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台湾家长担心小孩进棒球队会影响课业,美国家长却视进入棒球队为莫大荣誉?因为在美国,玩乐和课业一样重要,而且是人格养成的重要养分。
当竞争愈多元,孩子就愈不怕失败,愈敢勇于尝试。
《虎妈的战歌》中有一句话:“中国式亲子教养的头号盲点,就是在遇到失败的时候。”中国式亲子教养强调“业精于勤,荒于嬉”,相信努力会带来成功,成功会激励孩子继续努力。问题是,每个孩子的大脑发展历程不同,万一他就是开窍得比较晚,努力没马上带来成功,怎么办?“虎妈”并没解释西方在这一点是否有值得我们借鉴之处。笔者愿以此文补其不足。
面对失败应该怎样?大家都讲得出答案:不要放弃。那要怎么帮助小孩在失败时不要放弃?有些专家的解方是,减少竞争就可以减少失败,小孩就比较不会放弃。基于这种逻辑,许多学校现在都不再公布名次。我却认为这种逻辑不通。
首先,公布名次对大部分的学生都有砥砺效果。正在进步的学生,公布名次会让他的努力被看见。成绩正往下掉的,则可为他制造众目睽睽的警惕感。至于学习低成就的学生,他的没自信主要是来自学习本身的痛苦,即使没感到名次公布的羞耻,学习依然很痛苦。不公布名次不只不会为他减少痛苦,还会拿掉他向上的一大诱因。所以我认为,要帮助这种学生重建自信,应该是效法美国,让他面临的竞争变多元才对。
很多人都以为台湾学校的竞争比美国激烈,我在美国念高中的体验却不是如此。在美国要挤进一流大学也很竞争,而且是跟全世界的顶尖学子竞争。台美之间的差异,是美国学生在学校面临的竞争很多元,台湾却只有一种:课业上的竞争。是“业精于勤,荒于嬉”的固有观念作祟,把成败定义得窄之又窄,学习低成就的小孩才会特别抬不起头。
嬉玩与英数理一样重要
美国人不讲“业精于勤,荒于嬉”,不是说美国文化不重视勤。“业精于勤,荒于嬉”的背后假设,是学业是学业,嬉玩是嬉玩,二者分得清清楚楚。美国教育却没有这种二分法,像打球踢球、音乐演奏、演话剧,这些活动的动词虽然都是play(嬉玩),在父母眼中,甚至在大学招收新生的标准中,却与英数理一样重要。在美国,嬉玩也被当做学业的一部分。
这些给孩子嬉玩的课外活动,台湾虽然也有,其文化价值却很不一样。台湾家长担心小孩进棒球队会影响课业,美国家长却认为进入棒球队是莫大荣誉。华人父母是绝对不准女儿进啦啦队的,不就是一群女生穿迷你裙跳跳唱唱吗?西方父母却不这么看,他们都支持女儿天天六点到校集训,没命练,不怕练受伤,只怕被教练刷下。在美国教养文化中,啦啦队、戏剧社、棒球队都是成败必须认真看待的领域,跟课业一样不能马虎。
成败领域多元,代表自我磨练机会多元。我当年英文不好又怕上台,就故意去报名戏剧社,老师不只欢迎我参加,还要同学不必顾我颜面,大家都多多纠正我发音。而且,样样坏与样样好的孩子毕竟很少。大部分的状况,是数学不好的学生在棒球中找到自信;数学资优生则在打球时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而棒球高手看见球技平平的数学资优生在球场上努力不懈,就会知道自己也不该轻言放弃数学。这种交叉激励在台湾就很少见,因为参加球队的学生都不爱念书,加入后只会强化彼此“不爱念书”的认同而已,全都变得更不爱念书。
近年台湾也效法美国,推动多元入学,在大学甄试时把课外表现列入考虑。许多父母于是让小孩多学才艺,变成另一种填鸦。这却是“橘越淮为枳”。殊不知,美国重视课外表现,重点是人格养成,而不是才艺本身。不然,像啦啦队那种才艺,在球赛现场之外能干嘛?在家中看球赛转播能派上用场吗?
美国文化培养出的小孩,之所以在失败时较不会放弃,是因为美国最重视培养的人格,就是勇于尝试。他们把啦啦队看得那么认真,是因为练习难免一摔再摔,这次我摔下次你摔,团队必须忍受许多疼痛、失败重来,才能练出三分钟的完美队形。不是每个美腿少女都受得了的。美国华人总抱怨长春藤名校给华裔子弟设的门槛特别高,让华裔子弟必须功课比别人好一大截,才能挤进窄门。这背后其实是文化差异的问题。华人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等于说读书之外皆不值得一试,培养出的子弟尽管会读书,却不懂得勇于尝试。偏偏,美国大学最看重勇于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