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大陆打工的香港人很自豪 认为大陆人普遍有钱无文化
香港科技大学的研究发现有超过24万港人,北上大陆谋生和读书,这些港人的中国经验,令他们更加认同中国人身份。97金融风暴以前,香港人普遍看不起大陆人,目前香港人唯一仍自豪的是觉得中国大陆人有钱但没有文化。
主持这项研究的香港科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崔大伟(David Zweig)近日返回多伦多省亲,获香港经贸处邀约在多伦多大学发表专题演讲。他说,1997除了政治转变之外,也是香港人对中国大陆人认知上的分界线。97金融风暴以前,香港人普遍看不起大陆人,97开始态度变得较为中肯,目前香港的奢侈品专门店,几乎清一色是中国内地消费者,香港人唯一仍自豪的是觉得中国大陆人有钱但没有文化。
崔大伟的研究针对北上工作和升学的两大族群。他指出,被迫北上工作的香港人的满意度,较自愿到内地找寻机会的人低。他们的学歷和收入亦较差,只有半数人月薪超过4万港元,但自愿北上的打工仔有67%月入超过4万港元。他们虽然觉得医疗、卫生、空气和自由度比不上香港,但居住空间大和工作压力小是最大优胜之处。研究发现,只有18%居住在中国的香港人不喜欢在当地生活。
最不满北京待他们如外劳
北上打工的香港人最不满的是中国政府待他们如外劳,既要交税却不能享受医疗服务、退休金或其他福利;而香港政府又对他们不闻不问。
崔大伟认为,香港政府有必要加强关注在北京升大学的香港学生。香港人到中国读大学最主要的原因是无法在香港入大学,因此他们大多数不是顶尖学生。但能够入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的本地学生,就全部是全国菁英分子。在北京的香港学生取得80分以上成绩,较广州和深圳的香港学生少10%。他们每日花在功课上的时间,普遍超过3小时;广州和深圳的学生,分别有88%和68%每日做功课不足2小时。另外,到北京读书的香港学生,对日常生活和生活环境都缺乏准备。
研究的一个有趣发现是,所有返内地读书的受访学生,他们的母亲都不是香港出生,有48.3%是1997年之后到香港定居。这些学生虽然是被父母迫到中国升学,但有25至30%的学生计划毕业后留在内地发展。
香港经贸处处长卢洁玮说,香港是一个多元文化社会,两地交流有助促进香港社会的稳定以及和谐。
崔大伟于1968年在约克大学已经开始研究中国,1974至76年以交换生身份到中国,可说是加拿大首批到中国的留学生。他现时着手研究「海归(专题)派」。愈来愈多出国留学的中国学生回国工作,这些海归(专题)派既有良好外语能力、了解外国企业文化,更有香港人所欠缺的国内关系网络。
他估计香港人在中国大陆打工的优势,将在未来3至5年消失殆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