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行营被拆 “保护性拆除”热爆网路(组图)

作者:甄贞 发表:2012-02-16 22:56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7个留言 打印 特大


2月15日,拆除中的蒋介石“重庆行营”


2月15日,拆除中的蒋介石“重庆行营”

【看中国记者甄贞综合报导】近日,有大陆网友在微博中爆料“蒋介石行营拆了”,一张施工人员正在施工的照片与文字同时发布,这一“有图有真相”的微博迅速引起网民关注。针对此事当地文管部门回应称这是“保护性拆除”,但有记者去现场时却未发现有文物保护性修葺的公告,此事引发了外界关注和批评。

近日,微博用户“异蛙是个跳蚤”发布微博称“蒋介石行营拆了”,同时还发布了施工现场图片。这一微博随即引起网民关注,并被多次转发。有网民在转发同时评论说:“早就计划拆只是多方努力才拖到现在,终究难逃厄运……”针对此事,当地文管部门回应称,这是“保护性拆除”。

2月14日傍晚6时,有记者前往重庆市渝中区解放路的行营旧址确认消息,看到“重庆行营”已成施工现场,工地周围修起了围墙,有一扇铁门可供进出,两楼一底的旧址屋顶已经完全被拆掉,仅剩砖木残体。在施工现场围墙上未发现有文物保护性修葺的公告。

据了解,该蒋介石“重庆行营”又称“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重庆行营”,旧址为三幢两楼一底的砖木结构建筑群,属于民国时期典型的中西合璧建筑,建于1935年底。卢沟桥事变数月之后,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就在这里办公,蒋介石的官邸也设在此处。作为重庆市重要抗战遗址,“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重庆行营”旧址2009年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11月,该址的保护方案通过了重庆市文物局的审批。

对于蒋介石重庆行营被“保护性拆除”引发了外界关注。《红网》评论指,官方应对某些舆论质疑时,经常会抛出一些“官场术语”,有些竟成了流行的冷笑话,比如“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其实,这些言辞的本身不属于病句,也没有什么幽默的成分,但对应具体的事件,则令人啼笑皆非。就拿“维修性拆除”和“保护性拆除”来说,并非没有一点技术含量。问题是人们都看出来了是拆除,在舆论的压力下,又转口说是“维修”或“保护”。这样的“脑筋急转弯”,并不显得政府部门的聪明,而是理屈词穷。

有评论人士在凯迪社区发表文章“杀死式治疗,听说过吗?”批評指出,如果“保护性拆除”能够成立,则意味着人们可以把灿烂与黑暗、短暂与永远、杀死与治疗等互为反义或互相矛盾的词组合在一起,造出诸如“灿烂的黑暗”、“短暂性永远”、“杀死式治疗”这样一些莫名其妙的词语来。“杀死式治疗”,太荒唐,也太恐怖,这样的话,你听说过吗?

署名为“何龙”的作者在媒体发表文章指,稍加检索人们会发现“保护性拆除”这样的句式如今已经蔚为大观:2010年初,河南驻马店市政协原副主席崔喜成称,逢年过节收钱并非受贿,因为这是基层干部逢年过节送的“礼节性收入”;2011年8月,湖北荆州公安县一纪委主任在自己的办公室离奇死亡,身上共有11处刀伤,警方则称前10刀系“试探性自杀”;2011年9月,上海地铁发生追尾事故,造成271人受伤,中央电视台播报新闻时,说是“轻度追尾”;2011年12月,安徽合肥市在建的包河大道高架桥正在搭建的临时钢梁坍塌,多名工人在这次坍塌中受伤,合肥市重点工程建设管理局在新闻发布会上称,这只是按照施工计划进行的一次“破坏性试验”……

作者并称,类似的语言还有“临时性强奸”、“躲猫猫”、“俯卧撑”、“休假式治疗”等等。它们都典型反映了中国的语言特色——为事故和问题化妆。不敢直面现实和直面问题,有时是为了撑面子,但更多是为了逃责任。然而脂粉再多都难完全掩盖固有的丑陋,殡仪馆的化妆师再有能耐,也无法真正把死者变活。文过词语给现实和历史留下的,除了笑柄,还是笑柄。


即将开始拆迁的蒋介石重庆行营

来源:看中国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