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穴壁画上由多幅图像叠加形成的“动画效果”
据国外媒体报道,考古学家近日在一处洞穴中发现了神秘的“动画”,绘制时间可追溯到石器时代。研究人员认为这是石器时代的艺术家所为,他们通过类似卡通的绘画形式在洞穴墙壁上展示了野兽奔跑的形态。这篇报道刊登在六月份出版的《古物》期刊上,由法国图卢滋勒米拉伊大学考古学家马克·阿赛马(Mar Azéma)与法国艺术家弗洛朗·利维尔(Florent Rivère)共同研究,发现了距今3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艺术家在洞穴壁画中加入的“动画效果”。
为了要将壁画中野兽奔跑的画面呈现出来,考古学家们就需要解析洞穴中的连续图像。根据研究人员发现结果,已经可以揭示出洞穴壁画中描绘的多个野兽的头部和四肢,同时也反映出处于数万年前人类视觉的演化程度,暗示了在视觉感知上的一些基本特征,比如视网膜的持续捕捉外界事物的特性。考古学家马克·阿赛马一共花了二十年的时间研究石器时代的动画技术,其中包括了位于法国境内12处洞穴的53幅壁画,这些壁画都使用了两幅或者更多的图像叠加手法来表示野兽奔跑或者快速驰骋的景象,此外,还能看出野兽摇晃头部和尾巴的情景。
位于法国的拉斯科(Lascaux)洞窟壁画是使用了最多叠加图像的壁画,旧石器时代的人类将野兽奔跑的连续图像分裂成许多单幅定帧画面,将大约二十只动物的奔跑情景用动画形式体现了出来,其中主要描绘的动物是马,由于动画绘图需要将许多幅描述不同运动阶段的画面绘制出来,因此洞穴上马的头部、腿部还有尾巴都成倍地增加。更为神奇的是,如果需要欣赏洞穴壁画,那么只要点上火把,闪烁的火焰就可以将野兽奔跑的效果完全体现出来。这项技术如同现代的摄影机,可谓是电影摄像的鼻祖。
其原理涉及到一个被称为“幻盘”(thaumatrope)的视觉实验,由1825年的著名天文学家约翰·赫歇尔(John Hershel)发明,之后由物理学家约翰·艾尔顿(John Ayrton)发展成可应用普及的技术。“幻盘”技术是利用人类眼睛的视觉原理,将两幅图像叠加在硬纸板上,然后飞快地旋转,我们如同看到两幅图像融合在一起的景象。法国艺术家弗洛朗·利维尔作为本项研究的合作者,他发现旧时期时代的艺术家们使用了与19世纪类似的光学玩具,比如一位名为霍尔纳的英国人在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发明了“走马盘”,是近代动画片的原形。
此外,弗洛朗·利维尔也检查了在西班牙北部地区发现的马格德林骨盘,其直径大约为1.5英寸,也利用了类似的动画原理。研究人员认为在盘的两侧面发现动物图像,并处于不同的位置上,因此我们意识到它明显是有着特殊的用途,和动画结构的顺序有关。而后,考古学家提出了一些令人信服的证据,比如在1868年于西班牙多尔多涅省发现的骨头型“魔术盘”,其在一侧绘制了母鹿或者羚羊的图案,而另一边则是一幅动物躺着的景象。
马克·阿赛马和弗洛朗·利维尔发现如果中央有一个螺纹孔就可以将两者拉紧,然后使圆盘绕着横轴旋转起来,结果就可以看到两张图片的叠加效果,仿佛看到了母鹿从躺着的状态起身奔跑。因此,考古学家得出结论认为:旧石器时代的人们通过分割运动图像在闪烁的灯光下呈现出类似动画的效果,是最早的“电影动画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