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檀:实际利率翻倍 通胀仍是主流

发表:2011-05-23 12:50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1个留言 打印 特大

从本·拉登被击毙后,全球大宗商品飞流直下,以至于有经济学界和市场人士认为资本与货币市场已经逆转,进入紧缩周期。

环顾全球,我们都没有看到紧缩的迹象。新兴市场国家放慢了加息的步伐,欧元区4月一次加息后再无动作,而忙于应对主权债务危机。主权债务危机如同系在欧洲国家脖子上的绳索,有人拉一拉,欧洲国家就得忙乎上一阵子,加息动议也就束之高阁。英国维持零利率不变,而美国今年年内加息可能性渺茫。

如果全球在货币政策上保持目前以邻为壑的格局,在十年内没有革命性的新产业出炉,未来出现的将是类似于上世纪70年代的恶性滞胀,只是在欧债危机国等局部地区出现紧缩,但根本不能动摇大局。

中国国内依然是通胀风险大于其他风险。

中国央行日前发布 《2010年中国人民银行年报》,提醒价格总水平上涨压力仍然较大,货币政策要把稳定价格总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继续加强流动性管理,保持有利于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的适宜货币条件。央行同时提醒了潜在的通胀率风险。央行表示,尽管稳定物价面临较多的有利条件,但全球流动性宽松的总体格局尚未明显改变,随着全球经济进一步回升,周期性通胀压力必然上升。受多种因素影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仍可能继续上涨,中国面临的输入性通胀压力不容忽视。

目前国内的实际利率已经比金融危机爆发之初上升4倍以上。有人认为是紧缩的象征,恰恰相反,这是通胀的象征。目前的民间金融之广,远不止于温州一地,从温州、湖南到内蒙古,民间金融无远弗界。民间金融之所以盛行一时,说明民间不缺乏资金,而是缺少正确的资金价格,因此从正规的金融渠道溢出,寻求高回报机会。

朋友周洛华先生从美国学成归来,到处宣扬利率并非货币价格,而是货币风险的对冲工具的理论,因此利率上升说明对冲工具增加,恰恰说明了货币本身已经成为最大的泡沫。目前我国的民间利率年息从40%到150%,而银行的存款利率以高息揽存的方式上升,贷款利率则以溢价利率、购买银行的服务与产品等方式变相上升,可见,这是一个资金量大、资金风险上升的时期,而并不是一个紧缩时期。

另一方面,由于货币超发引发了双重预期并存,成本推动型的通胀预期与需求推动型的通胀预期。

笔者与诸多企业家交流,几乎所有的企业家都会谈到两件事:第一,成本上升,原材料价格上升与人力成本上升。去年一年,制造业的原材料价格上升几乎达到50%,而人力成本上升在30%左右,除去具有垄断地位、品牌与技术优势的企业外,一般的制造企业早已处于微利状态。从长期来看,由于通胀预期未变,加上欧美经济缓慢复苏,全球大宗商品在短暂的回调后,仍会进入上升通道,倒逼国内的原材料成本继续上升。因此,许多企业不得不囤积一堆原材料,或者进入期货市场博弈,以防止原材料成本吞噬所有的利润。第二,企业家谈的是如何投资,避免资产贬值,虽然政府一再控制房地产,但房地产依然是民众心目中重要的投资标的之一。可见,只要货币继续泛滥,实体经济预期继续恶化,投资市场就会出现泡沫屡挤不去的现象。

需求推动性表现在终端工业品与消费品价格的上升,今年一季度,如果不是发改委强力行政控制,从日用产品到粮食恐怕会飞涨上天。即使如此严格的控制,在饮料等行业依然发生了缩量不降价的现象,实质上就是变相的涨价。这是很难控制的现象,传导链条从原材料到人工都在上升,控制住了一头控制不住另一头。

人力成本上升是推动中国走向内需经济的必由之路,问题在于,如果人力成本上升而总体社会财富没有上升,那么,人力成本上升就会倒逼出需求型的通胀压力,而后形成恶性循环,这在以往的历史中屡见不鲜。

要抑制通胀,不能从终端控制价格,而要从源头控制货币、提高生产效率,增加社会总体财富。舍此别无他途。

财富不增加,增加货币、增加工资、增加调控成本,都会恶化通胀预期。

来源:中金在线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