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马路村对中国农村的启示

发表:2012-03-31 16:00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日本高知县有个名叫“马路村”的小村。马路村四周被上千米的高山所围绕,面积有166平方公里之广,96%为山林,国有林占75%以上,人口却不满1000人,平均每平方公里只有6人。连服务网络遍布日本各个角落的大小配送公司都曾嫌马路村的交通实在不便,一度没把这个小山村列入他们的服务网络。可以说,山高、林深、雨多、人烟稀少,是对这个小山村最简洁的概括。

两年前,我应邀访问高知县时,就提出想访问马路村的愿望。县里的工作人员很吃惊,不明白我为什么会对这么一个小山村感兴趣,因为时间关系没有安排我访问。今年初我再访高知,县观光振兴部这次特意为我安排了访问马路村的时间。

那么,我为什么会对马路村如此感兴趣呢?其实,马路村在日本有着极高的知名度,这是一个以林兴村取得成功的典型。早在上世纪60年代,马路村为了摆脱贫困局面,开始种植香橙。香橙古时从中国经韩国传入日本,富含各种健身美容等成分,香味独特,如今在市场上常用做香味食材,韩国的蜂蜜柚子茶叶多用其做原材料。

但是,马路村起步并不顺。不知道为什么马路村产的香橙形状不好,无法作为水果投放市场。1975年开始马路村用香橙来加工果汁、果酱,并尝试着生产香橙味噌等加工食品。1988年开发的“畅饮马路村”香橙果汁大获好评,村营事业走上发展的快速道。香橙产品的销售额在1980年还只有3000万日元,而“畅饮马路村”获得《日本101村展》最佳奖的1988年一举突破1亿日元。两年后的1990年,“畅饮马路村”再获农产部门奖,销售额也随即飞涨,1993年超过10亿日元,1998年突破20亿日元,到2005年打破了30亿日元大关。

马路村的另一个成功之处,就是有着明确的品牌意识。广告、照片、海报、甚至销售用的小册子,都有着统一的文体和宣传口号,不仅热情地推销马路村产的香橙,还真诚地推崇山村的生活。许多人不辞辛劳地慕名而来,就是为了到马路村来体验一下城市里早已忘却了的山村生活。

因为成功地树立了品牌,马路村和它的一系列的香橙产品没有昙花一现,而是持久地延续了下来。如今马路村的顾客网络人数达20万之多,每年有300来个团体组织来访问或取经。而这么多来参观访问的人又自然而然地激活了马路村的旅游市场。

日本许多农村地区因为老年少子化现象,村民的人口严重老化,在村里很难看到青壮年。面对着老年少子化的社会趋势,马路村的人口也从当年鼎盛时期的3000多人,减少到了如今的不满1000人。可是,在马路村里,我却惊愕地发现有很多年轻人在工作,村干部也很年轻,迥异于我在日本其他地方所看到的景象。一问才知道,原来一些在日本关西地区大城市的大专院校毕业的年轻人主动选择来马路村就业。山村的品牌效应在年轻人挑选就业岗位时也显现了它的威力。

联想到中国在经济方面取得较大成功的村庄多集中在沿海的大城市邻近地区,它们的成功经验并不适用于位于内陆深处或山区的大多数农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从这个意义上讲,地处深山密林里的马路村的成功为中国的广大农村也提供了一种可资参考的成功模式。

来源:日本新华侨报网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