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所说的“四大发明”是西方人定义的。今天,当我们继续使用这个名词的时候,不能仅仅陶醉于“中国比西方早多少年”这样的句式,这种心态只是一种肤浅的骄傲。在人类进入21世纪的时候,我们应该从世界和人类历史的角度,重新看待“四大发明”。
如果没有纸,世界会怎样?
人类早期历史上曾经有过四个文明发祥地:埃及的尼罗河流域,伊拉克的两河流域,印度的恒河流域,中国的黄河流域。这四个发祥地都各自创造了成就不相上下的古代文明,但是,前三个后来都衰落了,并且中断了,只有中国没有衰落,也没有中断,一直延续至今。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因为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造纸术的国家。
在造纸术出现之前,人类记录文明的方式有:口口相传、结绳记事、石碑、泥板、金属(如青铜器)、植物(如树皮、树叶、草叶、木片、竹片)、动物(如羊皮、牛皮、龟背)、昆虫(如丝帛)等。
上述记录文明和文化遗产的方式都面临两个难点:一是不易保存,如口口相传,结绳记事,植物,泥板等;二是太昂贵或笨重,如石碑,金属,羊皮,丝帛等。因此上述文化遗产的记录方式都严重制约了文化的传播和交流,使得文化只能成为少数人所掌握的特权,难以在社会中普及。
知识载体的脆弱,决定了文明的脆弱。某种程度上说,毁坏宗庙,消灭知识特权人物,销毁文明载体就等于毁灭一个文明的根本。这一现象在中国古代的三星堆文明中可略见一斑。三星堆的敌人消灭它的主要手段就是销毁三星堆的主人所有记录文明成果的青铜器,从而使这个曾经辉煌的文明嘎然而止。
因此,建立在上述载体上的文明很容易因客观原因而造成中断,此种现象不光出现在埃及、伊拉克、印度的古代文明中,即使是稍后的古希腊、古罗马文明也同样难逃被湮没的命运。
造纸术在中国被发明后,它的两大优点使它超越了上述所有记录载体,成为文明和文化的最佳保姆。
纸张轻便,便于携带,便于交流;纸张便宜,便于普及,便于传播。因此,自从公元前中国开始出现了纸张后,虽然中国历史上各种战争和自然灾害并不少见,但是,每一次人为的或自然的灾害都没能使中国古代文明的延续受到致命的影响。即使有秦始皇的焚书坑儒,中国古代文明依然顽强地延续了下来。这就是中华文明延续至今的奥秘之一。
顺便说一点题外话。史书上说造纸始于汉朝的蔡伦,在秦始皇之后。但是,越来越多的学者相信,蔡伦只是当时各种造纸术的集大成者、总结者,在蔡伦之前很多年,造纸术已经零星地在各地出现。传说秦始皇的大将蒙恬——就是那个负责督建长城的人——发明了毛笔,这应该是与纸张有一定的关联。因为,以前的木简、竹简更多使用的工具是刻刀,而纸张绝对不能使用刻刀,毛笔的出现就有了必然性。但是,当时的纸张技术和数量都有较大的局限,因此,我们现在可以看到秦朝的竹简上,是用毛笔书写的。
纸张在亚洲地区的传播,造成了东亚儒家文化圈;纸张传入西亚之后,形成了中世纪强大的阿拉伯帝国;纸张传入欧洲,成为欧洲文艺复兴的助产士。
纸张不光成为文明和文化的保姆,同时也成为商品,成为人类生活的各种工具,更重要的是,纸张取代了笨重的金属货币,纸币的出现直接导致现代社会金融体系的形成。
法国文豪巴尔扎克在其《人间喜剧》的一篇小说中,非常详细地提到了一位法国年轻人为探索造纸工艺而作的种种试验,当然,小说中这个年轻人最终没有成功。很少有人知道,这个年轻人的原型就是巴尔扎克本人。他年轻时经营一家造纸厂失败,欠了很多债,不得不改行,以写作为生。但是,这个故事显示了当时整个欧洲的造纸水平。
当时的欧洲,造纸技术主要由阿拉伯世界转手得到,比较简单。在巴尔扎克办造纸厂失败后不久,法国财政大臣特地约见了两名当时在法国的中国清朝政府的留学生,表示愿意提供经费(约5000法郎),请这两名中国留学生把中国的造纸技术带到法国。几年后,这两名中国人把中国的整套造纸技术传到了法国,其中关键技术是大幅面纸张的捞浆技术,薄纸技术,纸张表面光洁技术,以及原料技术等。从此以后,欧洲掌握了这些关键技术,结合工业革命的大规模生产的要求,造纸技术迅速达到空前的水平。
当时在中国人的头脑里,根本没有今天所谓的专利费的概念,否则的话,欧洲应该为造纸技术向中国支付多少专利费呢?
欧洲从中国学到的造纸技术原理,直到今天最现代化的造纸厂依然在使用,不同的是工具发生了改变。
比较中国古代的造纸术,我们还可以看到,毕升造纸所使用的材料大多是生活废料。至今,号称纸张极品的中国宣纸,使用的原料主要还是当地的稻草。在我念大学的时候,多次到浙江温州进行社会调查。有一次,我顺道去了南雁荡,住在山腰的道姑庵里。山脚下有一条溪水,旁边安装了一台水车,每时每刻都可以听到水车捣浆的声音。山上的道姑和山对面的道士就是用这个水车和稻草,制造他们生活所需要的纸张。我们离开的时候,道姑还特地送给我们很多她们自己制造的纸张,告诉我们,这么好的纸,大城市里绝对买不到。
中国古代造纸术从来没有像今天的造纸工业那样,大量使用木浆,大量耗费水资源,大量造成污染。
中国的造纸术对于人类文明的意义,怎么评价都不过分。其真正的内在价值也值得我们在今天和未来重新认识它。
在中国造纸术的海外传播过程中,几乎可以说,中国造纸术所到之处,都带来当地文明的一个跳跃性的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