上技艺精湛、医德高尚的良医,进而成为罕见的高龄老寿星,不能不使人大为惊异。其中的奥妙绝非三言两语能够说清楚,但是孙氏本人的生活和养生实践能够为其作出最好的解答。
修心励志
孙思邈享年高寿正是其行其德所产生的结果!孙氏重视道德修养以延寿,所以他在许多养生长寿理论和方法中都用养性来概括,认为“性既自善,内外百病皆悉不生,祸乱灾害亦无由作。”故《内经》指出:“德全不危”。俗语常言:“善必考寿,恶必早亡!”这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孔子提出的“仁者寿”,“大德必得其寿”的命题,为《内经》养生理论所直接接受,开始形成中医养生重德的传统。孙思邈是一位文化巨人,又是一位医德的楷模,因此他对养生重德的传统加以充分的继承和发挥。他的养生学思想突出的强调道德修养的重要,着重论述了“养德”与长寿的关系。他引用嵇康的话,阐明:“养生有五难:名利不去为一难;喜怒不除为二难;声色不去为三难;滋味不绝为四难;神虑精散为五难。”此五者无于胸中,则信顺日跻,道德日全,不祈善而有福,不求寿而自延,此养生之大旨。”孙氏把精神修养视为“养生大旨”,一再指出“德行不克,纵服至液金丹未能延寿……虽常服饵,而不知养性之术,亦难以长生也。”
淡性情
孙氏在道家“清静无为”、“恬澹虚无”、“无为而无不为”及儒家的“德全不危”、“仁者寿”的思想指导下,非常注重道德修养在养生长寿中的价值和重要作用,要求人们在精神上保持乐观,即恬淡虚无,颐养精神,主张各种精神活动,都不能偏激、持久和过度。要少思、少欲、少愁、少怒,才能使精气收敛,这就是他将《内经》“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疾安从来”精神实质的具体体现。
所谓养性,主要指道德修养。养生要达到的精神素养首先就是去除名利之心。他在《千金要方。养性序》中说“驰骋六极,孜孜汲汲,追求名利,千诈万巧,于名于利,若存若忘;于非名非利,亦若存若忘。所以没身不殆也。” 养生的关键在清虚静泰,少思寡欲。正如《养生论》中所说的那样“知名位之伤德,故忽而不营,非欲而强禁也;识厚味之害性,故弃而弗顾,非贪而后抑也。外物以累心不存,神气以醇泊独著。旷然无忧患,寂然无思虑。”只要做到这些,就能消除以上的心理病态,从而防患于未然。
重视四时环境养生
孙思遂先生对四时养生也有许多精辟见解。他主张“冬不欲极温,夏不欲穷凉”,“春省酸增甘以养脾气,夏省苦增辛以养肺气,秋省辛增酸以养肝气,冬省咸增苦以养心气,季月(每季最末一月)各十八日省甘增咸以养肾气”的四时五脏饮食摄养法。
重视环境居处在居住方面,孙思邈强调:“背山临水,气候高爽,土地良沃,泉水清美”。事实上,不少“长寿星”出自于山深水秀、鸟语花香、空气清新、环境幽静之处。
和淡的饮食养生
孙思邈主张饮食有节,五味贵和,不能偏嗜。强调“常欲令如饱中饥,饥中饱”,而不能花天酒地,醇酒厚味,只趁一时之愉,岂不知因偏嗜好,当时虽无灾害,积久为人作患。所以常以淡食为善,脂腻膏厚少食为佳。孙氏的养生观突出体现在“食药并济”、“动静相宜”两个方面。
药饵是用滋补健体,抗衰老的药物制成,可供长期服用而无副作用。孙氏非常重视药饵养生。自己身体力行,在毫老之年还“竞三余而勤药饵。”主张“勤*服食,则百年之内不惧于夭伤也。”
孙氏的食疗思想,被后世医家广泛接受,宋·唐慎微所著的《证类本草》中收集的“孙真人食忌”被认为是孙氏所作,系统阐发了孙氏的食疗思想。明·吴禄辑的《食品集》是食疗食品专著,书中的饮食宜忌,五脏所补,五脏所伤,五脏所禁均是孙氏食疗思想的发展。
此外,孙氏还阐释了更多长寿的思想。药王孙思邈博学群经,融合儒、道、释三家学说,结合自己长期的医疗实践和养生实践,总结了唐以前的医药、养生经验,提出了系统的养生长寿理论和方法,载之于书,流传后世,功德无量。作为医药工作者,定要努力继承和发扬孙氏学说,造福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